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古今历史] 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的游击战鼻祖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从公元265年至317 年,历时52年,最后被匈奴人建立的汉国灭亡。晋宗室司马睿逃到江南重建晋政权,史称东晋。

东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10多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作“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中,匈奴刘氏建立的前赵、羯族石氏建立的后赵、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羌族姚氏建立的后秦以及匈奴铁弗部建立的大夏,都曾先后部分或全部领辖宁夏地区。

但在宁夏历史文化上留下较深印迹的是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赫连勃勃的曾祖父铁弗部首领刘武曾投靠前赵刘聪,被封为楼烦公、安北将军;祖父刘豹投靠后赵,被拜为平北将军、左贤王;父亲刘卫辰投靠前秦苻坚,被封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郡,并筑代来城(故址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境内)让其屯居。淝水之战苻坚失败后,刘卫辰遂占据朔方河套地区,逐渐强盛起来,有部众3.8万余人。

  公元391年,刘卫辰派其子直力鞮(dī)率众攻击北魏南部,拓跋珪引兵抵抗,大破直力鞮,北魏兵乘胜追击,直捣代来城。刘卫辰父子出走。最后直力鞮在木根山(在今内蒙古五原河西)被擒,刘卫辰被部下所杀。刘卫辰第三子勃勃只身逃奔鲜卑族叱干部,叱干部首领惧怕北魏,不敢收留他,便将他转送给附属于后秦的高平公没弈于。没弈于时任后秦车骑将军,为姚兴镇守高平(今宁夏固原)。没弈于对勃勃十分器重,便将女儿嫁给了他。

  后秦姚兴召见勃勃,见他身材高大,器宇不凡,聪明善辩,思维敏捷,大为惊奇,认为他是“天下奇才”,对他非常赏识,即任其为骁骑将军,加封车都尉。此后,姚兴对勃勃宠信有加,经常与他讨论国家军政大事。姚兴的弟弟姚邕提醒姚兴说:“勃勃天性不仁,大王对这种人宠爱太甚,我担心日后会酿成祸患。”姚兴不以为然地说:“勃勃有济世之才,我正要依靠他平定天下,有何不可!”后来又任命勃勃为安北将军,封五原公,还把三交(故城在今陕西榆林西)一带的5个鲜卑部落及杂虏2万余户全部交给他管辖,为后秦镇守朔方。此时,勃勃已统有部众数万之多。

  勃勃掌握了兵权以后,扩张、独立的野心随之增大。他利用姚兴对他的宠信,厉兵秣马,收罗部众。在自觉兵强马壮时,便背叛姚兴,另立山头。他下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待他恩重如山的姚兴。公元407年,河西柔然可汗欲与后秦姚兴交好,便向姚兴献马8000匹。当马队渡过黄河到大城(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时,勃勃便强行将马匹截掠归己。同年,勃勃又听说姚兴与有杀父之仇的北魏拓跋珪和解通好,怒不可遏,便集结3万部众,伪装射猎,偷袭高平川(今宁夏固原清水河流域),杀其岳父高平公没弈于,吞并其部众数万人,遂据高平。是年六月,勃勃自认为是华夏第一朝夏朝夏后氏之裔胄,便决定以“夏”为国号,正式建立起大夏政权,他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建元龙昇。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大夏政权建立后,勃勃破鲜卑薛干等三部,降其众万余人,又攻下后秦姚兴三城(今延安市东南)以北诸戎,势力大振。此时,勃勃诸将认为高平地势险要,城池坚固,山川肥沃丰饶,劝勃勃定都高平。但勃勃认为:“目前刚刚创业,部众不多,势力还不强,如果固守一城,姚兴必然全力来攻,夏国很快就会灭亡。不如继续保持骑射生活,采用奇袭战法,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救前则击后,救后则击前,让秦军疲于奔命,我则来去自由。

不出10年,岭北(今陕西九宗山之北)、河东(今山西西南部)都将为我所有。待姚兴一死,其子懦弱
,到时候我们再取长安……”勃勃逐鹿中原的雄才大略尽在言中。此后,勃勃采用游击战术,与姚兴连年互相攻战于秦、陇之间,有时也和北魏交战,逐渐掠取了秦、陇及岭北地区大片土地。这时,国力大衰的姚兴才后悔莫及地说:“唉!当初不听姚邕的话,才弄到今天这个地步啊!”

  勃勃在他的势力达到鼎盛的时候,准备建都城,修宫殿,以显示自己的威势。大夏龙昇七年(413年),勃勃征发民众10万多人,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营建都城。为了确保城墙坚固,筑城之士皆要蒸熟。城墙基厚30步,上宽10步,高6丈余。城郭立四门,东曰“招魏门”、南曰“朝宋门”、西曰“服凉门”、北曰“平朔门”。城门之名反映出勃勃征服四邻、称雄天下的野心。城内宫墙高10余米,也用蒸熟土筑成。宫中台榭高大,殿阁雄伟,装饰极其侈丽。

筑城时,都要用铁锥刺土试其城墙坚硬程度,只要铁锥刺进一寸,即令其重筑,并将原筑城工匠诛杀,把尸体筑入墙内,故城墙坚硬得可以磨砺刀斧。城池宫阙造成后,勃勃就以“统万”命名,表示他要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同时,勃勃认为他的祖先从母姓刘“非礼也”,①故改姓赫连氏,表示自己是天的儿子,“显赫实与上天相连”,故史称其为赫连勃勃。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赫连勃勃立号称王建都城后,更大规模地发动攻伐各国的战争,不断扩大地盘。公元417年秋,东晋太尉刘裕攻克长安灭后秦。刘裕东还后,勃勃乘机攻占长安。次年冬,勃勃在灞上(长安城东灞水上)筑坛,依华夏传统正式称皇帝,改元昌武。群臣建议迁都长安,勃勃不许。他认为,虽然长安是历代帝王的都城,沃饶险固,但是当时日益强大的拓跋魏是夏国北部最大的威胁。

