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古今历史]
吴越春秋风云录
[打印本页]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04
标题:
吴越春秋风云录
一、旧石器时代:
80万年至12.6万年前:在浙北地区已有原始人类活动,他们是于越族最早的祖先,浙江历史由此翻开了第一页。在安吉县溪龙乡上马坎旧石器遗址发现旧石器430余件,种类丰富、延续时间长。
12.6万年前:在长兴县泗安镇七里亭旧石器遗址发现旧石器800余件,以及大型石器加工场地。另外,在长兴县10个乡镇都已采集到旧石器时期的打制石器。
10万年至1.2万年前:在临安市太湖源镇、玲珑街道生活着原始人类。已发现旧石器22件。
5万年前:在建德市李家乡新桥村遗址,生活着原始人类,被命名为“建德人”。
2万至1万年前:在桐庐县印渚镇延村的两个岩洞中,生活着原始人类,已发现智人头盖骨化石。“桐庐人”的发现,填补了浙江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之间的空白。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05
二、新石器时代:
11400年至8600年前: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上山遗址,是我国长江下游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命名为“上山文化”。遗址显示,当时于越先民已经会种水稻,并用石磨盘加工稻谷。
10000年至8000年前: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小黄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于越先民最大的聚落遗址,已出土石器、陶器等文物1000多件,并有种植水稻的遗迹。
8200年至7000年前:在萧山区湘湖之滨的跨湖桥遗址,被命名为“跨湖桥文化”。于越先民已会用先进的弓钻取火;并驾驶完整的独木舟,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船。
7500年到5000年前:在余姚田螺山、河姆渡遗址,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于越先民已脱离刀耕火种时代,进入耜耕农业阶段。大量种植水稻、栽培蔬菜、出海捕鱼、驯养动物,建有干栏式住房。已出土大批文物,包括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漆器、水井遗迹、象牙雕刻、骨制农具。
7000年至5700年前:在嘉兴市南湖区马家浜文化遗址、桐乡罗家角遗址、秀洲区吴家浜遗址,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水稻种植是当时于越先民的主要经济生活。被命名为“马家浜文化”。
6500年至5800年前:诸暨市次坞镇的楼家桥遗址,是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两个文化圈的重迭部分。目前已经出土了部分石器、陶器。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6500多年前,诸暨已有于越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其出土文物陶器上发现的龙形图案,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龙形文饰。
5550年至4000年前:在余杭区良渚镇、安溪镇、瓶窑镇,分布着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大型古城、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已出土大量黑陶、玉器。当时阶级分化已很明显,具有国家雏形。被命名为“良渚文化”。
5500年至4000年前:在诸暨市东白湖镇琴弦村长龙岗遗址、陈宅镇沙塔村尖山湾遗址、璜山镇渎山村水口山遗址、浣东街道黄家墩湖的燕尾山遗址,已出土大量良渚文化的石器、陶器、木器,还有技艺精湛的编织物,在国内尚属首次。
4500年前:桐乡市凤鸣街道灵安村的白墙里遗址,属于良渚文化。已发现一些金字塔状高土墩墓地,出土许多石器、玉器,当时人类的社会等级已非常明显。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13
三、夏代时期:
前2069年至前2062年(夏禹元年至八年):禹治水成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建立夏朝,定都阳城(河南登封),在位八年。晚年巡视各地,来到会稽(浙江绍兴)召集诸侯计功行赏。秋八月去世,葬于会稽山。其子启依靠武力夺取政权,继承王位。
前2061年(夏王启元年):夏王启派使者来江南,祭禹于会稽,在南山建立宗庙。此为历代祭禹典礼之始也。
前2004年(夏王太康十九年):东夷族首领后羿趁夏朝统治腐败,联合寒浞夺取政权。
前1973年(夏王相安八年):寒浞趁后羿日益腐败,发动政变谋杀后羿,夺取政权。
前1953年(夏王相安二十八年):寒浞派遣其子浇、豷攻杀夏王相安,夏朝中断。王后后缗逃回娘家有仍氏,生下少康。
