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标题: [古今历史] 孝庄身边的女人:苏麻喇姑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2:59     标题: 孝庄身边的女人:苏麻喇姑

苏麻拉姑死后葬于孝庄太后昭西陵东,现地面建筑已无存,只省一个宝顶尚在苏麻喇姑的生前死后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由于苏麻喇姑天生美丽聪慧,远近皆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本布泰(又译作“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

  这位二小姐不是别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本布泰虽然只有13岁,但已出落得像一个大姑娘了,明眸皓齿,娇美动人。就在这一年,本布泰在其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长途跋涉到了后金都城盛京,与后金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成婚,当时皇太极34岁。苏麻喇姑作为本布泰的贴身侍女,也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已被尊为皇太后的本布泰到达北京,住进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这位来自蒙古草原的姑娘,自从进了贝勒府以后,眼界不断扩大,文化修养也迅速提高。她不仅蒙语讲得好,而且很快掌握了满语和汉语,特别是那一手漂亮的满文,赢得了全宫上下的称赞。于是,她奉孝庄皇太后之命,充当了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满文老师。嘉庆年间,昭梿在他的《啸亭杂录》中记道:“仁皇帝幼时,赖其(指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

  苏麻喇姑心灵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观,因此曾参与清朝衣冠饰样的制定。她自幼生长在蒙古草原,骑马当然更是十分在行,每次为主人孝庄文皇后到宫外办事,她都是骑马而行。

  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达60余年,二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特别是在皇太极驾崩后,孝庄文皇后刚刚31岁,青春鼎盛便过上了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一直独身的侍女苏麻喇姑,当然是她的最佳人选。在公开场合她们是主仆关系,但在私下里,却形同姐妹,正因为如此,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颇受尊敬。孝庄文皇后称她为格格,这是清朝皇室女儿的专用称号;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则称她为“额涅”、“额娘”,即母亲;康熙的众皇子们,则尊称她为祖母。而苏麻喇姑却很有自知之明,始终谦恭谨慎。她不仅在孝庄文皇后面前毕恭毕敬,小心侍奉,而且对小于自己40多岁的康熙帝奉若神明,在皇帝面前总是自称奴才。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2:59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这给苏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无聊之中,这时的苏嘛喇姑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她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排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胤祹是康熙二十四年出生的,这时只有3虚岁。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对于康熙帝的这一安排,当然心领神会,感激非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的精力全部倾注到了胤祹身上。

  苏麻喇姑有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使皇子胤祹健康成长。后来胤祹成为一位颇有政治头脑和才干的皇子,曾多次奉旨办理各种政务。在康熙末年争夺储位的激烈斗争中,胤祹很少介入,基本上保持中立,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后,他不仅没有遭到打击、排挤,相反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胤祹晋封为和硕履亲王,授为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胤祹以79岁高龄寿终正寝。在康熙帝的35个皇子中,他是最高寿的。胤祹能荣列藩封,参与政务,并高寿而终,与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指点诲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对苏麻喇姑的感情也明显比其他皇子深。

  苏麻喇姑有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她终身未嫁,始终生活在皇宫大内,陪伴主人60余年。孝庄文皇后离世后,她又在宫内度过了18个春秋。胤祹长大以后,不再需要她的抚养,使她得到了彻底解脱,从此开始过着舒适而恬淡的生活。晚年的苏麻喇姑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可能是受孝庄、顺治笃信佛教的影响。不过苏麻喇姑信奉佛教与别人明显不同,她既不是完全出于消遣、排解寂寞,也不是为了祈求佛祖保佑自己,而是把信佛与忠于皇上、报答皇恩结合起来。念佛诵经是她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她经常发自内心地表示:“愿意多活几年,为主子叩头祈祷,以尽奴才的一点心意。”她还说,自己存活一世“只是为主子念佛祈福罢了”,“蒙主子厚恩,每日只是在佛像前尽力为主子祈祷,祝愿主子万万岁”。