魏国边境距统万城仅数百里之遥,如果他住在长安,统万城就有丧失的危险。遂留太子赫连璝镇守长安,自己返回统万城。至此,大夏政权达到全胜时期,其辖境大致包括今陕西渭水以北、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太原和临汾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全境。
  
大夏政权在今宁夏境内设置的见诸记载的有3个城:高平城(今固原城),为夏国南部的军事重镇,由勃勃次子赫连伦镇守;薄骨律城(今灵武市河中堡),也是一军事重镇,因其地多果园,又称果园城或赫连果城;饮汗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镇河堡一带),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遂在城中修建别墅,是为行宫,勃勃又赐名“丽子园”,今银川市有一条路叫“丽子园路”,便源出于此。

勃勃笃信佛教,据宁夏方志载,他曾重修过今银川市北塔。此塔因赫连勃勃重修,故名为“黑勃塔”、“赫宝塔”,后转音为“黑宝塔”和“海宝塔”,俗称北塔。重修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赫连勃勃称帝后,其子赫连璝、赫连伦、赫连昌为争夺太子之位而互相残杀。勃勃初立长子璝为太子,大夏真兴六年(424年)十二月,又拟废璝立次子伦为太子。镇守长安的赫连璝闻知后,率兵7万北攻镇守高平的赫连伦,伦败死。镇守阴密(今甘肃灵台西南)的三子赫连昌又发兵袭杀了赫连璝,并其众8.5万人,挥师统万城,勃勃便立昌为太子。

第二年,在位19年的赫连勃勃病死统万城,赫连昌继位。由于勃勃诸子相互攻杀,使大夏国力大为削弱。而此时,立国近40年的北魏已进入兴盛时期。魏太武帝拓跋焘借勃勃病逝、新主初立之机,于公元426年冬率轻骑2万余众进攻统万城,赫连昌仓猝应战,统万城虽未破,但夏军被俘者数万,损失牛马10余万。

拓跋焘又迁夏国居民万余家至平城(今山西大同)。第二年,北魏发兵10万,再次攻打统万城,赫连昌失败后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统万失守。次年,北魏攻上邽,擒赫连昌,送往平城,后被杀。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赫连昌被俘后,其弟赫连定收集余众数万人奔还平凉,即皇帝位。公元430年,北魏再次攻夏,赫连定由平凉退保上邽,魏军克平凉。

夏长安守将也弃城西逃,关中及秦、陇大部分地方被北魏占领。是后,赫连定派兵灭了鲜卑乞伏部建立的西秦,又欲渡河进攻北凉时,被吐谷浑于途中擒获,转送至平城后被杀。

威震一时的大夏政权彻底灭亡。960多年后,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栴(zhān)曾以《黑水故城》为题赋诗一首凭吊之:

  日落荒郊蔓草寒,遗城犹在对残阳。

  秋风百雉鲜苔碧,夜月重关玉露凉。

  枯木有巢栖野雀,断碑留篆卧颓墙。

  绕城黑水西流去,不管兴亡事短长。

  黑水故城,即赫连勃勃所筑的统万城。因该城在黑水之南,故称黑水故城,是明代宁夏八景之一。往事悠悠,一代胡骄赫连勃勃还是留下了一些能让宁夏人说道的东西,更何况还有那座风格独特、闻名天下的“赫宝塔”。

————————

①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为解决匈奴侵犯边境的问题,采取和亲政策,把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刘邦与冒顿结为兄弟。此后,匈奴子孙一直冒姓刘氏。但勃勃认为,从母姓不合礼法,遂改姓赫连氏。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战乱不断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当时有所谓“五胡(即氐、羌、猖、匈奴、鲜卑……)十六国(即……)”。大夏国则是由匈奴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它的境域包括了今宁夏全部、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内蒙河套一带,山西西南一隅。

大夏国的创立者是赫连勃勃。他的父亲刘卫辰,原是匈奴铁弗部的酋长。“铁弗”是匈奴与鲜卑两族杂居并发生婚媾关系,由匈奴男子和鲜卑女子婚配后产生的后代。由鲜卑族建立的前秦政权统治者符坚为了安抚和控制刘卫辰,封他为西单于,并且修筑了代来城(故址在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南)给他居住。到了公元四世纪末,刘卫辰部已经强大起来。公元391年,刘卫辰派他的儿子直力提率兵攻打北魏,结果被北魏拓拔跬打败。魏兵乘胜追击,在木根山下(今内蒙古五原河西)俘获直力提,而刘卫辰也被他的部下杀死。这时,刘卫辰的第三个儿子刘勃勃逃奔鲜卑族的薛干部(在内蒙古五原)。薛干部害怕拓拔硅,所以不敢收留,想把勃勃直接执送给拓拔跬。薛干的叱干阿利认为:“鸟雀投人,尚宜济免,况勃勃国破家亡,归命于我,纵不能容,犹宜任其所奔。今执而送之,深非仁者之举。” 便偷偷改送给附属于后秦的高平公没奕于(在今固原),被招为驸马。后秦主姚兴召见勃勃,见他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容高贵,器宇不凡,叹为“天下奇才”,非常赏识。任他为骁骑将军,帮助没弈于镇守高平。姚兴的弟弟姚邕对此深为忌虑。便向姚兴进言:“勃勃天性不仁,难以接近,陛下对这种人如果宠爱信重,恐怕酿成后患。”姚兴不听。不久,又被任命为安北将军、五原公,让他统领匈奴铁弗部、鲜卑及其他游牧民族两万余户,镇守朔方。此时,勃勃已统有部众数万人之多。

公元402年,北魏拓拔跬派兵5万讨伐没奕于。没弈于无力抵抗,就同刘勃勃一齐放弃高平南逃。407年,后秦准备与北魏和解。刘勃勃便起兵谋叛待他恩重如山的姚兴。他先抢夺了柔然可汗杜伦献给后秦的马8000匹,又率领部众3万多人,伪装到高平川(今固原清水河)畋猎,乘机杀了他的岳父设奕于,吞并没奕于部众数万人。并自认为是夏后氏苗裔,便在高平自称大夏天王,建立“大夏国”,设文武百官,封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