前1013年(夏朝中断四十年):少康联合夏朝各部族组成联军,攻灭过浇、戈豷,恢复了夏朝的统治。
前1892年(夏王少康二十一年):夏王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奉守大禹之祀,实际是将会稽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纳入夏朝版图之内,作为夏朝东南部的屏障。
前1891年(夏王杼元年):越王无余受命建立越国,定都秦余望南(今诸暨乐山),文身断发,披草莱而成邑;不设宫室之饰,从民而山居;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于越已经具备国家雏形,逐步向奴隶社会过渡。
前1872年(夏王槐三年):东方九夷部落,包括于越首领无余,一同前往中原朝见夏王槐,并向天子纳贡。
夏代中期:越王无余去世,世子丕诚继位,辟治荒芜,播种五谷,人民始聚,勤奉陵祀。
越王丕诚去世,世子宗元继位,恪守遗业,治安越国,祭祀无缺,百姓乐业。
夏代后期:越王宗元去世,世子绍圣继位,克承先志,躬勤抚绥。
越王绍圣去世,世子毅正继位,奉守宗庙,国家安定。
越王毅正去世,世子子诚继位,前往中原朝见夏王发,并向天子献舞。
夏代末期:越王子诚去世,世子娄继位,国力逐渐衰微,徒袭空名。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16
四、殷商时期:
前1598年(商高祖太乙[汤]元年):商汤攻灭夏朝,越国失去中央政府的支持,不能自立,被迫迁都埤中(今诸暨阮市),部族分为六、七个,各自向商朝纳贡称臣。于越君主隐身匿迹,无闻于世。此后,大禹之祀断绝二十七世。
前1577年(商太宗太甲四年):商朝下令四方诸侯入朝纳贡。当时,于越国剪发文身,也被迫纳贡。
商王仲丁、河亶甲年间:商朝多次派遣军队远征,讨伐东夷各部落,包括远在东南沿海的越国。
商中宗祖乙年间:越国被迫向商朝纳贡。
商高宗武丁年间:商朝军队大举讨伐越国,迫使战败的越王迁都上虞(今上虞下管)。
商王武乙年间:先周首领亶父之子太伯、仲雍为了包围商朝,率部分军民从吴岳(今陕西陇县)出发,南奔荆蛮(今陕西商洛),联络荆楚首领鬻熊;又南迁吴城(今河南桐柏)、吴店(今湖北枣阳),到达吴集(今湖南衡山),太伯去世。
商王文丁、帝乙年间:仲雍自衡山东迁清江(今江西樟树),征服商朝属国。去世后,其子季简北迁吴城(今江西永修)。
商纣王帝辛年间:季简之子叔达为配合夹击商朝的计划,沿长江东迁湖熟(今江苏南京),并向太湖发展,征服当地的部分越人,奠定立国之基础。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4
五、西周时期:
前1046年(周武王元年):周朝已攻灭商朝,封叔达之子周章为吴国君主,定都梅里(今江苏无锡)。越国开始谋求复兴,迁都大部(今诸暨枫桥)。从此,吴越两国相邻而居,同俗共习,虽然统治阶级互有争斗,但是民间交往并未中断。
前1037年(周成王六年):越国会同各诸侯国,派遣使者前往洛邑敬献水产品,由摄政的周公旦接待。当时,周公东征武庚以及东夷十七国,东夷族被迫南迁,进入江南地区。
前1019年(周成王二十四年):《竹书纪年》记载:“于越来宾。”越国首领前往中原朝见周成王,同时敬献白雉于周公。从此,越国君主与西周王朝正式确立了君臣关系。
前1018年(周成王二十五年):周成王大会诸侯于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越国以及四方夷族首领一同朝见天子。
前1005年(周康王元年):在周康王即位的仪式上,越国君主前往中原,向天子敬献五种宝玉,作为贺礼。
周康王年间:吴国奉周朝之命,征讨进入江南的东夷族。
周昭王年间:吴国攻破东夷族,兼并江南大片土地,势力不断强盛,成为越国的劲敌。
周穆王年间:越姬进入周朝宫廷,成为周穆王之妃嫔。
前924年(周穆王三十七年):越国复兴,使周朝感到威胁。周穆王大起九师,东至九江征讨越国;越国败退江南。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4
六、春秋前期:
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越国力量逐步削弱,连年受到吴国的威胁,被迫迁都鄣城(今安吉安城),退守太湖西南的天目山区。
前722年(周平王四十九年):《春秋》开始记载,随着吴越力量对比的变化,吴国逐渐占有于越的北部。而越国却由于地远国小,未通中原上国,由侯爵贬为子爵。
前711年(周桓王九年):四月,鲁桓公、郑庄公来到越国,会同越国君主在会稽山大禹陵的宗庙内结盟,立誓缔约。
前656年(周惠王二十一年):春季,齐桓公率中原联军征伐楚国,在召陵(今河南郾城)同楚国盟誓,楚成王向周惠王纳贡。周天子命楚国镇守南方夷越各部。
前621年(周襄王三十一年):越王无壬,指天向禹墓曰:“我乃无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复我禹墓之祀,为民请福于天,以通鬼神之道。”众民喜悦,共同拥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迁都嶕岘(今绍兴花街)。重新统一越国,安集鸟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安抚越国各部酋长,明确君臣之义,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国家体制,使于越成为中型的诸侯国,越国开始走向中兴。
