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休闲游戏
草根音乐
高清图吧
读书时间
百家讲坛
节目精选
旅游美食
论坛代码
社区互助
搜索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草根学园
»
『 百家讲坛阅读区 』
» 百家讲坛 马骏说《二战人物》(十七)艾森豪威尔 (上)
返回列表
发帖
二战人物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二战人物
当前离线
UID
58
帖子
159
主题
48
精华
0
积分
62
威望
62
金钱
511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 小时
草根友人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5-4 17:59
|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 马骏说《二战人物》(十七)艾森豪威尔 (上)
的
,
统帅
,
百家讲坛
,
艾森豪威尔
,
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二战中盟军最高统帅,美国五星上将,后任美国总统。
他出身贫穷,从军之后一直长期担任参谋,毫无实战经验。
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参谋,却在1942年6月11日被任命为美国欧洲战区总司令并进而成为盟军的最高统帅。
他有什么样的秘密武器获得如此成功,并使得日后仕途平坦直至登上美国总统宝座?
盟军之间矛盾重重。作为盟军最高统帅,他是如何消除分歧,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呢?
由马俊教授为我们讲述。
收藏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二战人物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二战人物
当前离线
UID
58
帖子
159
主题
48
精华
0
积分
62
威望
62
金钱
511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 小时
草根友人
2
#
发表于 2013-5-4 17:59
|
只看该作者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二战人物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二战人物
当前离线
UID
58
帖子
159
主题
48
精华
0
积分
62
威望
62
金钱
511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 小时
草根友人
3
#
发表于 2013-5-4 18:00
|
只看该作者
一、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
在美军历史上,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的前途是“第一大”--惟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二、艾森豪威尔虽然很自信,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作为一个干了二十多年没有实战经验的参谋,艾森豪威尔最大的希望就是以后能有机会指挥一个师的兵力。他做梦也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能成为美国欧洲战区总司令,并进而成为盟军的最高统帅。
三、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欧洲战区总司令,并进而成为盟军最高统帅,不是偶然的。时任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是通过几件事,逐渐感觉到了艾森豪威尔不是一个普通的参谋,而是一个卓越的统帅。
四、当了二十多年的参谋,忽然于一夜之间成了美国欧洲战区的总司令,并进而成为领导盟军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如何于最短的时间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盟军之间的矛盾丛丛,分歧很多,艾森豪威尔采取什么样的有力措施来化解矛盾,消除分歧?
五、艾森豪威尔非常务实,他采取的措施简单易行,富有成效,不仅加强了美国军人与英国军民之间的沟通,缓解了矛盾,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美军对德、意法西斯的仇恨,调动了广大官兵的作战积极性。
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
美军历史上,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晋升得“第一快”。这一军衔潘兴从准将到五星上将用了13年;马歇尔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20年;麦克阿瑟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16年;布莱德雷从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9年;阿诺德从准将到五星上将用了12年;欧内斯特·金从上校到海军五星上将用了19年;切斯特、尼米兹从海军上校到海军五星上将用了18年;威廉·哈尔西从海军上校到五星上将用了16年,威廉·莱希从海军上校到海军五星上将用了27年的时间。而艾森豪威尔他从上校到五星上将仅用了4年的时间!这是他的“第一快”。
那么,艾森豪威尔是怎样当上统帅的?
提起艾森豪威尔当上统帅,必须讲一个人,乔治·马歇尔,因为是乔治·马歇尔这个“伯乐”看上这个“千里马”的。
马歇尔在美国五星上将里面,名列第二,仅次于潘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担任陆军参谋长,这个职务负责陆军的军政、军令权,当然,他对美国陆军高级军官的人事提名具有全权。由于罗斯福总统非常信任马歇尔,因此马歇尔提名晋升的军官,罗斯福总统一般照准。
马歇尔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知人善任”。他随身有一个笔记本,黑皮笔记本,记录着他耳闻目睹的一些有才华、有培养前途的军官的名字和表现,并且有他的评语。比如,他对巴顿的评语是这样的,他说:“此人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这是第一个评语。
第二个评语:“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地套住他的脖子”。
第三个评语:“一有装甲部队,立即交给他指挥。”所以,马歇尔对巴顿的评语是入木三分哪!