同年十月,当勃勃又打败鲜卑薛干等三部,攻下后秦三城以后,他的部将便劝他在高平定都,因为“高平险固,土田饶沃”。但刘勃勃没有接受。他说:“大业草创,士众未多;姚兴(后秦国主)亦一时之雄,诸将用命,关中未可图也。我今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不如以骁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后,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为我有。待姚兴既死,嗣子阍弱,徐取长安,在吾计中矣!” 刘勃勃采用游击战术与后秦连年作战,终于逐渐攻取了岭北、河东地区,即宁夏的全部,甘肃、陕西、内蒙古、山西的一部。这时,姚兴才悔之莫及,他叹息说:“吾不用黄儿(姚邕小名)之言,以至于此。” 到公元413年,当勃勃走到今天陕西省靖边县以北的白城子时,他登高—望,对这里的山川形胜和地理条件赞不绝口:“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便产生了要在这里建国都的打算。他派御史大夫叱干阿利督工建造。阿利采用了建筑史上别具一格的“蒸土筑城”的方法,即把白土先发酵后再板筑夯实。这样筑出的城墙坚硬如铁,可以磨砺刀斧。叱干阿利非常苛暴。他在监工造城时,常常用铁锥刺墙,以测试城墙的坚固程度。如果铁锥刺进一寸,不但令拆毁重修,而且还要把筑城工匠夯进城墙内;如锥刺不入,则将持锥者杀死。弄得役夫工匠人人自危。这座城规模宏伟,富丽堂皇,史书上说“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廓天池,周绵千里,其为独守之形险。”“运迈于咸阳,越美于周洛。”城内宫殿修得“崇台霄峙,秀阁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飞轩云垂,温室嵯峨”。宫内修饰得“楹雕虬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可谓是“义高灵台,美隆未央(指西汉的未央宫)。”勃勃为这座新建的都城取名为“统万”,意思是“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同时,把自己的刘姓改为“赫连”。他认为帝王是天的儿子,“赫连”就是徽赫与天连的意思。

赫连勃勃在宁夏占有三城:高平城(今固原)、薄骨律城(今吴忠)、饮汗城(今银川)。高平城是夏国军事重镇,也是赫连夏得以发迹的根据地;薄骨律镇就是汉灵州,也是军事重镇,传说有白马名白口骝者死此,北人崇白马,因以名城,后讹转为簿骨律,又因赫连氏在此大量种植果园,亦称果园城。饮汗城又叫丽子园,这里地势高峻,可以眺望山河壮丽景色。特别是面临滔滔黄河,四季景色变幻无穷:春日风波浩浩,浪花喷薄;炎夏雨打洲汀,绰影微茫;晴秋芦花飞白,水天一色;寒冬玉带冰封,红装素裹。加以草木之幽,台榭之胜,大概在赫连夏的国境中,风景之美是别的地方所无法比拟,所以成为赫连氏在首都统万城之外的一个别墅。

赫连勃勃立夏称帝之后,他的儿子赫连馈、赫连伦、赫连昌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真心八年(424年)十二月,赫连勃勃想废太子赫连璜而立少子赫连伦。赫连璜知道后,立即领兵7万余人攻袭赫连伦,在高平打了一丈,赫连伦战败,赫连昌又领兵攻赫连璜,赫连嗤被杀。于是,赫连勃勃只得立赫连昌为太子。第二年八月,赫连勃勃病死,赫连昌继为皇帝。这时立国已40年的北魏,在太武帝拓拔焘以后进入最兴盛时期。大夏兄弟之间的火并削弱了自己的力量,这就为北魏灭夏创造了条件。公元426年冬天,北魏帝拓拔焘率轻骑2万余—举攻占统万。赫连昌兵败逃到高平(今固原),安定(时治甘肃泾川)人献城投降北魏,赫连昌也被俘虏。赫连定又作了大夏的最后—任皇帝。公元430年,北魏攻占平凉,赫连定向西逃走,被吐谷浑俘杀。夏国灭亡。立国仅25年。

“十六国”时期,佛教盛行。大夏国开国皇帝赫连勃勃好大喜功。他在饮汗城(今银川)北重修一座佛塔,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称“赫连勃勃塔”,简称为“赫连塔”或“赫勃塔”,讹传为“赫宝塔”、“黑宝塔”、“海宝塔”,俗称北塔,乞今已1500多年的历史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一)赫连勃勃

姓名: 赫连勃勃

庙号: 世祖

谥号: 武烈皇帝

陵墓: 嘉平陵

政权: 夏

在世: 381年-425年

在位: 407年-425年

年号

龙升:407年六月-413年二月

凤翔:413年三月-418年十月

昌武:418年十一月-419年正月

真兴:419年二月-425年七月

赫连勃勃(?—公元425年),匈奴族铁弗部,十六国时期夏国创建者。公元407年—425年在位。赫连勃勃骁勇骠悍,善骑射,多智谋,称雄漠北,早年归附后秦姚兴,深得姚兴信任。历任骁骑将军,奉车都尉,持节、安北将军,并封为五原公。后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出镇朔方。是年杀害岳父没亦干。弘始九年(公元407年)反叛后秦,起兵自立。称大单于,大夏天王,年号龙升,并改姓赫连氏。公元413年改元凤翔,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今靖边县北白城子),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同时重用后秦降将王买德为谋士,设置百官、衙署,建立健全国家制度,图谋发展。赫连勃勃生性残暴,草菅人命,杀戮无度。凡造兵器完成后必杀工匠,死者数千;经常自立城头,手执弓剑,见不顺眼者,辄杀之,臣下进谏,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泓投降国亡。赫连勃勃乘晋军刘裕还军东返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公元418年即帝位于霸上,改元昌武,又改为真兴,仍定都统万城,长安为南都,命太子赫连璝镇守,赫连璝为“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等。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昌所杀。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昌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谥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赫连昌继位。427年,北魏攻取统万,次年,赫连昌被擒。431年夏亡。

(二)赫连昌

赫连昌(?—434年),一名折,字还国,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君主,匈奴铁弗部人,赫连勃勃三子,赫连勃勃在位时被封太原公。