前611年(周匡王二年、越王无壬十年):庸国(今湖北竹山)联合群蛮进攻楚国。楚庄王联合秦、巴攻灭庸国。越女、郑姬被召入楚国宫廷,成为楚庄王的妃嫔。
前601年(周定王六年、越王无壬二十年):楚庄王攻灭舒国(今安徽舒城),召吴王句卑、越王无壬,在舒鸠立誓会盟,约定各国互不侵犯。从此,越国开始交往中原诸侯。
前598年(周定王九年、越王无壬二十三年):夏季,楚庄王、陈成公、郑襄公来到越国,同越王无壬在会稽山大禹陵的宗庙内结盟,立誓缔约。
前591年(周定王十六年、越王无壬三十年):越王无壬去世,在位三十年。世子无译即位,专心守国,不失上天之命。迁都句无(今东阳吴宁),统治者向民众征收租税,封建制度开始萌芽。
前586年(周定王二十一年、越王无译五年):吴王去齐去世,世子寿梦即位。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5
七、春秋中期:
前584年(周简王二年、越王无译七年):晋国派巫臣前往吴国,教导吴国军队车战以及用兵之法,建立晋吴联盟,谋划夹击楚国。
前570年(周灵王二年、越王无译二十一年):楚共王派遣军队,同吴王寿梦大战。江南第一场战争已经爆发,而越国依然闭关自守,没有参与中原诸侯国的纠纷。
前565年(周灵王七年、越王无译二十六年):越王无译去世,在位二十六年。世子夫镡即位,迁都乌伤(今义乌稠城),占据浦阳江流域,成为对外争雄的越国君主。
前561年(周灵王十一年、越王夫镡四年):九月,吴王寿梦去世,在位二十五年。长子诸樊继位。
前548年(周灵王二十四年、越王夫镡十七年):十二月,吴王诸樊在进攻楚国时,被楚军射杀,在位十三年,其弟余祭继位。
前544年(周景王元年、越王夫镡二十一年):吴国首次征伐越国,俘获一批越国士兵、平民为奴,处以重刑,使其看守船只。吴王余祭巡视船队,被守船的越国奴隶用刀杀死,在位四年,其弟夷昧继位。
前538年(周景王七年、越王夫镡二十七年):春季,越王夫镡去世,在位二十七年,葬于若耶大冢(今绍兴东南下灶村);世子允常继位。夏季,楚灵王会合陈、蔡、许、徐、越,会师于申(今河南唐河)。允常地位尚未稳固,仅派大夫常寿过参加会盟,被楚灵王侮辱。
前537年(周景王八年、越王允常元年):楚灵王会同各国联军伐吴,越国大夫常寿过观战。秋季,各国联军攻克朱方(今江苏镇江),给越国革新派极大鼓舞。允常积极开拓国土,北至御儿(今浙江嘉兴),南至句无(今东阳吴宁),西至姑蔑(今浙江龙游),东至鄞(今浙江宁波);迁都句乘(今诸暨越山)。他奠定了霸业的基础,制定了联楚抗吴的国策,受到众人支持,越国开始对抗吴国。
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越王允常十一年):吴王夷昧去世,在位十七年;其子僚即位。
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越王允常十六年):春季,楚平王听信费无极谗言,迫害世子,杀害太傅伍奢及长子伍尚,伍奢少子伍子胥投奔吴国。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6
八、春秋后期:
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越王允常十八年):越王允常世子句践出生。
前519年(周敬王元年、越王允常十九年):文种生于楚国宛邑,家境富裕。
前517年(周敬王三年、越王允常二十一年):范蠡生于楚国宛邑,家境贫寒。
前515年(周敬王五年、越王允常二十三年):楚昭王娶越王允常之女越姬为妃。吴王僚被吴王诸樊之子阖闾刺杀,在位十二年;阖闾即位,命伍子胥建造新都姑苏。
前514年(周敬王六年、越王允常二十四年):吴王阖闾迁都姑苏(今江苏苏州)。楚国王妃越姬生子章,立为楚国世子,楚越两国联姻得以巩固。楚国费无极杀害伯卻宛;伯卻宛之子伯嚭逃往吴国。
前512年(周敬王八年、越王允常二十六年):吴国攻灭徐国(今安徽泗县),徐王章禹投奔楚国。吴王阖闾采用伍子胥之计,分吴军为三师,轮番袭击楚国,楚军疲于奔命。阖闾又任用齐人孙武,励精图治,练兵习武。
前510年(周敬王十年、越王允常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侵犯越国。越王允常率兵在檇李(今浙江嘉兴)抵抗。越军战败,檇李失守。
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越王允常三十二年):吴王阖闾、伍子胥、孙武率领吴国军队五战五捷,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大破楚军。十一月,攻入郢都(今湖北江陵)。楚昭王仓惶逃亡,伍子胥发掘楚平王陵墓鞭尸;吴王阖闾称霸中原。
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越王允常三十三年):越王允常为报檇李之仇,趁吴兵在楚,兴兵伐吴。虽然战果不大,但是越国已能主动出击。同时,秦国出兵救楚,吴国发生内乱,吴军腹背受敌,被迫撤兵回国。孙武辞官隐退,而伍子胥却从此与越国为敌。
前498年(周敬王二十二年、越王允常四十年):楚国宛邑县令文种结识范蠡,成为好友。二人相邀东游,入越而止。越王允常与范蠡终日交谈,遭大夫石买猜忌。范蠡退而游于楚越之间。
前497年(周敬王二十三年、越王允常四十一年):春季,越王允常病重,政权控制在石买手中,楚越联盟危在旦夕。楚昭王为巩固楚越联盟,派文种出使越国。不久,越王允常去世,在位四十一年,葬于木客大冢(今绍兴西南木栅村)。在位期间,请得欧冶子铸造短剑五把,名闻中原各国。随后,石买等人发动宫廷之变,企图杀死楚使文种,废除世子句践,另立新君。文种请来朋友范蠡,协助句践平定内乱。句践继位,时年约二十四岁。文种和范蠡被拜为大夫。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6