  苏麻喇姑在生活上有两个与人不同的特点:一是终年不浴,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二是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她的这两个特殊的生活习惯就连位尊九五的皇帝都很清楚。何以如此?人们曾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不过,她的身体却一直很好,活到了90多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当然算是难得的高寿。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2:59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二十七日,苏麻喇姑终于病倒在床,腹内攻痛便血,不思饮食。两天后,病情更加严重,这时康熙皇帝正在塞外巡视。苏麻喇姑见自己的病越来越重,皇帝又不在皇宫,心中也没了底。于是,她把康熙帝的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和皇十二子胤祹等召到床前,对他们说:“老奴才我蒙皇上厚恩,惟在佛前效力,日祝皇上万万岁。今我便血,腹内攻痛难忍,尔等若发邸报急奏,则皇上必赐治病良方,尔等代奏我此言。”皇子们见祖母病得如此严重,建议马上召御医诊治,但苏麻喇姑不肯,她只相信皇上,认为只有皇上才能治好她的病。皇子们背着苏麻喇姑,把御医找来,向他们介绍了苏麻喇姑的病情,征询他们的看法。御医说这是老年人脾虚,内火盛之症,如不紧治,很危险。皇子们一面抓紧向皇父奏报苏麻喇姑病情,一面令内务府总管开始准备后事。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苏麻喇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终年90多岁。

  对于苏麻喇姑的逝世,皇宫里的人都很悲痛。出殡那一天,除留皇五子胤祺、皇十子胤礻我照顾皇太后,皇十四子胤禵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

  苏麻喇姑灵柩停入殡宫后,皇子们都各自回府了,唯独皇十二子胤祹却提出要求说:“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按照惯例,为像苏麻喇姑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胤祉未敢擅自答应胤祹的要求,所以在九月初九日奏报苏麻喇姑病逝的奏折里,也写进了胤祹的要求,请示皇父。康熙帝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胤祹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康熙帝曾指示皇子: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后再亲眼看一看敬爱的额娘,向她的遗体告别。但后来他计算十五日才能回宫,于是再次降谕,让皇子们将苏麻喇姑遗体再留7天,等到他回宫后再定。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帝与苏麻喇姑之间的眷眷深情。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2:59

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所做出的贡献,报答她对自己“手教国书,赖其训迪”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康熙皇帝决定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这对于奴仆出身的苏麻喇姑,可以说是旷典殊荣。苏麻喇姑生前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伴60多年,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死后当然也应该让她俩长依相伴。当时,孝庄的梓宫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康熙皇帝决定将苏麻喇姑的灵柩也停放于此。苏麻喇姑的灵柩是于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移入暂安奉殿的,主仆二人相别已经18个年头了,此次冥间重逢,想必一定会感谢康熙帝为她们做出的这一精心周到的安排。

  康熙皇帝生前未能解决祖母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所以孝庄和苏麻喇姑的灵柩一直停放在暂安奉殿内。雍正皇帝即位后,认为自孝庄文皇后停灵暂安奉殿后,大清国运昌盛,圣祖在位长久,子孙繁衍,说明暂安奉殿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于是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改建工程于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初三日破土动工,同年十一月全工告竣,十二月初十日,孝庄文皇后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宫。苏麻喇姑既不是皇室成员、爱新觉罗后代,也不是皇帝的嫔御,风水攸关,名份所限,当然不能与主人同葬昭西陵。雍正只比皇三子允祉小1岁,苏麻喇姑去世时,雍正已28岁了。他对苏麻喇姑非常了解,也是非常敬重,曾与其他皇子一道参加苏麻喇姑的丧礼活动。为了照顾苏麻喇姑与孝庄之间的亲密关系,雍正皇帝决定将其葬在昭西陵附近,经风水官员相度,将其墓地选定在昭西陵以东南新城的东墙外,距昭西陵只有1.5公里。

  苏麻喇姑园寝于雍正三年二月动工,同年七月完工,八月初七日将苏麻喇姑葬入该园寝内。这座园寝坐北朝南,主要建筑由北到南有:地宫上建宝顶,前建园寝门3座、亭堂3间、大门3间,环以朱垣。门外建东西值房、东西厢房。宝顶位于园寝纵向中轴线上。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0