胡夏真兴六年(424年),赫连勃勃欲废太子赫连璝,改立酒泉公赫连伦,赫连璝发兵攻杀赫连伦,后赫连昌再袭杀赫连璝平乱,赫连勃勃遂以赫连昌为太子。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去世,赫连昌继位,改元承光。

承光二年(426年),北魏大举攻夏,克长安。次年(427年),占领胡夏都城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赫连昌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承光四年(428年),北魏攻上邽,会战中赫连昌因马失前蹄坠地而被生擒。

赫连昌被俘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十分礼遇他,不仅使其住在西宫,更把皇妹嫁给他,并封会稽公。拓跋寿亦常命赫连昌随待在侧,打猎时二人有时亦单独并骑,赫连昌素有勇名,因此拓跋寿可说对赫连昌十分信任。北魏神麚三年(430年)又被封为秦王。

延和三年(434年),赫连昌叛魏西逃,途中被抓获格杀。

(三)赫连定

赫连定(?—432年),小字直獖,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君主,匈奴铁弗部人,赫连勃勃五子,赫连昌之弟,赫连勃勃在位时被封平原公,镇守长安。

胡夏皇帝赫连昌承光二年(426年),北魏大举攻夏,赫连定与北魏军对峙于长安一带。次年(427年),胡夏都城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陷落,赫连定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与赫连昌会合,被进封平原王。承光四年(428年),北魏攻上邽,赫连昌被擒,赫连定逃奔平凉(今甘肃平凉),即皇帝位,改年号胜光。

赫连定继位时胡夏已局促一隅,情势窘迫,不复当年,因此欲与正在北伐的南朝宋结盟,北魏得到消息后决定一举灭夏。胜光四年(431年),一路败退的赫连定无路可退,遂向西攻灭为北凉所逼情势更加窘迫的西秦。数月后欲再攻北凉,于半渡黄河时,被吐谷浑首领慕容慕璝派军袭击,赫连定被俘。次年(432年),赫连定被吐谷浑送往北魏,北魏将其处死。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赫连勃勃(381-425年)字屈孑,匈奴铁弗部人,原名刘勃勃,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建立者。其父刘卫辰曾被前秦天王苻坚任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族。

407年,刘勃勃杀没弈干,并吞其部众,自立为天王,大单于,国号夏,改年号龙升,定都统万城(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为政残暴嗜杀,狂妄自慢,关中人民受害极深。

413年,改姓赫连。418年,乘东晋将领刘裕灭后秦急于南归之机,攻取长安,在灞上(今陕西蓝田县)称帝。不久回师,因统万宫殿完工而刻石于城南,歌功颂德。425年,死于帝位,谥号武烈皇帝,庙号世祖。

赫连勃勃(公元381年—公元425年),字屈孑,匈奴族铁弗部,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又称赫连夏)创建者。公元407年—425年在位。赫连勃勃骁勇剽悍,善骑射,多智谋,称雄漠北,早年归附后秦姚兴,深得姚兴信任。历任骁骑将军,奉车都尉,持节、安北将军,并封为五原公。

后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出镇朔方。是年杀害岳父没亦于。弘始九年(公元407年)反叛后秦,起兵自立,称大单于,大夏天王,年号龙升,并改姓赫连氏。公元413年改元凤翔,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今靖边县北白城子),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同时重用后秦降将王买德为谋士,设置百官、衙署,建立健全国家制度,图谋发展。赫连勃勃生性残暴,草菅人命,杀戮无度。凡造兵器完成后必杀工匠,死者数千。经常自立城头,手执弓剑,见不顺眼者,辄杀之,臣下进谏,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泓投降国亡。

赫连勃勃乘晋军刘裕还军东返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公元418年即帝位于霸上,改元昌武,又改为真兴,仍定都统万城,长安为南都,命太子赫连璝镇守。赫连璝为“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等。

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昌所杀。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昌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谥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赫连昌继位。

427年,北魏攻取统万,次年,赫连昌被擒。431年夏亡。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年号  

龙升:407年六月-413年二月    

凤翔:413年三月-418年十月   

昌武:418年十一月-419年正月   

真兴:419年二月-425年七月

《晋书·载记第三十》

  赫连勃勃,字屈孑,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元海之族也。曾祖武,刘聪世以宗室封楼烦公,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雄据肆卢川。为代王猗卢所败,遂出塞表。祖豹子招集种落,复为诸部之雄,石季龙遣使就拜平北将军、左贤王、丁零单于。父卫辰入居塞内,苻坚以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虏,屯于代来城。及坚国乱,遂有朔方之地,控弦之士三万八千。后魏师伐之,辰令其子力俟提距战,为魏所败。魏人乘胜济河,克代来,执辰杀之。勃勃乃奔于叱干部。叱干他斗伏送勃勃于魏。他斗伏兄子阿利先戍大洛川。闻将送勃勃,驰谏曰:“鸟雀投人,尚宜济免,况勃勃国破家亡,归命于我?纵不能容,犹宜任其所奔。今执而送之,深非仁者之举。”他斗伏惧为魏所责,弗从。阿利潜遣劲勇篡勃勃于路,送于姚兴高平公没奕于,奕于以女妻之。

  勃勃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性辩慧,美风仪。兴见而奇之,深加礼敬,拜骁骑将军,加奉车都尉,常参军国大议,宠遇逾于勋旧。兴弟邕言于兴曰:“勃勃天性不仁,难以亲近。陛下宠遇太甚,臣窃惑之。”兴曰:“勃勃有济世之才,吾方收其艺用,与之共平天下,有何不可!”乃以勃勃为安远将军,封阳川侯,使助没奕于镇高平,以三城、朔方杂夷及卫辰部众三万配之,使为伐魏侦候。姚邕固谏以为不可。兴曰:“卿何以知其性气?”邕曰:“勃勃奉上慢,御众残,贪暴无亲,轻为去就,宠之逾分,终为边害。”兴乃止。顷之,以勃勃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余落,镇朔方。时河西鲜卑杜崘献马八千匹于姚兴,济河,至大城,勃勃留之,召其众三万余人伪猎高平川,袭杀没奕于而并其众,众至数万。

