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图片现场]
荡妇游行:裸露的权利!
[打印本页]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1
标题:
荡妇游行:裸露的权利!
一句“如果不想被强奸,就不要穿得像荡妇”让一场反抗运动席卷全球。这场运动的名字并不文雅,组织者们将其直接命名为“荡妇游行”。参与者们用这一略显尴尬的字眼完成了权利的诉说,也完成了反对的嘲讽。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1
荡妇游行(Slut Walk)起源于加拿大。2011年1月24日,加拿大警察局的警员Michael Sanguinetti在约克大学进行的一场安全讲座中称,“我被警告不要说这些,但女性确实应该避免穿得像荡妇,以免受到伤害。”该发言被报道后引发了民众不满,2011年4月3日,多伦多发生了第一次游行,组织者将其命名为“荡妇游行”。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2
尽管发表演讲的警员Micheael事后道歉,但这一游行迅速席卷全球。组织者在网站上称游行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定义“荡妇”这个词,“我们展示健康的身体,并不意味着我们期望受到暴力袭击或者性侵。”图为2011年4月3日,加拿大多伦多,抗议者举着“荡妇说是”和“骄傲荡妇”的标语。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2
2013年4月6日,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女性们参加荡妇游行。两名女子的身上写着“不顺从,也不投入(左)”和“没有上帝,没有主(右)”。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3
尽管在活动的官方网站上一直倡导游行者穿日常服装,但“出格”的服装还是成为游行的主流。这让不少人感到不安,认为游行倡导的方法是危险的。图为2011年5月29日,加拿大蒙特利尔,游行的参与者们。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3
游行中,包括男性在内的不少示威者们以抹胸、迷你裙、吊带丝袜示人。她们的打扮各走极端,但目的相同,就是表达女性有权穿想穿的衣服。许多示威者手持标语,如“短裙不伤人,强奸犯才伤人”、“穿了裙子,不等于说可以”。图为2011年9月7日,美国芝加哥,抗议者们参加荡妇游行。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3
2011年6月11日,英国伦敦,一名在后背上写着“Make Love,Not Rape”(要做爱,不要强奸)的女子参加游行。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4
2011年6月18日,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荡妇游行,纸牌上写着“既非圣人,亦非婊子,我为自由”。2013年8月,巴西再次爆发荡妇游行,超6000人参加,除了抗议针对妇女暴力,游行还提出了“国家政教分离”、“堕胎合法化”、“规范卖淫行为”等主题。”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4
2011年7月16日,韩国首尔,参加荡妇游行的抗议者表演情景剧。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4
尽管存在着各式问题,组织者和参与者也远远没有理清各种理念,但美国女权主义作家Jessica Valenti还是称“两年时间里,荡妇游行已经成为过去20年间最成功的女权主义运动”。2013年8月31日,美国加州蒙特雷,旁观者注视着一名参加荡妇游行的女性。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4
“荡妇游行”是一场现代的女权呼吁运动。但它如同FEMEN等女权组织一样,在呼唤女性身体权利的同时,却将更多男性眼光吸引到了自己身上,一如这个图集本身。图为2011年8月13日,几名摄影师拍摄一名游行中的裸体女性。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5
荡妇游行首次就超过了3000人参与。随后几个月,这一口号响亮,名字又足够嘲讽的活动开始在英国、德国、韩国等地流行。图为2011年6月11日,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几名女性用“荡妇”标语遮着脸坐在一个狮子塑像上。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5
荡妇游行的宗旨在于纠正“妇女遭受强暴,是由于被害妇女自己不检点”的观点,类似于中国曾发生的地铁抗议事件“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图为2011年8月13日,德国柏林,几名女性蒙着黑纱参加游行,反对性虐待和不平等。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6
活动希望增加社会大众的认知,即不管女性的穿着如何,她的身体自主权都应该被尊重。图为2011年7月16日,韩国首尔,荡妇游行的参与者们参加集体舞蹈。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6
2011年7月16日,韩国首尔,一名在胸前写着“不要摸”的女性参加游行。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7
荡妇游行的创办者在其网站上称,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和平立场的行动,旨在吸引人们对话。图为2011年8月13日,美国华盛顿,抗议者们参加游行。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9
2011年8月13日,美国华盛顿拉法叶广场,荡妇游行的参与者们在进行游行前的准备。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39
这场运动中,游行者们发明了不少极具传播效果的口号,如“No means no”、“It's a dress,not a yes”(这是衣服,不是同意)等。图为2011年6月18日,苏格兰爱丁堡皇家大道,一名参与者的身旁竖起“No Means No”的标语。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40
2011年6月11日,英国伦敦,一名在后背上写着“Make Love,Not Rape”(要做爱,不要强奸)的女子参加游行。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40
2011年5月28日,澳大利亚墨尔本,荡妇游行的一名参与者举着写满标语的抗议牌。(如果麦当娜可以穿,那我也可以)。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40
荡妇游行在进入各个国家时,也融入了一些当地的文化和权利诉求。图为2011年8月1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游行参与者们举着“尊重”的标语。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40
2011年11月4日,印度班加罗尔,一场荡妇游行的发布会上的竞选海报。印度是亚洲最保守的国家之一,只有大学生和中产阶级支持这场运动。但组织者认为能引起印度国内的讨论已经能称之为成功。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41
2012年3月10日,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抗议者参加荡妇游行。
作者:
文化大使
时间:
2013-11-12 19:41
在不断发展的运动中,荡妇游行这个词汇本身也开始引起争论。纽约的组织者因游行名字退出组织,而费城的组织者则将名字改为了“结束强奸文化游行”。但一段时间内,“荡妇游行”仍是最受欢迎的词汇。图为2013年8月31日,美国加州蒙特雷,抗议者参加荡妇游行。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www.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