111125091439744a3e31120e22.jpg

  笔者曾多次调查苏麻喇姑园寝,走访南新城的老人。据老人们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京西逃。当地的老百姓都以为大清国倒了,于是一哄而起,就把这座园寝给拆了。苏麻喇姑的地宫是在日本投降前被盗的,地宫盗口长期敞开着。一位曾经进入过地宫的老人回忆,苏麻喇姑的地宫很小,人在里面站不起来,四面墙壁是用砖砌的。地宫顶都是用大平石板棚起来的。地面也是平石板,中心部位凸起。顶部是平的,面上有一个深十几厘米的平底圆形凹槽。老人们都说苏麻喇姑是火化的,说地宫里只有一口缸,被盗时缸里有水。东面的那座地宫没听说被盗过。为清初葬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如今,苏麻喇姑的宝顶依然存在,许多游人慕名前往,去凭吊和怀念这位不平凡的女性。

图片附件: 111125091439744a3e31120e22.jpg (2013-6-29 23:00, 106.39 KB) / 下载次数 1023
http://www.caogenleyuan.six168.com/attachment.php?aid=4742&k=fb20cba4e33e07336c33061901aae606&t=1752955678&sid=llQ5Xp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4

一、康熙皇帝、伍次友与苏茉儿的关系

    在历史上,我们说,关于康熙皇帝、伍次友与苏茉儿的关系,我们可以分解成为下面的三个问题:第一、苏茉儿有没有出家;第二、有没有伍次友这个人;第三、有没有苏茉儿与康熙皇帝的姐弟恋情。

    这三个问题,我的回答是:

    第一、苏茉儿没有出家——关于这个方面,我们后面还要介绍,这里,暂且从略;

    第二、历史上没有伍次友这个人:我查阅了一下历史,还真没有发现一个叫做伍次友的人——康熙皇帝的老师很多,但就是没有一个名字叫做伍次友的人;

    第三、没有苏茉儿与康熙皇帝的姐弟恋情——这种姐弟恋情根本不可能出现,苏茉儿太大了,要比康熙皇帝大40岁!康熙皇帝不会爱上大这么多的一个女人吧?康熙皇帝不会爱上跟自己的奶奶一样大岁数的人吧?这不是姐弟恋吧?这都简直成了祖孙恋了!

    既然我们否定了苏茉儿与康熙皇帝的姐弟恋情,也否定了苏茉儿与伍次友的恋情——因为历史上没有伍次友这个人,新的问题就出现了:苏茉儿在康熙皇帝的一生中,到底起着什么作用呢?

二、苏茉儿的作用——康熙皇帝身边最重要的女人

    在这儿我们就要说到,其实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我们一而再在而三的说,苏麻喇姑这个角色相当重要!但是,历史上的苏茉儿——苏麻喇姑的原型,她对于康熙皇帝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我可以这么说,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苏麻喇姑这个角色已经很重要了,但是表演的还完全不够!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苏茉儿或者“苏麻喇姑”这个人可以说是整个康熙王朝、康熙皇帝身边的第一的——最重要的——女人!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苏茉儿这个人,从她对整个康熙王朝、康熙皇帝的实际作用和影响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说,苏茉儿这个人完全超过了孝庄太皇太后。

    那么,这么重要的一个女人,是像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的那一种重要方法吗?时时刻刻陪伴在康熙皇帝左右,这么温和的去安慰康熙皇帝,是这种感觉吗?还是其实是能够起到一生的成长当中的那一种作用?