  义熙三年,僭称天王、大单于,赦其境内,建元曰龙升,署置百官。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以其长兄右地代为丞相、代公,次兄力俟提为大将军、魏公,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梁公,弟阿利罗引为征南将军、司隶校尉,若门为尚书令,叱以鞬为征西将军、尚书左仆射,乙斗为征北将军、尚书右仆射,自余以次授任。

  其年,讨鲜卑薛干等三部,破之,降众万数千。进讨姚兴三城已北诸戍,斩其将杨丕、姚石生等。诸将谏固险,不从,又复言于勃勃曰:“陛下将欲经营宇内,南取长安,宜先固根本,使人心有所凭系,然后大业可成。高平险固,山川沃饶,可以都也。”勃勃曰:“卿徒知其一,未知其二。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关中未可图也。且其诸镇用命,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吾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我有也。待姚兴死后,徐取长安。姚泓凡弱小儿,擒之方略,已在吾计中矣。昔轩辕氏亦迁居无常二十余年,岂独我乎!”于是侵掠岭北,岭北诸城门不昼启。兴叹曰:“吾不用黄儿之言,以至于此!”黄儿,姚邕小字也。

  勃勃初僭号,求婚于秃发傉檀,傉檀弗许。勃勃怒,率骑二万伐之,自杨非至于支阳三百余里,杀伤万余人,驱掠二万七千口、牛马羊数十万而还。傉檀率众追之,其将焦朗谓傉檀曰:“勃勃天姿雄骜,御军齐肃,未可轻也。今因抄掠之资,率思归之士,人自为战,难与争锋。不如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阻水结营,制其咽喉,百战百胜之术也。”傉檀将贺连怒曰:“勃勃以死亡之余,率乌合之众,犯顺结祸,幸有大功。今牛羊塞路,财宝若山,窘弊之余,人怀贪竞,不能督厉士众以抗我也。我以大军临之,必土崩鱼溃。今引军避之,示敌以弱。我众气锐,宜在速追。”傉檀曰:“吾追计决矣,敢谏者斩!”勃勃闻而大喜,乃于阳武下陕凿凌埋车以塞路。傉檀遣善射者射之,中勃勃左臂。勃勃乃勒众逆击,大败之,追奔八十余里,杀伤万计,斩其大将十余人,以为京观,号“髑髅台”,还于岭北。

  勃勃与姚兴将张佛生战于青石原,又败之,俘斩五千七百人。兴遣将齐难率众二万来伐,勃勃退如河曲。难以去勃勃既远,纵兵掠野,勃勃潜军覆之,俘获七千余人,收其戎马兵杖。难引军而退,勃勃复追击于木城,拔之,擒难,俘其将士万有三千,戎马万匹。岭北夷夏降附者数万计,勃勃于是拜置守宰以抚之。勃勃又率骑二万入高冈,及于五井,掠平凉杂胡七千余户以配后军,进屯依力川。

  姚兴来伐,至三城,勃勃候兴诸军未集,率骑击之。兴大惧,遣其将姚文宗距战,勃勃伪退,设伏以待之。兴遣其将姚榆生等追之,伏兵夹击,皆擒之。兴将王奚聚羌胡三千余户于敕奇堡,勃勃进攻之。奚骁悍有膂力,短兵接战,勃勃之众多为所伤。于是堰断其水,堡人窘迫,执奚出降。勃勃谓奚曰:“卿忠臣也!朕方与卿共平天下。”奚曰:“若蒙大恩,速死为惠。”乃与所亲数十人自刎而死。勃勃又攻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弥姐豪地于我罗城,皆拔之,徙七千余家于大城,以其丞相右地代领幽州牧以镇之。

  遣其尚书金纂率骑一万攻平凉,姚兴来救,纂为兴所败,死之。勃勃兄子左将军罗提率步骑一万攻兴将姚广都于定阳,克之,坑将士四千余人,以女弱为军赏。拜广都为太常。勃勃又攻兴将姚寿都于清水城,寿都奔上邽,徙其人万六千家于大城。是岁,齐难、姚广都谋叛,皆诛之。

  姚兴将姚详弃三城,南奔大苏。勃勃遣其将平东鹿奕于要击之,执详,尽俘其众。详至,勃勃数而斩之。

  其年,勃勃率骑三万攻安定,与姚兴将杨佛嵩战于青石北原,败之,降其众四万五千,获戎马二万匹。进攻姚兴将党智隆于东乡,降之,署智隆光禄勋,徙其三千余户于贰城。姚兴镇北参军王买德来奔。勃勃谓买德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祖宗重晖,常与汉、魏为敌国。中世不竞,受制于人。逮朕不肖,不能绍隆先构,国破家亡,流离漂虏。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卿以为何如?”买德曰:“自皇晋失统,神器南移,群雄岳峙,人怀问鼎,况陛下奕叶载德,重光朔野,神武超于汉皇,圣略迈于魏祖,而不于天启之机建成大业乎!今秦政虽衰,籓镇犹固,深愿蓄力待时,详而后举。”勃勃善之,拜军师中郎将。

  乃赦其境内,改元为凤翔,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勃勃以为忠,故委以营缮之任。又造五兵之器,精锐尤甚。既成呈之,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又造百练刚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复铸铜为大鼓,飞廉、翁仲、铜驼、龙兽之属,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凡杀工匠数千,以是器物莫不精丽。

  于是议讨乞伏炽磐。王买德谏曰:“明王之行师也,轨物以德,不以暴。且炽磐我之与国,新遭大丧,今若伐之,岂所谓乘理而动,上感灵和之义乎!苟恃众力,因人丧难,匹夫犹耻为之,而况万乘哉!”勃勃曰:“甚善。微卿,朕安闻此言!”