九、句践前期:
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越王句践元年):五月,吴王阖闾兴兵伐越,越王句践率军反击,败之于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阖闾被越将灵姑浮以戈击伤而去世,在位十九年。太子夫差即位。吴国君臣同心,上下一致,加紧练兵,准备复仇。
前495年(周敬王二十五年、越王句践二年):越王句践放松对吴国的警惕,沉迷于酒色犬马之中。文种、范蠡多次提醒句践注意防备吴国,但是并未得到重视。
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越王句践三年):二月,越王句践率军进入太湖,与吴军战于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伍子胥在夜间指挥吴军诱敌深入,从两面包围,大破越军。句践收拾残兵,退回国内。十万吴军乘胜追击,渡过浙水,伍子胥屡变奇谋,越军大败,一直溃退到会稽山南部的上城(今诸暨越山),仅剩五千余人。吴军攻入越都,毁坏越王宗庙陵墓,大肆掠夺财货宝物。句践与夫差在句乘山短兵相接,越军战败隐匿山中,被吴军围困。句践接受范蠡建议,派遣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向夫差求和。三月,夫差在伯嚭怂恿下,不顾伍子胥劝谏,答应越国求和,但是提出苛刻条件:越王入吴为奴,越国土地人口财富尽归吴国,越国世世不得反叛。句践着手安抚国内人心,免去后顾之忧。
前493年(周敬王二十七年、越王句践四年):越王句践为稳定后方,选拔计然、诸稽郢、皋如、逢同、苦成、曳庸等人,根据各自特长,作了明确分工,形成坚强精干的领导核心,作为日后复兴越国的骨干力量。
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越王句践五年):五月,越王句践将越国内政托付大夫文种,自己与夫人、范蠡、诸稽郢离开越国,去吴国作奴隶。伍子胥主张除掉句践,夫差不听。句践君臣卑事吴王夫差,石室养马,忍受各种折磨。
前491年(周敬王二十九年、越王句践六年):吴王夫差劝范蠡弃越归吴,范蠡不为所动,予以拒绝。文种留守越国,努力恢复国家经济。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7
十、句践中期:
前490年(周敬王三十年、越王句践七年):三月,吴王夫差释放句践君臣回国;句践迁都平阳(今绍兴平水);命范蠡营建会稽大城。
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越王句践八年):越国正式迁都会稽(今绍兴市区)。越王句践卧薪尝胆,立志复仇。范蠡、文种尽心辅佐,群臣各尽所能。句践制定奖励生育的措施。
前487年(周敬王三十三年、越王句践十年):二月,计然提出用人之道,文种提出灭吴九术。
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越王句践十二年):越王句践决定以美色惑乱吴王,使人在诸暨苎萝山下选得浣纱之女西施、郑旦。
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越王句践十三年):范蠡请来楚国射手陈音及南林越女,训练军队。越王句践向吴王夫差借粮,夫差借与越国万石粮食。五月,齐、吴、鲁三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大战,吴鲁联军大破齐军。
前483年(周敬王三十七年、越王句践十四年):越王句践献西施、郑旦于吴王夫差,从此夫差沉湎声色。伯嚭诬陷伍子胥叛国,夫差赐属镂剑,逼伍子胥自尽。越国粮食丰收,文种挑选精粮蒸熟,还于吴国。吴国播种后,颗粒无收,造成国内全面灾荒。
前482年(周敬王三十八年、越王句践十五年):五月,吴王夫差率军北上争霸。六月,越王句践率越军伐吴,进逼姑苏。七月,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与晋、鲁、周会盟,争夺霸权;得知越军伐吴,率军返回。句践估计暂时难以灭吴,收兵回国。
前478年(周敬王四十二年、越王句践十九年):九月,越军大破吴军,乘胜追击,占领吴国大片国土。
前477年(周敬王四十三年、越王句践二十年):越王句践命越军全面控制吴国水陆粮道,长期围困,待其自毙。
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越王句践二十一年):越王句践随即命越军进攻吴军,吴军大败,死者不可胜计。
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越王句践二十二年):夏季,晋国遣使吴王,希望两国夹击越军。吴王夫差拒绝,失去最后的外援机会。十一月,越军包围吴都姑苏,吴王夫差完全陷入绝境。
前474年(周元王二年、越王句践二十三年):越国军队继续围困姑苏。五月,越王句践派遣使臣访问鲁国、齐国,为日后北上争霸作外交准备。
前473年(周元王三年、越王句践二十四年):十月,越王句践、范蠡率领越军对姑苏发起猛攻。吴军全面溃败。十一月初四日丁卯(12月15日),越军攻入姑苏,吴王夫差自缢,在位二十三年。长达六百六十年的吴国宣告灭亡,凡二十五君。随后,西施被越王夫人沉于江中。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7