只要上了马歇尔黑皮笔记本,就有可能成为更高一级的军官,升官啊!艾森豪威尔就上了马歇尔这个黑皮笔记本。
但是,马歇尔选将有自己的标准。根据艾森豪威尔自己的回忆录讲,他自己回忆说,马歇尔用人的原则:第一个原则,坚决不用跑官、要官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话“跑官、要官”,不用。即使是有人给某某人说好话,并且甚至施加压力,也不行。马歇尔曾经对帮助给一个军官说好话的人说,他说:“如果他是你的朋友,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就是不要在我的面前提起他的名字。”你给他说好话,我偏不用。
第二、就是不用文过饰非,邀功推过的人。马歇尔认为,高级军官必须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用自己的结论去思考,去行动,遇有责任就推卸,不可能胜任他们的工作,这是第二个评语。
第三,不用事必躬亲的人。在马歇尔看来,这种人习惯埋头于琐事,琐碎的小事,他没有能力去处理战争中更重大的问题。事必躬亲的人,他不用。
第四,是慎用性格粗暴的人。为什么?这种人通常把坚定有力和蛮不讲理混为一谈。
第五,不用悲观主义者。马歇尔认为,这种人往往会把困难说得非常可怕,并且特别害怕,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去克服困难。悲观主义者不用。
第六,不用不团结的人。马歇尔认为,战争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不善于团结的人,很难将战争的协奏曲奏好。所以,艾森豪威尔的个性就非常符合马歇尔的用人标准。
第一件事是1941年夏天,艾森豪威尔在克鲁格手下,就是第3集团军当参谋长,军衔:上校。当时,这个集团军正搞一次大规模的演习,夏季演习。这次演习最突出的特点,是后勤协调得好,后勤保障及时、有力。这个问题在当时美军中是一个大大的难题。后勤保障问题不协调。这次演习计划都是艾森豪威尔弄的,马歇尔看了这个之后,他说,后勤保障牵涉面极广,能如此协调得好,得益于事先计划得周密。于是,这个评价就上了马歇尔这个黑皮笔记本。这是艾森豪威尔第一次上了他的笔记本。
第二件事,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到陆军部工作的第一天发生的事情。由于艾森豪威尔曾经是在麦克阿瑟办公室工作,在麦克阿瑟办公室工作了6年,对菲律宾防务非常了解,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本人的关系又非常好,俩人私交很好,但是他们是上下级关系。所以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马歇尔就把他调到陆军部作战指导计划处负责远东事务。
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10日,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报到。报到这一天,马歇尔跟他讲了20分钟,为什么把你调来?然后问他一句话:“我们在远东太平洋行动方针是什么?” 就问他这一句话。如果艾森豪威尔当时就回答是什么,是什么的话,你不问我吗?“知无不言”啊!那么就很可能不会有后来我们见到的艾森豪威尔了。因为马歇尔最讨厌对重大问题脱口而出的行为--马歇尔认为,这种不加考虑就给予答案的做法,投机的成分很大。
然而,艾森豪威尔却想了片刻,冷静地说:“将军,让我考虑几个小时再回答你这个问题,可以吗?”
