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二十一)水淹大梁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二十一)水淹大梁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终于拿下了最顽抗的赵国,赵国灭亡后,秦王嬴政的政治野心日益膨胀,他把进攻的目标对准了魏国,那么魏国的命运将会怎样?秦王嬴政将会用什么办法对付魏国呢?
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派大将去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秦军到了大梁以后发现,大梁城的地势非常低洼,所以秦军就在大梁城的北边掘开了黄河,引黄河水淹灌大梁。在黄河水浸泡三个月之后,大梁城城墙全部坍塌,魏国灭亡。最后的一个魏王假被活捉,魏国的灭亡真的应了那句话--水到渠成。然而魏国曾经是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开国之君魏文侯在位长达50年,而且魏文侯是战国七雄之中,第一个重用李悝实行变法的国家,所以魏国在战国前期非常强大,那么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到最后秦王嬴政灭它的时候,竟如此不堪一击呢?
与其他国家相比,魏国的灭亡没有任何波澜,真的就像水到渠成似的。难道上天真的垂青于秦国?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翻开了《史记·魏世家》,短短的十个字,"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史书没有详细记载秦王灭魏的详细过程,也没有记载魏国内部的迎战情况,我们很难再还原那个场景。但是魏国曾经的历史还是在史书中熠熠生辉,或许透过这些记载,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丝历史的痕迹,解开秦王嬴政拿下魏国的真实原因。
魏国也是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而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它在魏文侯时期,曾用李悝变法,国力迅速增强。它的国土横跨中原腹地,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它后期的国都就是今天的开封,当时叫大梁。魏国由于占据较有利的位置,在战国初期和中期,一直是七雄中举足轻重的强国。然而在面对秦军的进攻时,魏国是那么得手足无措。这是为什么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之《水淹大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