十一、句践后期:
前472年(周元王四年、越王句践二十五年):越王句践率大军北渡淮水,与齐、晋等诸侯国会盟徐州(今山东滕州),向周天子进贡;周元王册封句践为霸主。越王句践号令齐、楚、秦、晋,共同辅佐周天子,与众诸侯歃血结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随后,把淮水上游划给楚国,把淮水中游划归宋国,把泗水以东赠送鲁国,体现霸主的胸襟。当时,越军在江淮耀武扬威,中原各国纷纷前来朝贺。随后,范蠡在瓯江流域修筑东瓯城(今浙江温岭),作为南进闽中的战略基地。
前471年(周元王五年、越王句践二十六年):十月,秦国不服从越王,句践调动吴越将士,西渡大河进攻秦国。时值严寒霜雪,行军异常艰辛。秦国畏惧越国,赔罪求和。闰十月,鲁哀公被三桓(孟氏、叔氏、季氏)逼迫,逃往越国,得到越世子鹿郢的保护。越王句践诛杀伯嚭,作为奸佞不忠之下场。但是句践担忧范蠡、文种功高震主,没有心思帮助鲁哀公讨伐三桓。
前470年(周元王六年、越王句践二十七年):九月,范蠡留下书信辞别句践,并劝文种一同离开,文种不听。范蠡携带家人乘舟浮海,北上齐鲁,弃政从商。随后,计然佯狂,曳庸、扶同、皋如等大臣也日益疏远越王,相继告老还乡。这时,在和平建设和称霸中原的方针上,文种与句践之间又发生更为强烈的冲突。
前469年(周元王七年、越王句践二十八年):正月,越王句践召见文种,请他以灭吴之术对付吴国先王,赐属镂剑,逼文种自尽,终年五十一岁,葬于西山(今绍兴府山)。
前468年(周贞定王元年、越王句践二十九年):二月,越王句践为了维护中原霸业,迁都琅琊(今江苏连云港锦屏山),同时拥有南方都城会稽。当时,越国人口已达三十多万,迁往琅琊约有三万人口,大本营依然在江南。《左传》编年至本年为止。
前467年(周贞定王二年、越王句践三十年):越王句践进攻三桓,护送鲁哀公回国。
前466年(周贞定王三年、越王句践三十一年):越国疆域南抵闽中,西接鄱阳,东尽大海,北邻齐鲁,至此,越国势力达到鼎盛阶段。
前465年(周贞定王四年、越王句践三十二年):十月,越王句践病重,告诫子孙吸取各国教训,谨守越国霸业。十一月,句践去世,在位三十二年,享年五十六岁,陵墓不详(原有独山陵墓,位于绍兴城东独山村,乃句践未成之陵墓)。句践在位期间,铸有“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1965年出土时依然寒光逼人,毫无锈蚀,布满菱形暗纹,其锋利程度、制作工艺至今难以企及。世子鹿郢即位。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7
十二、战国前期:
前464年(周贞定王五年、越王鹿郢元年):越王鹿郢,又名与夷,曾参与父亲的复国大业,懂得创业之艰辛,能保住句践开创的霸业。是年,有大船自扶桑(今中美洲墨西哥)归还越国,途中航船损坏,困于珊瑚岛。
前459年(周贞定王十年、越王鹿郢六年):越王鹿郢去世,在位六年。鹿郢在位期间,铸有“越王者旨於赐剑” ,成为四把越王青铜剑之一。世子不寿即位。
前458年(周贞定王十一年、越王不寿元年):越王不寿,依然能保住越国辽阔的疆域,称霸中原。
前452年(周贞定王十七年、越王不寿七年):范蠡经商已经十九年,定居于陶邑(今山东定陶),号称陶朱公。
前449年(周贞定王二十年、越王不寿十年):越国发生宫廷政变,越王不寿被世子朱句杀害,在位十年;不寿在位期间,铸有“越王不寿自作用剑” ,也是四把越王青铜剑之一。世子朱句即位。
前448年(周贞定王二十一年、越王朱句元年):范蠡卒,享年七十岁,葬于陶邑。他一生的经历,堪称政治家、军事家、商业家之典范。
前447年(周贞定王二十二年、越王朱句二年):楚惠王出兵攻灭蔡国(今安徽寿县),直接威胁越国的淮水流域。
前445年(周贞定王二十四年、越王朱句四年):楚惠王为了同越国争夺泗水流域,出兵攻灭杞国(今山东安丘)。楚国势力达到越都琅琊附近的泗水一带,对越国构成新的威胁。
前440年(周考王元年、越王朱句九年):越国和楚国为了争夺土地和霸权,双方矛盾不断加深,连年在长江发生舟战。越国水军灵活作战,多次战胜楚国。越王朱句仰慕墨子,打算请他入越辅佐;墨子重义而推辞,不肯接受。
前432年(周考王九年、越王朱句十七年):楚惠王去世,在位五十七年。当时,楚国占领南方;越国称霸东部;晋国控制北方;齐国称雄中原。墨子曰:“今天下好战之国 ,齐、晋、楚、越。……四分天下而有之。”
前415年(周威烈王十一年、越王朱句三十四年):越王朱句发兵攻灭滕国(今山东滕州)。
前414年(周威烈王十二年、越王朱句三十五年):越王朱句发兵攻灭郯国(今山东郯城),郯国君主鸪被俘。
前412年(周威烈王十四年、越王朱句三十七年):越王朱句去世,在位三十七年。朱句是越王句践之后国势最强、武功最为显赫的君王,在位期间,铸有“越王州句复合剑” ,也是四把越王青铜剑之一。世子翳即位。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7
十三、战国中期:
前404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越王翳八年):缯国(今山东枣庄)倚仗齐国的势力,轻视越国。越王翳大怒,一举攻灭缯国。
前391年(周安王十一年、越王翳二十一年):越王翳发兵进逼齐国边境,齐国大将向田和请求反攻越军。田和不敢与越国正面交战。
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越王翳三十三年):越王翳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加强对吴越地区的控制。但是,越国并未放弃琅琊,依然作为北方都城。