马歇尔说:“好!”但是,在他的笔记本里面,艾森豪威尔的名字下面又多了几个字:此人完全胜任准将军衔!这是第二件事情,上他笔记本了。
第三个上了笔记本事情,是在决策美国究竟是“先欧后亚”,还是“先亚后欧”,还是“欧亚并重”的战略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艾森豪威尔的表现出色。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上下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在太平洋作为美军的主战场。美国当时建国一百多年,没有挨过打,小日本一下子把太平洋舰队炸得稀里哗啦,美国上下同仇敌忾,要求将太平洋战场作为美军的主战场,把战争重心放在太平洋,先打败日本,再去打希特勒。然而罗斯福和马歇尔从大战略考虑,必须要“先欧后亚”,先打败希特勒,回过头来再打日本人,把主要作战力量放在欧洲,而不是放在亚洲,不能将美国武装力量化整为零地在太平洋战区作战。所以,1942年4月7号,马歇尔先到英国访问,和英国人达成了一项联合作战的议案。回过来之后,他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议案草案的内容,然后让艾森豪威尔飞往英国做一次实地考察,并对在英国设立美军指挥机构,处理日后征兵等事务提出具体建议。艾森豪威尔领命飞赴伦敦,10天之后,回国了。6月8日,他完成了一份报告,就是《给欧洲战区指挥将领的命令》这个报告,放在马歇尔的办公桌上。在报告中,艾森豪威尔详细地提出了,美军在欧洲作战,各军兵种统一指挥问题。
艾森豪威尔,我方才谈到,在菲律宾服役6年,他当麦克阿瑟的助手,是6年的时间,对日本人进攻太平洋应该说是最仇恨的了。因此作为他本人来讲,最应该主张“先亚后欧”战略的。然而,艾森豪威尔在毫不知情--不知什么呢?不知道马歇尔和英国人签订那个具体的草案的前提之下,马歇尔没有透露啊,让他去飞赴英国啊,他在豪不知情的情况下,不仅坚决主张“先欧后亚”,而且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美国赴欧作战统一指挥的报告。所以马歇尔说,艾森豪威尔不是一个参谋,而是一个卓越的统帅。
于是,马歇尔在听完艾森豪威尔汇报之后,他说了几句话,因为当时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汇报之后,还提醒马歇尔,提醒马歇尔说什么呢?“请将军再仔细阅读这一份报告,看是否有错误或不当的地方。”马歇尔回答说:“我当然要阅读,但是你也许是执行这个文件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打算什么时候飞赴伦敦?”
那么马歇尔这句话就等于说,未来在欧洲作战的美军将由你艾森豪威尔来统帅。可是当时,艾森豪威尔还是一个刚刚晋升为少将的军官,刚刚晋升少将。不仅艾森豪威尔想不到,整个美军,整个美国都想像不到。因为艾森豪威尔的名字在当时对于美国人太陌生了,他是一个参谋,太陌生了!可是,马歇尔在给罗斯福的提名报告里,有过这么一段话:“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学识和组织方面的才能,而且还善于使别人接受他的观点,善于调解不同意见,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并真心地信赖他。而这些品德和长处,又恰恰是我们驻欧洲部队统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就这样,艾森豪威尔超越了366名美国高级将领,因为当时美国有366名--包括他本人,有367名少将以上军衔的人。就是说,在他前面还有366名比他资历更老一点的高级将领。就这样,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潘兴上将之后第二位远征欧洲的统帅。1942年6月24日,艾森豪威尔离别妻儿老小飞赴伦敦,走马上任。
这就是艾森豪威尔怎样当上盟军统帅的。他没有打过仗,他就是一个参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的胜利。反法西斯力量在军事行动上统一作战,对于赢得这场战争的进程,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一场联盟作战。
联盟作战不像一般的战争,盟军之间能否在统一指挥下协同行动,意义重大,它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好多国家在一起统一指挥下的协同行动。如果说,只指挥本国的军队作战,那要容易得多。但是,联盟作战就不一样,他是某一个国家的统帅,在通过某种相应的形式,比如,他当事国最高元首达成了协定,在某种相应的形式的授权下,指挥多国部队进行作战的。这个难度很大。为什么?因为各国军队有各国军队的指挥机构,有各国军队的决策方式,包括民族、语言、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盟国军队之间很容易产生分歧或者是误解。比如,有些美国军人抱有“救世主”的思想--“我又要来欧洲为你们作战了”,因为一战中,美国人来了。行为上美国军人就表露出对英国人、对欧洲人不尊重。有的英国人由于看到本国的女青年对报酬好啊--通俗一点,就是对挣得多的美国军人的青睐,很多本国女性找美国大兵去了,他心里就不平衡。所以说,对美国军人产生非善意的感觉。