    当时是后者。在真实的历史中,苏茉儿这个人她的作用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三、苏茉儿是康熙皇帝生命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守护者。

    关于这个方面,我们前面已经交代过了,我们说,在爱新觉罗·玄烨还不是康熙皇帝的时候,他得了天花绝症,他的奶奶、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与他的父亲顺治皇帝把他给扔了,扔到福佑寺里面,听天由命、任其发展了。

    所以,从这个时候起,就一直是苏茉儿在照顾着爱新觉罗·玄烨,直到爱新觉罗·玄烨彻底康复,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盛世时代——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康乾盛世!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苏茉儿,也就没有后来的康熙皇帝——这个大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当了六十一年皇帝的康熙皇帝;而如果没有康熙皇帝,也就肯定没有后来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的康乾盛世!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4

四、苏茉儿是康熙皇帝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老师

    1.顺治皇帝——不合格的学生

    其实,我们前面也曾经讲过,我们也曾经说到,在康熙皇帝的父亲——少年顺治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康熙皇帝的奶奶、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就给这个少年顺治皇帝准备下了好三满两汉一蒙六位老师——结果,就教出了一个整天闹着要出家、当和尚的情圣皇帝——顺治皇帝。

    所以,到了后来,这个孝庄皇太后也在想着,我这个儿子怎么能够这样?这么多的天下饱学之士,他们都这么有学问,他们怎么把我儿子给教成这模样了呢?她在自我总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最后她也觉得,问题出在孩子不快乐。你说,虽然这个顺治皇帝他的确是个皇帝,但是他不快乐:天天跟他见面的人,他都很不熟悉,你说他能快乐?这些饱学之士,见到了顺治皇帝的面,就给顺治皇帝上课,你说他能快乐?

    所以,这个孝庄皇太后——现在已经是孝庄太皇太后了,她就在总结。最后她决定:我要找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要是异性、会哄孩子、要什么学问都懂的人,让她来教我的孙子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学习文化知识。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4

2.苏茉儿承担起教育康熙皇帝的重任

    这个孝庄太皇太后遍选天下的结果,最后只选定了一个人,这个就是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苏茉儿。为什么会选中苏茉儿去做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呢?

    因为苏茉儿符合孝庄太皇太后所提出的上述所有的要求:第一、苏茉儿是异性;第二、苏茉儿会哄孩子;第三、苏茉儿懂得满、蒙、汉三种语言。

    关于苏茉儿懂得满、蒙、汉三种语言的问题,我这里解释一下:

    苏茉儿本身就是蒙古人,所以,苏茉儿本人对于自己的民族语言——蒙语——是很熟悉的。

    此外,当时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人民几乎都会汉语,苏茉儿也不例外,她的汉语水平也很高。

3.满文的创制和苏茉儿的满文水平

    我们在这里首先介绍一下满语和满文的历史。满语为满洲族所使用的语言。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根据满洲实录记载,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将蒙古文字借来创制满文。虽然努尔哈赤的顾问反对,努尔哈赤仍然继续把蒙古文改为无圈点文字(满: tongki fuka akuu hergen),也称老满文(或称为旧满文)。这种新文字通行当时的建州,为后金国的建立及满洲族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后来达九海更增补了十二个字头,并于老满文字旁边加以圈点,使满文更加完善,这种新文字被称为“新满文”,并通行于后金。

    因为满洲人的语言文字是借鉴了蒙语的,所以苏茉儿学起来特别方便,她当时的满语水平已经超过了孝庄太皇太后。

    在上述三种语言文字当中,苏茉儿最拿手的是满文的字体。苏茉儿的满文书法写的的确是一绝,赢得了当时全宫上下的一致称赞。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4

4.水平颇高的康熙皇帝

    在这儿,我们就得说说,清朝的皇帝大多喜欢舞文弄墨——康熙皇帝也不例外!直到今天,康熙皇帝也有很多墨宝留下来,这里面也有很多康熙皇帝的题字——满汉都有。从这些康熙皇帝的题字中,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苏茉儿的影子——这正是苏茉儿教育的成果!

