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三国名将·吴国篇之陆抗(一)将门虎子
公元263年,曹魏灭了蜀汉,两年后司马炎代魏自立,改国号 “晋”,史称西晋,孙吴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后一个幸存政权。西晋建立后,占有广大北方及巴蜀地区,统治区域辽阔,政治稳定,军事力量强大,大有统一全国之势。公元272年,西晋八万大军大举进攻孙吴,实力弱小的孙吴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双方由此爆发西陵大战,生死存亡之机,陆抗临危受命,成为支撑起国家的栋梁。
面对强敌进攻,陆抗做好防备的架势,日夜加班加点,东边修堤造湖,西边修新城墙。然而当西晋八万大军,逐渐逼近的时候,陆抗却突然下令江陵守军,赶紧挖开堤堰放水。部下将领劝阻说,湖泊是我们江陵大本营的保障,修建它又艰苦费力,挖掉放水太可惜了。然而陆抗不为所动,坚持挖堤放水,那么陆抗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呢?
西陵之战,陆抗临危不乱,将计就计,发挥了国家的栋梁作用,最终以三万大军大败西晋的八万大军,使得东吴暂时免除了灭顶之灾。那么作为孙吴的最后一位名将,陆抗的用兵特色是什么呢?他对孙吴具有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呢?
从事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三十余年的,四川大学方北辰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三国名将吴国篇》《陆抗》之《将门虎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