这种例子很多。当时,美国兵穿着夹克衫,嚼着口香糖,乘着吉普车,在英国大街上逛的时候,整个英伦三岛都非常反感的。当时英国是绅士国家,当时没有口香糖一说,这些分歧与误解,处理不好,会影响盟军的协同作战的。然而,这一切艾森豪威尔都做到了,他会处理得好,最后,处理是那么完美,即使是让他最为头疼的几个高级将领也不得不承认:“艾克是一个优秀的指挥,没有他,就没有一台完美的交响乐。
为了解决美国官兵与英国民众的隔阂,艾森豪威尔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来加强美国军人与英国军民的沟通。比如,他安排美国军人到英国受到德国空袭最严重的地区去视察,让美国军人亲身体验一下英国民众在没有冰箱,没有中央供暖设备,甚至在没有汽车的条件下,怎么依靠少量的食物来生活的,当时是配给制啊!他们是那么没有抱怨。去看,体味体味。
当时美国第442步兵团的上尉乔治·许埃特在给华顿的自己的妻子,他妻子叫贝蒂·鲁的一封信里边说:“亲爱的,你简直太棒了,你为我生了一个儿子。从今天起,我有了儿子,我成为了国王。可是,我喜悦的心情,让今天下午参观伦敦被德国人轰炸的街区搞坏了。一个女人没有你那么幸运,她在生产时时遭到德国人的轰炸。她的医生不是用手术刀取出她的孩子,而是德国人用炸弹的弹片划开了她的肚皮,胎儿和这个女人都惨死了。这幅惨景我一生难忘。每一个人都在哭泣。为了我们的儿子,我应该在这里战斗,用我的刀,划破德国人的肚皮。亲爱的,替我吻吻我的儿子吧!”
那么,艾森豪威尔推出这些举措,还有很多了。比如,他在军中的《星条旗报》开辟“人民对人民”的专栏,经常发表英国人好客和勇敢的评论文章;他时刻鼓励美国高级将领到英国民众间发表讲话,告知他们前线的概况,增强英国民众的必胜的信心;同时他欢迎英国人邀请美国官兵到他们家里去做客。
对于美国军官和英国军官发生矛盾时,他在处理时,十分注意不要伤害英国人的民族感情。比如,在北非作战中,巴顿的第2集团军的部下和一个英国人骂起来了,甚至动了手,两个人把状子都告到了艾森豪威尔那里。当时,艾森豪威尔是北非盟军作战统帅,告到他那里去了。艾森豪威尔先和两个人说了几句话,然后让英国军官出去了。回过身他关上门,对美军军官严厉地斥责,他说:“你叫谁‘狗杂种’,都没关系,但我绝不允许你叫‘美国狗杂种’和‘英国狗杂种’。可是你现在却叫了。为此,我准备把你送回国--乘一艘慢船回国,并且没人护送你。”然后,艾森豪威尔就把这件事通报全军,以警大家。艾森豪威尔这句话:“叫谁‘狗杂种’都没关系,但绝不准说某某人是‘英国狗杂种’,某某人是‘美国狗杂种’。”很快便在美英军队中成为一句最幽默的语言。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确实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
在五星上将里,艾森豪威尔出身“第一穷”。艾森豪威尔出生时,他的父亲除了日常衣物和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外,一无所有,很穷啊。
艾森豪威尔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在他之后,没有任何一名美军统帅指挥过几百万人规模以上的作战行动。
艾森豪威尔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那是在1950年。
艾森豪威尔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到大学当校长。
在五星上将中,艾森豪威尔的前途是“第一大”--他是惟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这一位传奇的戏剧般的人物没有巴顿,没有麦克阿瑟那样当过师长,亲身经历过大小恶战无数。他没有这样,而是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领率机关的参谋,从没有实战经验的领率机关参谋,一下子担任盟军统帅。这位传奇人物当上统帅之后,他的部下许多人的资历都超过他。可是,他却使得--即使是他原来的上级,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智力与能力。这位传奇人物不仅在军事领域统率得有声有色,而且在外交战线,也将他自己的才干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最让美国人头疼的温斯顿·丘吉尔也不得不佩服,说他是“英国人最好的朋友”。
总之,艾森豪威尔的经历是非常奇特,甚至奇特得让人匪夷所思。可是,偏偏这一切在他身上发生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
『 文化百科教育园 』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