    虽然我们说康熙皇帝所受到的教育水平、康熙皇帝的学识水平、康熙皇帝的治理国家的水平都很高,这里面的确有康熙皇帝本人的因素——的确是天姿聪明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皇帝的成功,也是和苏茉儿对康熙皇帝的教育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康熙皇帝之所以成功,苏茉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正如嘉庆年间有一个名字叫做昭梿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啸亭杂录》——所说的那样,“仁皇帝幼时,赖其(指苏茉儿)训迪,手教国书。”这里的仁皇帝,指的就是康熙。

    还不仅仅限于这些,苏茉儿对康熙皇帝的教育除了有一个文字的基础之外,更重要的她在教育康熙皇帝学习文字的过程当中还从全方面的对康熙皇帝进行了养成教育。

5.杰出的教育家苏茉儿

    所以你看,苏茉儿教育出来的孩子就跟三满两汉一蒙六个人老师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样,你看那个孩子情圣皇帝顺治,想出家,二十几岁暴毙身亡。你看这个孩子康熙皇帝当了六十一年皇帝,一生兢兢业业,开创了康乾盛世。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苏茉儿也是一个教育家,一个杰出的教育家。不仅如此,苏茉儿还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身体力行者——在那个时代我们说没有素质教育这个词,但是她的确是开素质教育之先河的一个人。所以,苏茉儿能培养出来康熙这样的一位伟大的皇帝!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4

    五、苏茉儿是康熙皇帝的儿子的教育者

    1.苏茉儿的寿命到底有多高?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孝庄太皇太后病故以后,苏麻喇姑当时也圆寂了。

    但是,历史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根据历史上记载,孝庄太皇太后病逝于1687年。这一年,孝庄太皇太后75岁——在那个年月,孝庄太皇太后已经绝对属于高寿的了!

    在此之后,又过了十八年——也就是1705年,孝庄太皇太后手下的丫鬟——苏茉儿才去世!

    1705年苏茉儿去世的时候,她应该是多大的年纪呢?

    我们根据前面的介绍,可以知道,苏茉儿应该出生在1613年前后。这样到了1705年,苏茉儿的年纪应该已经到了九十二岁左右了!

    2.高寿的苏茉儿还有什么用?

    现在,我们一定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苏茉儿的主子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康熙皇帝肯定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也就是说,从1687年以后,苏茉儿应该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干的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一定还会有下面的一个疑问:

    在这种情况下,孤苦伶仃、孤身一人、终身未婚的苏茉儿,她应该怎么办呢?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么?

    不是这样的!绝对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在孝庄太皇太后病故以后,对于康熙皇帝来说,苏茉儿的位置实际上是应该更加重要了!也就是说,在孝庄太皇太后病故之前,苏茉儿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位置并不一定是绝对的第一位的——还有孝庄太皇太后的位置可能比苏茉儿的位置要高!但是,在孝庄太皇太后病故以后,对于康熙皇帝来说,苏茉儿的位置已经完全上升到了绝对的第一位了!

那么,这个时候的苏茉儿,她的重要作用将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这个时候的苏茉儿,她的重要作用将主要表现在教育康熙皇帝的儿子上面。

    我们知道,康熙皇帝的一生,养育了五十五个孩子。在这五十五个孩子当中,有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

    我们也知道,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子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子女的教育也是很不成功的!关于这些,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中有所介绍。

    在这种情况下,在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子女的教育接近绝望的情况下,康熙皇帝想到了杰出的教育家、自己最为信任的人——苏茉儿!康熙皇帝想到,自己之所以有了今天的成功,不就是因为有了苏茉儿对于自己的成功的教育么?既然当初苏茉儿可以把自己教育成功,那现在苏茉儿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功呢?虽然现在的苏茉儿年纪是越来越大,但她的教育经验也应该是随着她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才对呀?在教育的问题上,她应该是越来越有经验才对呀?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5

3.苏茉儿的新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皇帝果断地决定把自己的十二阿哥胤祹教给自己的老师、七十多岁的苏茉儿、由苏茉儿负责十二阿哥胤祹的一切:从生活起居到养成教育等等!

    当然,我们说,康熙皇帝果断地决定把自己的十二阿哥胤祹教给苏茉儿进行教育,这里面既有康熙皇帝对于苏茉儿的极度信任的因素,也有康熙皇帝对于年老的、孤苦伶仃、孤身一人、终身未婚的苏茉儿的照顾的因素!

