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战国七雄(二十四)回望七雄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惨烈,不仅使战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军事思想,也使很多诸侯国开始变法图强,这是战国时期的独特风貌,那么,在充满着变化的战国时代,还有什么样的时代景观呢?

  250多年的战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互相兼并,在这个时代,既有奔走于各国之间的游说之士,为了功名朝秦暮楚。也有推行变法,不徇私情的法家人物。既有像庞涓一样心胸狭隘的将军,也有如蔺相如一样,胸怀宽广的大臣。这些人有公心,也有私欲。有优点,也有缺陷,但他们一个个都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战国时期的特点,那么,对于这些人所生活的战国时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总结呢?

  三家分晋,不仅诞生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春秋进入了战国,战国是一个大兼并的时代,在各个诸侯国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七国对峙,统一天下就有七种可能,但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结束后,统一天下的七种可能,就变成了一种可能,这就是秦国最终统一天下,那么,秦国为什么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交织着血与火的战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战国七雄》之《回望七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三家分晋,不仅诞生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春秋进入了战国,战国是一个大兼并的时代,在各个诸侯国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七国对峙,统一天下就有七种可能,但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结束后,统一天下的七种可能,就变成了一种可能,这就是秦国最终统一天下,那么,秦国为什么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交织着血与火的战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从三家分晋田陈篡齐到长平之战,一百多年历史,有许多头绪,有许多事件,从这些头绪与事件中,能得出点什么?一是战争的残酷与惨烈。过去打仗,周王朝有确切记载的是,甲骨文中都是侧面表现。《诗》等是下面的表现。战争规模小,手段上单纯。战车摆好,诸侯国间两方面甚至定好日子与地点,一摆一冲,结果就出来了。《曹刿论战》讲的就是这个。长平之战却打了三年,人力物力前所未有。战国的战争杀人就能到几十万,战争浩大了。

秦国人更因为杀人报功,数字就比较准确地记下来。长平之战最惨烈。后来这样杀降卒都少见。与此相关的是战争形式多样,阵地战,包围战,运动战。白起是多种形式的专家。战国初期到中期,兵书写定,兵学思想是一个高峰,因为实践之多。但是主流思想仍是止戈为武。战争的目的不一样了。春秋时,列国间战争带有内战的意思。列国关系都是周文王的子孙,像《司马法》记载,郑打陈国,出师前就宣读一下兵法,不要杀人家孩子等缺德的事,因为是兄弟之国,是去纠正其错误,这种观念到春秋子产时代还能看得到。他们战争的目的是要做霸主,要表现出风范。

列国大臣们见着对方君主还能有恭敬,这是那种时代的战争理念,有一定规矩。七雄并立时,就没有了。战争就是要掠夺土地与人民,战争就是杀人。其中这里边,以秦最典型。

其他诸侯也不讲规矩。这进入了红眼时代。战争的打法与性质不同了。战争变得野蛮了。二是各诸侯国都在变法。看战国的变法,变法有深浅,作用不一样。有些变法浅尝辄止。像齐国只兴贤人。问题是,贤人治国,不一定能打造成适合战争的体制。赵国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有极强的冲击力。赵国局限于军事,不是全民战争体制。这有局限性。可是赵的变法,赵武灵王最后死得不明白。自己搞死了还糊涂。赵国变法也给战国中后期赵国成为东方军事强国,赵武灵王的变革只是军事的变革,有局限性。楚国的变法,吴起变法,看起来效果不大,最深刻的变法是商鞅变法。今天看,变法是成功的。成功体现在把国家的目标——统一天下跟百姓求富贵统一起来了。利出一孔,驱农归战。要保证国家让你打仗能获得富贵。虎狼之师,从军事精神上讲是褒义,如虎狼奔向战场。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惨烈,不仅使战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军事思想,也使很多诸侯国开始变法图强,这是战国时期的独特风貌,那么,在充满着变化的战国时代,还有什么样的时代景观呢?

三是新人上台。活跃于舞台的人,是那帮游士,像张仪苏秦商鞅等,在统一过程中,这帮人纵横捭阖。周公旦到现在十好几代人,宗法制世代保证政治的前途,这是春秋时的情景,不利于贤人的生存与发展。这种游士的心情可以追到孔子。说犁牛之子,若是通身赤红,角正,符合周人祭祀的标准。不用它祭祀,山川舍不得。

孔子到晚年,有一种幸福,子贡是外交家。子路做宰,孔子认为称职。读书晋身靠知识,演变成能力。子夏被魏文侯请去当老师。曾子的学生都在西河,他们拿着清高,再往下发展,到商鞅时,变成强烈的功利主义者。为了功名,什么也不管。这些人出了好多人物,这些人,强烈的功名推动历史也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烈火。生活中的陷井,与自己的修行不相符。他们常常是单纯的人。像商鞅能收拾太子的人。吴起也是。忠心耿耿,弄人家,人家也弄你。这是他们可爱的一面。

这些人让历史与文化为之一新。整个天下为土地厮杀,孟子站了出来,指出他们杀人盈城。他说,不嗜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这话让后来的历史得以印证。孟子走到齐国,讲的是给民众活下去的理由。今天看来是与虎谋皮。今天看来,是黑暗时代的一道光。梁惠王要是听听孟子,国力不也会上去吗?他不懂得持盈保泰。他整天还在想着称王。一个国家得内政清明。秦有不竭的战争源泉。这得是民众的信任。

四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周家创业搞封建制,标准是血缘关系。世代讲亲戚关系,这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到战国时,不能这样。商鞅变法就提出,理想的状况是五口。为了税收,就得拓展。分家是为了保证税源。战国时,列国税收都在改,无形中对社会结构是一种破析。社会结构变了,不是自身的变化,是被政府强行拉开的。

政府力量一削弱,家族力量就强大了起来。这是当时改造社会的工作,不是沿着适合社会逻辑的方向做的。古代没真正积极的因素,去改造社会。南北朝时就是大门阀制。这源于社会现实。这是出于军事目的进行的。当时就有显著的变化。

商鞅的目的只是为了统一天下。可是也造成另一个效果,像汉初,有思想现象,是过秦。其中贾谊最突出。他讲到秦因变法带给社会风俗的不善良。我们应讲人伦讲德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250多年的战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互相兼并,在这个时代,既有奔走于各国之间的游说之士,为了功名朝秦暮楚。也有推行变法,不徇私情的法家人物。既有像庞涓一样心胸狭隘的将军,也有如蔺相如一样,胸怀宽广的大臣。这些人有公心,也有私欲。有优点,也有缺陷,但他们一个个都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战国时期的特点,那么,对于这些人所生活的战国时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总结呢?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周末风俗》中说,“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讲信用。到了七国,再也没有这种信用了。“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周王在春秋时,是显著的旗帜。战国时梁惠王还有点这种尊王的意思。可是下场是栽跟头。梁惠王老做春秋梦。顾炎武先生讲到的是周王成了聋子的耳朵了。

“春秋时,犹宴会赋诗”,有一种文雅的风范。战国时见不着了。平原君说白起是头小而锐。这号人在舞台上活跃。还有苏秦这样的功利。“春秋时,犹有赴告书策。”“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完全是功利一套。“文武之道尽矣。”西周的文明完全完蛋了。战国是一个新时代,表现出了诸多特色。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