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 债台高筑
可是赵国哪里还有援军可派?赵国统共200来万人口,除去老幼病残妇,适龄的青壮年几乎都在那了。赵国也想过向别国借兵借粮,但都遭到拒绝。“合纵”已经被瓦解,现在都是各人顾各人了,谁还在意别人的死活。先前别人挨打时,赵国不也隔岸观火吗?
趁赵括正在那傻等,秦昭王紧急征召秦国15岁以上男子火速增援长平,赶修壁垒,将东西壁垒连为一体,把赵括围进铁桶之中。
赵括等了一个半月,即不见援兵又不见粮草,眼见自己的官兵饿得眼都绿了,已经开始人吃人了,再不打都不用打了,只得下令突围。
但瓮中之鳖哪还突得出去。士兵们饿着肚子晃晃悠悠冲向秦军,抬不起矛也拉不开弓,一批批地倒在秦军的箭矢之下。赵括也死在乱箭之下。
主帅都死了,赵军更没心思打了,宣布投降。
饥饿的降卒指望秦军能给口饭吃,但是秦军的粮草也不富裕呀。再说40万降卒比秦军人数都多,要是吃饱喝足闹起事可咋整。秦军统帅白起下令:“坑杀”。
40万降卒被分成几部分,分别赶入几个深沟。秦军骗他们说分拨吃饭,降卒争先恐后地进入深沟。进去才发现等待他们的不是酒肉饭菜而是是滚木礌石外带万箭齐发。40万降卒顷刻间全部葬身深沟。
秦军进而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
邯郸已经无兵可守。不得已,赵王下令征召老幼入伍,别管是过六一儿童节的还是九九重阳节的一律征招入伍,组成一支6199部队保卫邯郸。同时,赵王撒出人马四处求援,号召各国合纵抗秦。
毛遂就是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 “毛遂自荐”的,跟随平原君出使楚国。
在楚国,毛遂晓之以理说动楚国。之后在魏国,平原君动之以情说动信陵君。信陵君是平原君的妹夫、魏王的小儿子。他偷取魏国代表兵权的“虎符”,私自调动魏国兵马援助赵国。
楚、魏联手与赵国夹击秦军。秦军腹背受敌大败而去,邯郸之围随之而解。
在秦军围攻邯郸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赵王有心要杀掉秦国的人质异人,但大商人吕不韦得到消息后立即用重金买通看守放跑了异人。
大商人吕不韦把商业投资的理论应用政治投机上,认为异人是只高回报的潜力股,“奇货可居”。他买通秦国太子的枕边人说服秦昭王立异人为继承人,然后又用“银弹”开路将异人一路送回秦国。
楚魏赵联手打败秦国兴奋了诸侯各国,包括沉寂很久的周天子。
周国现在只剩下芝麻点的地方早已被诸侯所忽略。他之所以能在诸侯混战中幸免于难一则靠着天子的虚名,二则地盘太小不值得贼惦记。俗话说“贼不偷文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偷不着什么东西还落个民愤。
秦武王曾一度打到洛阳。周天子赶紧大开城门将秦武王恭恭敬敬迎进城来。前面俗话“贼不偷文人”还有下半句“拳不打笑脸”。秦武王放他一马。
现在周天子不再甘于寂寞。他暗中串联诸侯“合纵”抗秦,试图依靠天子残存的威望把诸侯团结在自己身边,一则抱团取暖抵抗强秦,二则重振天子威望。
周天子——确切地说是末代天子周赧(nǎn 羞惭脸红的意思)王——以天子的名义号召各国合纵抗秦。诸侯很给周赧王面子,纷纷响应。
诸侯再次见证了合纵的好处之后打心底拥护合纵,就缺一个挑头的,甭管是谁。周赧王恰逢其时跳将出来,诸侯自然予以配合。
周赧王和六国约定组成七国联军攻打秦国。楚国和燕国立即发兵到达约定地方,但魏韩赵齐临阵退缩迟迟没有发兵。
周赧王拼凑了五、六千人的军队去和诸侯会合。为了凑齐军费,周赧王向当地富商借贷,承诺在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楚燕等了多日不见其他人到来,自己又没胆单独挑战秦国,怏怏而去。等周赧王凑齐军费赶到集合地点的时候,楚燕已经回家了。周军这几千人还不够给秦军塞牙缝的,周赧王也只好收兵回家。
周赧王带着本部人马赧然而返。令他更加赧然的是富商听说周兵班师,立即堵门要债,吵闹之声传入内宫。周赧王无奈,只得造了一个高高的台子躲在上面图个耳根清净,从而留下一个“债台高筑”的笑谈。
虽然周赧王倡导的合纵最终成为一场闹剧,但是秦昭王决不允许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派出大军兵临周国洛阳城下。
周赧王知道抵抗是徒劳的,在去祖庙哭拜了周朝的列祖列宗之后,开城投降。
八百年周朝寿终正寝。
秦昭王搬走了周国的那九只大鼎。这九只鼎传说是大禹铸造,象征着九州,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九只鼎后来不知所踪。有人说被秦始皇化了做了12金人,也有人说早被周赧王化了铸钱还债。如果能流传至今,可比那个司母戊大方鼎值钱得多。
吞并周国不久,秦昭王去世。
秦昭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从公元前306年即位为王,到前251年死去,在位时间长达56年。
他七老八十才死,太子年纪也不老小的了。太子登基仨月就随他而去,过把瘾就死。王位就落到了异人头上。异人过了三年瘾,也死了。王位再次传到异人的儿子嬴政头上。嬴政就是最终统一中国的秦始皇。
当时赢政只有13岁,王太后辅政。太后也就是赵姬,吕不韦当年的老相好。赵姬令赢政称呼吕不韦为“仲父”,意思是二爸、干爸。
吕不韦在异人登基后就被封为相,现在又被封为二爸,执掌国政,当年的投资果然得到一本万利的回报。
嬴政上台,意味着吞并六国之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战国时代也进入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