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越王翳三十六年):越王翳之弟豫,连续谋害三个王子,又挑唆越王,企图除掉世子诸咎。七月,诸咎率军队赶走豫,又发动宫廷政变。越王翳被诸咎杀害,在位三十六年。十月,越国大夫粤杀死越王诸咎,吴国旧贵族乘虚而入,拥立孚错枝为越王,企图控制姑苏,复辟吴国。
前375年(周烈王元年、越王错枝元年):越国大夫寺区率军队杀死祸首豫,镇压吴国旧贵族,废黜错枝,拥立之侯为越王,号称莽安。
前363年(周显王六年、越王莽安十二年):越国大夫寺区之弟忠,再次发动宫廷政变,杀害越王莽安,决定拥立莽安之弟王子搜,号称越王无颛。至此,长达十四年的越国内乱,才得以平息。
前355年(周显王十四年、越王无颛八年):越王无颛去世,在位八年。在位期间,强化王权,铲除分裂势力,励精图治,抚慰百姓,努力恢复越国经济,堪称一代中兴之主。世子无彊即位。
前345年(周显王二十四年、越王无彊十年):越王无彊时常进入山区狩猎骑兽。
前334年(周显王三十五年、越王无彊二十一年):齐、魏在徐州互相称王,楚、赵感到威胁,进攻齐、魏。齐楚在徐州会战,越王无彊在齐、楚胜负未分时,发兵进攻齐国。齐威王遣使越国,鼓动越王释齐伐楚。无彊听信蛊惑,放弃齐国,转而攻打楚国。
前333年(周显王三十六年、越王无彊二十二年):越王无彊调动太湖舟师五百艘战船进攻云梦泽;自己率十五万马步大军压向楚国。楚威王出动十万战车兵与五万骑兵秘密东进;另有部分舟师顺长江东进。楚越两军在昭关相遇,展开决战。经过拼杀,楚军大败越军,越王无彊被杀,在位二十二年。楚军又攻下许多土地。此后,无彊的长子玉迁回到会稽(今绍兴越城),继承越国王位;次子宰勋迁居到瓯江口,定居于东瓯(今浙江温岭)。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7
十四、战国后期:
前319年(周慎觐王二年、越王玉十四年):越国在东面牵制楚国力量,楚军被迫修筑广陵(今江苏扬州),用来抵挡越军。
前315年(周慎觐王六年、越王玉十八年):越王玉去世,世子尊继位。大约同时,瓯越王宰勋去世,世子伟继位。
前312年(周赧王三年、越王尊三年):四月,越王尊为了联魏攻楚,派遣公师隅率船队前往大梁(今河南开封),向魏国赠送船只三百艘、箭五百万支,以及大批礼物。
前311年(周赧王四年、越王尊四年):楚越之间连续五战,越军两次获得胜利。楚军前线将士全部被越军消灭,损失惨重。
前306年(周赧王九年、越王尊九年):楚怀王出兵打败越军,越王尊战败被杀,世子亲即位。
前297年(周赧王十八年、越王亲九年):瓯越王伟去世,世子鸿业继位。
前278年(周赧王三十七年、越王亲二十八年):越王亲去世,世子恒继位。瓯越王鸿业去世,世子海宇继位。
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越王恒十八年):越王恒去世,世子朝继位。瓯越王海宇去世,世子伯历继位。
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越王朝十一年):楚考烈王夺取越国琅琊。越人纷纷回归南山,并向瓯越、闽中、岭南迁移。
前248年(秦庄襄王二年、越王朝十二年):楚考烈王封春申君于吴(今江苏苏州),修筑城池防御越军。
前240年(秦王政七年、越王朝二十年):越王朝去世,世子睦继位。瓯越王伯历去世,世子安朱继位。
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越王睦七年):楚、越、燕、赵等四国结盟抗击秦国。秦王遣使阻止四国伐秦的计划。
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越王睦八年):越王睦世子无诸,见四国联盟瓦解,便率一支船队进入闽江口,建立闽越国。另一些越人由陆路南徙,进入闽北山区。瓯越王安朱去世,世子摇继位。
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越王睦十年):秦国攻灭韩国。
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越王睦十二年):十月,秦国攻灭赵国。
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越王睦十五年):五月,秦国攻灭魏国。
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越王睦十七年):秦国攻灭楚国。
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越王睦十八年):秦国攻灭燕国。又大举进攻江南,越王睦归降。秦王政在江南设会稽郡,郡治位于吴(今江苏苏州);诸暨设县,属会稽郡管辖。
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五月,秦国攻灭田氏齐国。七月,秦王政改称始皇帝。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7
十五、秦代时期:
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前往越国北都琅琊(今江苏连云港),登上越王台眺望大海。又派屠睢、赵佗率兵五十五万,兵分五路,进攻百越。副将赵佗率军沿途急进,直达岭南龙川,西瓯君译吁战死;主将屠睢依仗秦军势力强大,一路滥杀越人,遭到百越各部落十万军队的顽强抵抗。