  其年,下书曰:“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古人氏族无常,或以因生为氏,或以王父之名。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立其妻梁氏为王后,子璝为太子,封子延阳平公,昌太原公,伦酒泉公,定平原公,满河南公,安中山公。

  又攻姚兴将姚逵于杏城,二旬,克之,执逵及其将姚大用、姚安和、姚利仆、尹敌等,坑战士二万人。

  遣其御史中丞乌洛孤盟于沮渠蒙逊曰:“自金晋数终,祸缠九服,赵、魏为长蛇之墟,秦、陇为豺狼之穴,二都神京,鞠为茂草,蠢尔群生,罔知凭赖。上天悔祸,运属二家,封疆密迩,道会义亲,宜敦和好,弘康世难。爰自终古,有国有家,非盟誓无以昭神祇之心,非断金无以定终始之好。然晋、楚之成,吴、蜀之约,咸口血未乾,而寻背之。今我二家,契殊曩日,言未发而有笃爱之心,音一交而怀倾盖之顾,息风尘之警,同克济之诚,戮力一心,共济六合。若天下有事,则双振义旗;区域既清,则并敦鲁、卫。夷险相赴,交易有无,爰及子孙,永崇斯好。”蒙逊遣其将沮渠汉平来盟。

  勃勃闻姚泓将姚嵩与氐王杨盛相持,率骑四万袭上邽,未至而嵩为盛所杀。勃勃攻上邽,二旬克之,杀泓秦州剌史姚平都及将士五千人,毁城而去。进攻阴密,又杀兴将姚良子及将士万余人。以其子昌为使持节、前将军、雍州刺史,镇阴密。泓将姚恢弃安定,奔于长安,安定人胡俨、华韬率户五万据安定,降于勃勃。以俨为侍中,韬为尚书,留镇东羊苟儿镇之,配以鲜卑五千。进攻泓将姚谌于雍城,谌奔长安。勃勃进师次郿城,泓遣其将姚绍来距,勃勃退如安定。胡俨等袭杀苟儿,以城降泓。勃勃引归杏城,笑谓群臣曰:“刘裕伐秦,水陆兼进,且裕有高世之略,姚泓岂能自固!吾验以天时人事,必当克之。又其兄弟内叛,安可以距人!裕既克长安,利在速返,正可留子弟及诸将守关中。待裕发轸,吾取之若拾芥耳,不足复劳吾士马。”于是秣马厉兵,休养士卒。寻进据安定,姚泓岭北镇戍郡县悉降,勃勃于是尽有岭北之地。

  俄而刘裕灭泓,入于长安,遣使遗勃勃书,请通和好,约为兄弟。勃勃命其中书侍郎皇甫徽为文而阴诵之,召裕使前,口授舍人为书,封以答裕。裕览其文而奇之,使者又言勃勃容仪瑰伟,英武绝人。裕叹曰:“吾所不如也!”既而勃勃还统万,裕留子义真镇长安而还。勃勃闻之,大悦,谓王买德曰:“朕将进图长安,卿试言取之方略。”买德曰:“刘裕灭秦,所谓以乱平乱,未有德政以济苍生。关中形胜之地,而以弱才小儿守之,非经远之规也。狼狈而返者,欲速成篡事耳,无暇有意于中原。陛下以顺伐逆,义贯幽显,百姓以君命望陛下义旗之至,以日为岁矣。青泥、上洛,南师之冲要,宜置游兵断其去来之路。然后杜潼关,塞崤、陕,绝其水陆之道。陛下声檄长安,申布恩泽,三辅父老皆壶浆以迎王师矣。义真独坐空城,逃窜无所,一旬之间必面缚麾下,所谓兵不血刃,不战而自定也。”勃勃善之,以子璝都督前锋诸军事,领抚军大将军,率骑二万南伐长安,前将军赫连昌屯兵潼关,以买德为抚军右长史,南断青泥,勃勃率大军继发。璝至渭阳,降者属路。义真遣龙骧将军沈田子率众逆战,不利而退,屯刘回堡。田子与义真司马王镇恶不平,因镇恶出城,遂杀之。义真又杀田子。于是悉召外军入于城中,闭门距守。关中郡县悉降。璝夜袭长安,不克。勃勃进据咸阳,长安樵采路绝。刘裕闻之,大惧,乃召义真东镇洛阳,以朱龄石为雍州刺史,守长安。义真大掠而东,至于灞上,百姓遂逐龄石,而迎勃勃入于长安。璝率众三万追击义真,王师败绩,义真单马而遁。买德获晋宁朔将军傅弘之、辅国将军蒯恩、义真司马毛脩之于青泥,积人头以为京观。于是勃勃大飨将士于长安,举觞谓王买德曰:“卿往日之言,一周而果效,可谓算无遗策矣。虽宗庙社稷之灵,亦卿谋献之力也。此觞所集,非卿而谁!”于是拜买德都官尚书,加冠军将军,封河阳侯。

  赫连昌攻龄石及龙骧将军王敬于潼关之曹公故垒,克之,执龄石及敬送于长安。群臣乃劝进,勃勃曰:“朕无拨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不知何以谢责当年,垂之来叶!将明扬仄陋,以王位让之,然后归老朔方,琴书卒岁。皇帝之号,岂薄德所膺!”群臣固请,乃许之。于是为坛于灞上,僭即皇帝位,赦其境内,改元为昌武。遣其将叱奴侯提率步骑二万攻晋并州刺史毛德祖于蒲坂,德祖奔于洛阳。以侯提为并州刺史,镇蒲坂。

  勃勃归于长安,征隐士京兆韦祖思。既至而恭惧过礼,勃勃怒曰:“吾以国士征汝,柰何以非类处吾!汝昔不拜姚兴,何独拜我?我今未死,汝犹不以我为帝王,吾死之后,汝辈弄笔,当置吾何地!”遂杀之。

  群臣劝都长安,勃勃曰:“朕岂不知长安累帝旧都,有山河四塞之固!但荆、吴僻远,势不能为人之患。东魏与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数百余里,若都长安,北京恐有不守之忧。朕在统万,彼终不敢济河,诸卿适未见此耳!”其下咸曰:“非所及也。”乃于长安置南台,以璝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事。