    康熙皇帝知道,苏茉儿这个人跟自己的奶奶一块儿生活这么年,自己的奶奶没了,而苏茉儿本人又终身未婚,所以苏茉儿继续生活下去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康熙皇帝就主动把自己的儿子十二阿哥胤祹送给了苏茉儿来教育。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没有忘记他生命中的守护神苏茉儿,康熙皇帝没有忘记他的老师苏茉儿。

    这在当时的宫中可是空间绝后的创举!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5

4.长寿的十二阿哥胤祹

    十二阿哥胤祹,出生于1786年。他的生母是万琉哈氏。万琉哈氏当时的身份是康熙皇帝的定嫔——身份很低的,直到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她才被尊为皇考定妃。

    说起万琉哈氏来,她可是一个长寿的人,根据《清史稿》记载,她是整个清朝宫廷中最为长寿的一个人——活了九十七岁!

    这个十二阿哥胤祹,他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十二阿哥胤祹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人!

    康熙末年,胤祹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

    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先封允祹为履郡王;不久又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再不久,允祹再度被封为履郡王!

    我们可以看到在康熙晚年,康熙的诸位皇子分成很多党很多派,而这些人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前前后后没过几年,或被杀,或暴毙,都死了!

    但是这个十二阿哥胤祹却一直活着,不但在雍正年间一直活着——雍正皇帝死了他都没死。

    这个十二阿哥胤祹没有参与当时诸位皇子的党争,他只是为皇帝办事,与世无争——也就是说,他非常清楚的知道他自己的人生定位——没有参与党争,使得他长寿,使得他是被封为亲王。

    乾隆皇帝继位以后,履郡王胤祹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个十二阿哥胤祹居然一直活到了乾隆二十八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763年,享年77岁。

    这个十二阿哥胤祹,他是康熙所有皇子当中最长寿的一个。

    这个十二阿哥胤祹懂得生命的真谛,这是苏茉儿教给他的。

六、苏茉儿是清朝初年一些重大事情的参与者

    说了这么多,其实,苏茉儿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提起!而且,她所做的这件事情,一直到今天,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什么呢?就是清朝所有的官服。

    有的读者就会问到了,这清朝的官服跟苏茉儿有什么关系?

    清朝所有的第一套官服,所有官员的第一套官服都是苏茉儿一个人做的!

    从很早的时候起,苏茉儿就是做衣服就是行家里手,她做过的衣服即合身又美丽。早在皇太极称帝之前,为了准备皇太极的称帝大典,朝廷要做一整套上至皇帝、下到大臣的所有的官员的服装。而所有的这些服装,都是苏茉儿参与设计的。

    此外,苏茉儿还设计了最早的旗袍!历经几百年的变化,旗袍已经今夕完全不同,但是旗袍本身能够流传到今天,这也是苏茉儿的一大功劳。

我们照现在这样说起来,苏茉儿这个人确实非常的全面,我觉得她都堪称是几大家,我们前面说她是个教育家,她又是服装设计师,马术方面又是个骑术家,书法家,语言学家,这样说下去她真的是非常非常杰出的一个女人。

    真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女性!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5

七、苏茉儿的怪癖

    我们前面介绍过,苏茉儿活了九十二岁左右!活到九十二岁,苏茉儿应该说就是老死的了,有病也是正常的。

    她这一生我觉得还真不错,到后来也是健健康康的走完了她这一生。

    但是,苏茉儿这个人有很多怪僻。

    1.不用药的苏茉儿

    苏茉儿的第一个怪癖就是,她这个人一生不用药!

    你看苏茉儿,一生活了九十二岁左右,她居然一生没吃过任何药!这是她的第一个怪僻。

    我也不知道这能不能证明这样一种理论,就是可以不用药,人就能长寿?

    这咱们不敢说,但是这个人心态比较好。

    不管怎么说,苏茉儿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2.不洗澡的苏茉儿

    苏茉儿除了一生不用药这个方面之外,还有一个怪僻,就是这个人一生不洗澡。

按照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说,那就是不讲卫生!而且是一位女同志不讲卫生!

    其实,这不是不讲卫生的问题!

    我们要清楚,苏茉儿是蒙古族人,在蒙古大草原生活的蒙古族人。

    其实蒙古大草原上,水非常少,水非常的珍贵!

