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人说,对于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的了解,从他们的名字上就能看出端倪。 “轼”的是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辙”的本义是指车轮碾过的痕迹。作为横木的“轼”有些过于张扬显露,而“辙”就不太引人注意。这似乎正好暗合了兄弟二人的性格和命运。苏轼豪放不羁、光照千古,却屡屡招人妒恨,一生坷坎。苏辙的一生,则做到了谨言慎行,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尽管不像哥哥那样光彩夺目,却比哥哥少了许多磨难。那么,苏辙与哥哥苏轼究竟有着怎样同路殊归的人生经历?对于他们的政治和学术成就我们又该如何来评价呢?
苏轼一生中最重要、最依赖的朋友就是弟弟苏辙。兄弟二人共同成长,联袂文坛,相知一生。走上仕途之后,两人聚少离多,却互相惦念,用来表达思念的诗文竟达百首之多,“对床夜雨”之约成为千古佳话。《宋史•苏辙传》中对于兄弟二人有这样的评价“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那么,这对“进退出处,无不相同”的兄弟之间究竟有着哪些相同之处呢?
尽管苏轼与苏辙兄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就性格而言却截然相反。苏轼的性格豪放不羁,苏辙却谨慎持重,这种性格的差异不仅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文风,也让他们各自的命运和成就有所差异。那么,对于这兄弟二人的差异,康震教授又是如何评说的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二集《各有各的好》,敬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