  勃勃还统万,以宫殿大成,于是赦其境内,又改元曰真兴。刻石都南,颂其功德,曰:   夫庸大德盛者,必建不刊之业;道积庆隆者,必享无穷之祚。昔在陶唐,数钟厄运,我皇祖大禹以至圣之姿,当经纶之会,凿龙门面辟伊阙,疏三江而决九河,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沈溺,鸿绩侔于天地,神功迈于造化,故二仪降祉,三灵叶赞,揖让受终,光启有夏。传世二十,历载四百,贤辟相承,哲王继轨,徽猷冠于玄古,高范焕乎畴昔。而道无常夷,数或屯险,王桀不纲,网漏殷氏,用使金晖绝于中天,神辔辍于促路。然纯曜未渝,庆绵万祀,龙飞漠南,凤峙朔北。长辔远驭,则西罩昆山之外;密网遐张,则东亘沧海之表。爰始逮今,二千余载,虽三统迭制于崤、函,五德革运于伊、洛,秦、雍成篡杀之墟,周、豫为争夺之薮,而幽朔谧尔,主有常尊于上;海代晏然,物无异望于下。故能控弦之众百有余万,跃马长驱,鼓行秦、赵,使中原疲于奔命,诸夏不得高枕,为日久矣。是以偏师暂拟,泾阳摧隆周之锋;赫斯一奋,平阳挫汉祖之锐。虽霸王继踪,犹朝日之升扶桑;英豪接踵,若夕月之登蒙汜。自开辟已来,未始闻也。非夫卜世与乾坤比长,鸿基与山岳齐固,孰能本枝于千叶,重光于万祀,履寒霜而逾荣,蒙重氛而弥耀者哉!

  于是玄符告征,大猷有会,我皇诞命世之期,应天纵之运,仰协时来,俯顺时望。龙升北京,则义风盖于九区;凤翔天域,则威声格于八表。属奸雄鼎峙之秋,群凶岳立之际,昧旦临朝,日旰忘膳,运筹命将,举无遗策。亲御六戎,则有征无战。故伪秦以三世之资,丧魂于关、陇;河源望旗而委质,北虏钦风而纳款。德音著于柔服,威刑彰于伐叛,文教与武功并宣,俎豆与干戈俱运。五稔之间,道风弘著,暨乎七载而王猷允洽。乃远惟周文,启经始之基;近详山川,究形胜之地,遂营起都城,开建京邑。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高隅隐日,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其为独守之形,险绝之状,固以远迈于咸阳,超美于周洛,若乃广五郊之义,尊七庙之制,崇左社之规,建右稷之礼,御太一以缮明堂,模帝坐而营路寝,阊阖披霄而山亭,象魏排虚而岳峙,华林灵沼,崇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可以阴映万邦,光覆四海,莫不郁然并建,森然毕备,若紫微之带皇穹,阆风之跨后土。然宰司鼎臣,群黎士庶,佥以为重威之式,有阙前王。于是延王尔之奇工,命班输之妙匠,搜文梓于邓林,采绣石于恒岳,九域贡以金银,八方献其瑰宝,亲运神奇,参制规矩,营离宫于露寝之南,起别殿于永安之北。高构千寻,崇基万仞。玄栋镂榥,若腾虹之扬眉;飞檐舒咢,似翔鹏之矫翼。二序启矣,而五时之坐开;四隅陈设,而一御之位建。温宫胶葛,凉殿峥嵘,络以隋珠,綷以金镜,虽曦望互升于表,而中无昼夜之殊;阴阳迭更于外,而内无寒暑之别。故善目者不能为其名,博辩者不能究其称,斯盖神明之所规模,非人工之所经制。若乃寻名以求类,踪状以效真,据质以究名,形疑妙出,虽如来、须弥之宝塔,帝释、忉利之神宫,尚未足以喻其丽,方其饰矣。

  昔周宣考室而咏于诗人,閟宫有侐而颂声是作。况乃太微肇制,清都启建,轨一文昌,旧章唯始,咸秩百神,宾享万国,群生开其耳目,天下咏其来苏,亦何得不播之管弦,刊之金石哉!乃树铭都邑,敷赞硕美,俾皇风振于来叶,圣庸垂乎不朽。其辞曰:

  于赫灵祚,配乾比隆。巍巍大禹,堂堂圣功。仁被苍生,德格玄穹。帝锡玄珪,揖让受终。哲王继轨,光阐徽风。道无常夷,数或不竞。金精南迈,天辉北映。灵祉逾昌,世叶弥盛。惟祖惟父,克广休命。如彼日月,连光接镜。玄符瑞德,乾运有归。诞钟我后,应图龙飞。落落神武,恢恢圣姿。名教内敷,群妖外夷。化光四表,威截九围。封畿之制,王者常经。乃延输、尔,肇建帝京。土苞上壤,地跨胜形。庶人子来,不日而成。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晃若晨曦,昭若列星。离宫既作,别宇云施。爰构崇明,仰准乾仪。悬薨风阅,飞轩云垂。温室嵯峨,层城参差。楹雕虬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称因褒著,名由实扬。伟哉皇室,盛矣厥章!义高灵台,美隆未央。迈轨三五,贻则霸王。永世垂节,亿载弥光。

  其秘书监胡义周之辞也。名其南门曰朝宋门,东门曰招魏门,西门曰服凉门,北门曰平朔门。追尊其高祖训儿曰元皇帝,曾祖武曰景皇帝,祖豹子曰宣皇帝,父卫辰曰桓皇帝,庙号太祖,母苻氏曰桓文皇后。

  勃勃性凶暴好杀,无顺守之规。常居城上,置弓剑于侧,有所嫌忿,便手自杀之,群臣忤视者毁其目,笑者决其脣,谏者谓之诽谤,先截其舌而后斩之。夷夏嚣然,人无生赖。在位十三年而宋受禅,以宋元嘉二年死。子昌嗣伪位,寻为魏所擒。弟定僭号于平凉,遂为魏所灭。自勃勃至定,凡二十有六载而亡。