前217年(秦始皇三十年):百越军队利用热带雨林地形,杀败秦军,屠睢战死,秦军退至五岭一线。赵佗请求朝廷派任嚣率军再攻岭南。秦始皇见秦军运输困难,下诏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军经三年激战,攻取岭南。秦始皇设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拥有五十万大军,修建番禺(今广东广州)城,作为郡治。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任龙川县令,请朝廷再征发五十万人开发岭南。同年,秦始皇废除瓯越王摇、闽越王无诸,设立闽中郡。当时闽江口和武夷山的两支越人已在闽江中游会合。
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东巡,经云梦泽,过丹阳(今安徽宣城),至钱唐(今浙江杭州);西行一百二十里,从狭隘处(今浙江富阳)渡江。正月,途径诸暨,登会稽山,祭祀大禹,命丞相李斯在会稽山刻石立碑。随后,将越人迁到浙北、江淮,又将中原大批戍卒迁到越中。夏季,秦始皇经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北上(今江苏连云港);七月,秦始皇在沙丘驾崩。八月,秦二世即位。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春季,秦二世东巡,南至会稽。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发动农民起义。项羽起兵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刘邦起兵丰沛(今江苏沛县),吴芮(吴王寿梦的十世孙)和女婿英布起兵鄱阳(今江西波阳)。闽越王无诸、瓯越王摇会同另一位越王后裔织,率领越国军民沿闽江而上,经武夷山脉前往鄱阳,投奔吴芮,投入反秦战争。
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陈胜、吴广战败牺牲。同年,镇守岭南的任嚣病危,令赵佗接替南海郡尉。任嚣去世后,赵佗下令南岭各关口据险防守,拥兵自重,杀死秦朝官吏,换上越人管理岭南。
前207年(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消灭秦军主力。七月,刘邦率军西进。九月,刘邦、英布、吴芮、无诸、摇、织率领起义军攻入武关,秦朝灭亡。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8
十六、西汉初期:
前206年(西楚霸王元年、汉王元年、南越武王元年):十二月,项羽攻入咸阳,火烧秦宫。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今陕西汉中);英布为九江王(今安徽六安);吴芮为衡山王(今湖北黄冈);惟独不封无诸、摇、织,导致无诸、摇、织转而归附刘邦,助汉击楚。随后,楚汉战争爆发。同年,赵佗攻占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东广州)。
前204年(西楚霸王三年、汉王三年、南越武王三年):九江王英布弃楚归汉。南越武王派遣太子赵始用美男计诱惑骆越公主含珠,缴获对方强弩利箭,攻灭骆越国。
前202年(西楚霸王五年、汉高帝五年、南越武王五年、闽越王无诸元年):十二月,项羽战败自尽。二月,汉王刘邦建立汉朝,是为汉高帝。改吴芮为长沙王(今湖南长沙);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其范围西起武夷山,东至闽江口,北起浦城崇安,南至莆田仙游,建都东冶(今福建福州)。
前199年(汉高帝八年、南越武王八年、闽越王无诸四年):闽越王无诸开始加强闽北的经营。同时,经常到水南(今福建泰宁)狩猎,建有乐野宫。
前196年(汉高帝十一年、南越武王十一年、闽越王无诸七年):五月,汉朝派遣陆贾出使南越,正式册封南越王赵佗;同时,汉朝遣使前往闽越,正式册封闽越王无诸。
前195年(汉高帝十二年、南越武王十二年、闽越王无诸八年、南海王织元年):汉高帝立七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兄子刘濞为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二月,汉高帝封越王后裔织为南海王,其范围西起赣州,东至泉州,北起汀州,南至潮州,建都南武(今福建武平)。四月,汉高帝刘邦驾崩,在位十二年,吕雉尊为皇太后,立太子刘盈为汉惠帝。
前192年(汉惠帝三年、南越武王十五年、闽越王无诸十一年、南海王织四年、东瓯王摇元年):春季,闽越王无诸在泰宁去世,在位十一年,享年七十岁,葬于泰宁城西。世子貘继位,迁都泉山(今福建崇安)。四子奉辰封于闽西的繇(今福建将乐)。五月,吕雉下诏复立摇为东海王,其范围西起仙霞岭,东至温州,北起台州,南至闽浙边界,建都东瓯(今浙江温州),号称东瓯王。
前188年(汉惠帝七年、南越武王十九年、闽越王貘四年、南海王织八年、东瓯王摇五年):八月,汉惠帝去世,在位七年,太后吕雉临朝称制。当时,吴王刘濞开发铜山,私自铸造钱币;又煮海水为盐,垄断厚利,经济实力不断强盛,吴国开始向独立王国发展。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8
十七、西汉前期:
前185年(汉高后三年、东瓯王摇八年):九月,东瓯王摇去世,在位八年,终年六十六岁,葬于西山(今温州市鹿城区),谥曰信王。长子昭襄继位。