    在蒙古大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人,哪有那么奢侈想法要洗澡呢!现在,我们有自来水龙头,你可以洗这洗那的。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就是说能不洗就不洗了。一年洗一次澡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苏茉儿这个人不是一年洗一次澡,是一年拿水擦一次身上。

    这个洗澡跟擦是不一样的。洗澡你要搓。苏茉儿她就是拿清水简单擦洗一遍,擦水完了以后还要烧香拜佛,还要给老太爷汇报:对不起了,我今天进了一点水。

    过去,在草原上面,水只是给人用来喝的、给牲畜用来饮的,所以如果你要是浪费水,你比如说用水刷茶碗,你去洗手,这些都是对水的一种严重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老天爷的行为。

    所以我们过去常说,我们蒙古人没办法,一年才洗一次澡。后来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一年可以洗很多次了。

    生活在南方的人,是想象不到不洗澡是什么感觉的。在北方如果您要是澡洗的不多、不勤,其实是没事的——因为北方的气候干旱。人,一般不会出汗。

    我这里可不是给蒙古族找借口,可不是给苏茉儿找借口——而是的确如此!

    不吃药、不洗澡的苏茉儿,在临死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6-29 23:05

八、苏茉儿之死

    1.苏茉儿之死


    1705年,旧历的八月末,九十多岁的苏茉儿突患重病——她的生命终于要走到了她人生的尽头了!

    此时,康熙皇帝正在塞外秋巡!在京的诸位皇子都知道苏茉儿对于康熙皇帝的重要性!他们连忙向康熙皇帝奏报。

    苏茉儿的病,惊动了清廷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子无不想方设法,竭力抢救,不要说宫中的服役者,就是一般的妃嫔,也难有这样的特殊待遇。

    康熙皇帝得知后,听说九十多岁的苏茉儿病重以后仍然拒绝吃药,很是着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指示诸位皇子,一定要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挽救苏茉儿的生命!

    康熙皇帝得知苏茉儿的病情后,首先嘱咐皇子们,要让病人仍旧留在原住处疗养,不要按照以往惯例移往养病所。因为依例,宫内服役人员及下层妃嫔等,凡患重病,一律移往养病所,以保证宫中不受病邪传染。但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苏茉儿的生命。

    然后,深知苏茉儿一生从不服药的康熙皇帝指示诸位皇子,将一种名字叫做西伯噶古纳的药材混入鸡汤中给苏茉儿服用!而且康熙皇帝还指示诸位皇子对苏茉儿说,这个西伯噶古纳是康熙皇帝送来的一种草根。

    这一年旧历九月初七,苏茉儿以年逾九旬的高龄,走完了她那不平凡的一生,此时她的主子孝庄已死去18年。

    最后,苏茉儿的尸体埋葬在了清东陵离孝庄太皇太后的陵墓不远的地方。就是离孝庄太皇太后的陵墓有1点5公里远的地方。

    最后,我们要说上一句,苏茉儿,这个女人有点不寻常!

2.胤祹的反映

    说起苏茉儿的死,就要说到胤祹的反映。

    在苏茉儿病重时,胤祹焦急万分!

    每天,胤祹都是衣不解带,日夜守候在苏茉儿的病榻前,陪伴她走完了一生中最后的时刻。

    苏茉儿死后,胤祹非常难过,甚至逾规向康熙皇帝请求为苏茉儿守灵。玄烨感念苏茉儿对自己的教导,同时也被胤祹的真诚所感动,而特予批准。

    时间在飞快的流逝着,但是这丝毫未曾冲淡胤祹对苏茉儿的怀念之情。

    直到雍正年间,苏茉儿死去二十多年以后,《实录》中还可以见到胤祹拜祭苏茉儿的记载,这又从侧面反映出苏茉儿的为人。

    苏茉儿虽然未曾做过真正的母亲,可是却把一腔慈母的心肠,无私奉献给了胤祹,他们彼此之间不是母子,胜似母子。(摘自《说康熙》)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www.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