  史臣曰:赫连勃勃獯丑种类,入居边宇,属中壤分崩,缘间肆慝,控弦鸣镝,据有朔方。遂乃法玄象以开宫,拟神京而建社,窃先王之徽号,备中国之礼容,驱驾英贤,窥窬天下。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睹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岂阴山之韫异气,不然何以致斯乎!虽雄略过人,而凶残未革,饰非距谏,酷害朝臣,部内嚣然,忠良卷舌。灭亡之祸,宜在厥身,犹及其嗣,非不幸也。

  赞曰:淳维远裔,名王之余。啸群龙漠,乘衅侵渔。爰创宫宇,易彼毡庐。虽弄神器,犹曰凶渠。

赫连勃勃葬地

   赫连勃勃葬地,史载不详,只有世传,仅供参考。清嘉庆《延安府志》载:“赫连勃勃疑冢,在延川县东南六十里白浮图寺前。有七冢,相传为夏王疑冢云”。《延川县志》载:“白浮图寺,在县城南六十里,寺前有七冢,前人以为夏王疑冢”。《延绥榄胜》也载:“白浮图寺,在(延川)城南七十里处,相传赫连勃勃葬地”。现仅存二冢,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稍道河乡古里村东1.5公里处。墓地北临交口河水,东西南三面环山塬,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二冢间距18米,冢呈椭园形,高10米,长径17米,短径9.6米,周长60米。冢北200米处为白浮图寺遗址,近年村民建起一座简易庙宇,内塑赫连勃勃像。1991年9月延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妥善保护。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游击战的鼻祖

  夏国成立之后,勃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薛干部族族长他斗报仇。他斗在勃勃极端困难,投奔薛干部时,却把勃勃“献之于魏”。此仇不报枉为人也.所以勃勃率部破薛干族.“降其众以万数。”在收拾了薛干部族后,勃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攻了秦国北方几座戊所,“杀秦将扬丕,姚老生等。”

  此时,有部下向勃勃进言:“大王欲得天下,需先经营关中,固其根本,使人心有所寄,而关中山川险要,土地富饶,可以定都。”

  应该说部下的这个建议提得很合理,也很有战略眼光.但勃勃对在强手如林的乱世战争,却有了一套惊世骇俗的理论,他说:“你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夏国大业草创,士众不多,秦王姚兴也一世之雄,且诸将用命,我不可立与之争锋,关中未可图也。如我固一城一地得失,彼必并力攻我,众非其敌,亡可待也。不如急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后,救后则击前,使敌疲于奔命,而我却游食知若!不出十年,岭北尽为我所有!且秦王兴世子泓喑弱,待兴死后,我必取长安!”

  对勃勃这话,说得众将自惭不如,众将皆以为是。细读勃勃一千多年前这段关于战争的战略思路,再结合我们伟大领袖们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一相比较,才发现,一千三百多年前,勃勃发明了游击战,他是世界战争史上真正的游击战之祖。

  在勃勃建国初起,就确立了立国的两个基本国策。一,游击战战略。在强手如林的乱世之中,夏国的军队主要的作战手段是以游击战为主。以弱敌强,以少胜多,以运动换战争的主动。二,持久战。其时秦王兴已经五十开外,而勃才二十出头。以时间换取空间,后来的发展证明勃勃对秦的持久战策略是明智之举。

  此以后,勃勃重点以游击战争的方式,“侵掠岭北”,使秦岭北秦国诸城白天也不敢轻易开启。勃勃的军队变成了秦边境大患,秦王兴叹曰:“悔不用黄儿(姚邕)之言,以至如此!”

  但对于夏国西边的后凉,勃勃就没有那么谦虚了,他主动挑起事端,强行要求秃发傉檀和亲,遭拒后,勃勃率二万骑袭后凉支阳,杀伤一万余人,掳二万七千口,牛羊数十万头。对于当时的夏国来说,这是他们建国以来,还没有过的大胜利。勃勃的将士们高唱凯歌而还!

  但对于后凉国来说,是一大损失。傉檀下令部众追击。这个傉檀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秦王兴也想吞并后凉,他想试一下这个傉檀有几斤几两,就派尚书郎韦宗去试探傉檀,到了后凉,傉檀与韦宗“论当世大略。”傉檀“纵横无敌”。韦宗退后叹息道:“奇才共识,不必华夏,明智敏识,不必读书,我今知九州之外,《五经》之表,尚复有人矣!”   在傉檀下令追击勃勃大军时,凉臣焦朗进谏说:“勃勃天姿雄健,未可轻敌,不如从温围渡黄河,至万斛堆(地名),相水结营,扼勃军咽喉,此百战百胜之术也!”

  傉檀怒曰:“勃勃败亡之余,乌合之众,幸有大功,现牛羊堵路,人怀贪念,不能督众以抗我,我大军临之,必土崩鱼溃,奈何辟之,示之以弱,宜急追之!”

  傉檀分析很有道理,以常理推之,勃勃两万余骑押数十万只牛羊,尚有两万余口,如果没有超强纪律,傉檀大军一至,必土崩鱼溃!

  但勃勃听到傉檀追兵的消息,没有惧怕,反而大喜,以为打败傉檀的机会来了。时值天寒地冻,勃勃众在阳武谷谷底凿开冰凌,埋战车以塞路,另于阳武谷两侧设伏。傉檀大军进至阳武谷,勃勃勒兵出击,追傉檀八十余里,杀伤凉军一万余人,大将十余人。勃勃下令把敌人脑袋砍下来,堆积在一起,做成一冰雕骷髅台:可以看到,一个个凉军将士惊恐地张开的嘴巴,死不瞑目眼睛.被冰封于凌冻之中,成为赫连勃勃的战功赫赫的一大景观.让后凉国所有人都看到胆战心惊!自是之后,勃勃国力大增,用度由是丰饶.

家族曾祖

  刘虎,汉赵宗室,刘聪封楼烦公,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雄据肆卢川。

祖父
  
刘务桓

父辈

刘卫辰,祖父。   

刘悉勿祁,伯父。



赫连昌   

赫连定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