前184年(汉高后四年、南越武王二十三年):春季,汉高后下诏严禁中原的铁器、牲畜运入南越国。
前183年(汉高后五年、南越武帝二十四年):春季,赵佗自立尊号为南越武帝。秋季,南越武帝攻占许多土地。
前181年(汉高后七年、南越武帝二十六年):夏季,汉高后发兵征讨南越国。南越武帝迫使闽越、西瓯屈服,从东到西跨越万余里。
前180年(汉高后八年、南越武帝二十七年):七月,女皇吕雉驾崩;汉朝军队随即罢兵回师。八月至九月,汉朝旧臣发动兵变,攻灭吕氏一门;闰九月,拥立汉高帝四子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
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年、南越武帝二十八年、南海王织十七年):六月,汉文帝派陆贾再次出使南越国。南越武帝取消帝号,进贡大批礼品。是年,南海王织进贡璧玉和丝帛;淮南王刘长派大将间忌拦截。
前178年(汉文帝前二年、南海王织十八年):春季,南海国反抗淮南国,刘长命间忌率军镇压;越人被押往上淦(今江西樟树)。夏季,南海国再次反抗,刘长又派间忌围剿。存在十八年的南海王国灭亡。
前176年(汉文帝前四年、东瓯王昭襄九年):东瓯王昭襄去世,在位九年,谥号悼王;世子建继位。
前163年(汉文帝后元年、闽越王逸十二年、东瓯王建十三年):东瓯王建去世,在位十三年,世子贞复继位。闽越王逸被其弟甲杀害,在位十二年,甲夺取王位。
前157年(汉文帝后七年):六月,汉文帝驾崩,在位二十三年,太子刘启登基,是为汉景帝。
前155年(汉景帝前二年、南越武帝五十二年、闽越王甲八年、东瓯王贞复八年):闽越王甲被弟弟郢杀死,在位八年,郢夺取王位。八月,晁错向汉景帝建议削夺各诸侯王的封地,划归汉朝皇帝直接统治。
前154年(汉景帝前三年、闽越王郢元年、东瓯王贞复九年):正月,朝廷削减诸侯封地。吴王刘濞发动七国叛乱。汉景帝发兵反击。二月,吴王带着世子刘驹逃往丹徒,投奔东瓯王。三月,东瓯王刺杀吴王,吴世子刘驹逃往闽越国。八月,七国之乱平息。
前141年(汉景帝后三年、闽越王郢十四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在位十六年,太子刘彻登基,是为汉武帝。闽越经过数代国王的努力,国内政局逐步稳定,周边没有战事,并且风调雨顺,综合国力大增,军队已达数十万,成为东南强大霸主。
作者:
秦风汉云
时间:
2013-8-14 15:29
十八、西汉中期:
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闽越王郢十七年、东瓯王贞复二十五年):夏季,闽越王郢进攻东瓯。七月,东瓯王贞复战死,在位二十五年。九月,东瓯军民迁往江淮流域。东瓯经历十一世国王,历时一百九十六年,最终融入汉朝。
前137年(汉武帝建元四年、南越武帝七十年):九月,南越武帝赵佗驾崩,在位七十年,享年一百〇六岁。皇孙赵眜继位,是为南越文帝。
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南越文帝二年、闽越王郢二十年):八月,闽越进攻南越;汉武帝发兵进攻闽越。九月,闽越王郢被弟弟余善刺杀,在位二十年,葬于东冶大庙山。汉武帝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越繇王,又立余善为东越王。
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南越文帝十五年):南越文帝赵眜去世,在位十五年,终年四十五岁,葬于象岗山;太子赵婴齐继位,是为南越明帝;册立樛氏为皇后。
前120年(汉武帝元狩三年、东越王余善十五年):越繇王丑去世,挂名十五年,世子居股继位。
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南越明帝七年):南越明帝赵婴齐去世,在位七年,终年三十三岁;太子赵兴继位,是为南越哀王;尊母亲樛氏为皇太后;丞相吕嘉掌握实权。
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南越哀王二年):汉武帝召樛太后和赵兴入朝;吕嘉率众臣哭谏。秋季,汉使让樛太后设宴,企图谋杀吕嘉。
前112年(汉武帝元鼎五年、南越哀王三年、东越王余善二十三年):三月,吕嘉发动兵变,杀害樛太后、赵兴、以及汉使。赵兴在位三年,终年十五岁。四月,吕嘉迎立明帝长子赵建德为南越王。秋季,汉武帝发兵十万进攻南越国。
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南越末王元年、东越武帝余善二十四年):十月,汉军攻克番禺,吕嘉被处斩。十二月,赵建德在长安被斩,在位一年,终年二十六岁;汉武帝在南越故地设立九个郡。经历五世帝王、历时九十七年的南越王朝,被汉朝攻灭。八月,余善自称东越武帝,举兵反汉;汉武帝调动四路大军,进攻东越。
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东越武帝余善二十五年):十月,汉军攻入东越。越繇王居股在东冶发动政变,刺杀余善。东越武帝余善在位二十五年,终年六十八岁,葬于福州大庙山。汉武帝下令烧毁东越城池,将东越军民迁移到江淮间。经历八世帝王、历时九十二年的闽越国,被汉朝攻灭。
总计越国,从无余开国,到余善被杀,共历七十四位国王,一千七百八十二年。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www.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