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标题:
[教育在线]
独生子女时代:中国最孤独的一代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07
标题:
独生子女时代:中国最孤独的一代人!
自80年代後,中國 zf 為控制人口而強制推行一孩政策。同樣受這政策影響下的攝影師,以獨生子女的角度拍攝出一系列名為“Two Of Us”的作品。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16
攝影師3年前開始為獨生子女拍攝這樣的肖像,拍他們和他們的鏡像並存於同一空間的狀態。自80年代,一孩政策在中國已經執行了30年,從此整個國家中生產出的大多數兒童不再是兄弟姐妹眾多,而是獨生一人。在歷史上或者在將來,這都會是絕無僅有過的最孤獨的一代人。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23
范石三認為, “Two Of Us”的拍攝對他來說是一個儀式,把這段被稱為獨生子女的時代記錄下來即使這些照片需要兩次曝光才能完成,是一種虛構的影像,但他認為放在當下的環境裡這個影像是比現實還真實的。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26
“2 OF US,”是范石三的一个长期拍摄项目,他不是在拍摄一个纪实,也不是在拍摄一种假设出来的观念,而是在用相机,用两次曝光这样的一个 语法,来记录一种真实的普遍的情绪,它是被忽视的和无端夺取的权利的产物。其实,这就是社会问题和中国青年的生存状态。他做的是将这情感记录下来。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29
范石三:我从2009年初开始进行这个摄影项目,拍摄独生子女和她/他的镜像并存于同一空间的状态,这里的照片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出生在1983年的头上,从1979年开始,“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执行了30年,出生于这30年中的人被称为独生子女。政策决定了整个国家中生产出的大多数儿童从此不再是兄弟姐妹众多,而是独生一人。在历史上或者在将来,这都会是绝无仅有过的成长过程最孤单的一代人。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37
我曾很长一段时间为这困惑。在中国被称为“独生子女”的这代人,他们的内心会有什么不同?而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成长和生存上,他们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困惑?当我开始想要为我和我的同龄人拍摄肖像的时候,我无法绕开我和我的大多数朋友都是独生子女这个魔咒一样的符号。我突然强烈感觉到这就是我需要的画面,当一个个体切实感到镜像存在的时候,恰恰是因为心灵的孤独感。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41
而这种孤独感,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它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的产生,即使成年后社会经历会把它掩盖上,但是它的痕迹仍然是很明显的。我能够在独生子女中发现这一种共性。独生子女是将会成为一段非常奇怪的历史,甚至独生子女自身也不会意识到失去的这种东西是什么,因为人不可以生存第二次,去做为“非独生子女”去生活。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50
拍摄越进行到后期,我越感到我在做的这样一项工作的必要性,我不是在拍摄一个纪实,也不是在拍摄一种假设出来的观念,我是在用相机,用两次曝光这样的一个语法,来记录一种真实的普遍的情绪,它是被忽视的和无端夺取的权利的产物。2ofus其实就是社会问题和中国青年的生存状态。我做的是将这情感记录下来。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50
因此在考虑问题时,我更倾向于以绝对的自我意识来判断,将自我与本我分割开来,我感到我的身体里住着两个人。我甚至为他起了一个名字,他叫树。在我做每1个决定的时候,我问树,“想好了吗?”在我趴在桌上发呆的时候,树问,“你在想什么”“不,别问,我什么也没想。”树坐在我的椅子旁,坐在我的床头,站在我的对面,向我发问。只有在白日梦里,镜像的实体才会和我出现在平行的空间里,其他时候,他都是我心里的一个问号,是我的内心制作出的镜像。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0:51
我想把这种心灵的孤独感拍摄成为画面的实体, 因此,当发现可以用两次曝光再将两张照片合成一起的时候,我知道了这就是我需要的语言。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03
在这个项目之前,我刚结束了2008年的一个项目,一个发现了自己不在世界中心的少年的蒙太奇组照。那组照片让我觉得很压抑,因此决定做2ofus这个系列时非常高兴,因为有了个可以坚持做2/3年的事情。拍摄第一张的时候,我想的是我能不能坚持做这个事情。项目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为止进行了1年半,没有结束。我的计划是分为两个拍摄part,第一个part在上海完成,第二个part在全国拍摄。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15
我想说的是,我从来没有用“模特”这个词来称呼出现在2ofus中的人物。我最开始是在豆瓣上寻找乐意参与我的proj的“被拍摄者”,我不是心血来潮的拍摄者,我也不愿意拍摄心血来潮的对方。也许这个proj看起来很好玩,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是来源于自省的必要。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23
因此我不愿意用“模特”来称呼对方,我们是在分享一种影像,用摄影师和模特的关系来称呼那样在我看来是不够尊重的。我不会因为构想去挑选对象,我只会因为拍摄对方而去挑选构想。每位拍摄对象的选定,对我都是很重要的决定,一定是因为对方身上有一个东西打动了我。就是这个打动的东西,促使我将它在照片中进行视觉上的表现。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24
我喜欢个性真诚强烈的人,能够打动我去拍摄对方的人,是因为他(她)的身上具有这样的坦诚的特质,也许少也许多,但是一定是有。从拍摄开始我就决定想要拍摄陌生人,邀请的是作为陌生人的拍摄对象。在人和人的关系里面,我反感的是被成为“熟人”时的那种距离感,无法打破的圆滑与世故形成的真正的陌生,因此而变得无法接近内心。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24
范石三认为,“Two Of Us”的拍摄对他来说是一个仪式,把这段被称为独生子女的时代记录下来,即使这些照片需要两次曝光才能完成,是一种虚构的影像,但他认为放在当下的环境里这个影像是比现实还真实的。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27
范石三认为,“Two Of Us”的拍摄对他来说是一个仪式,把这段被称为独生子女的时代记录下来,即使这些照片需要两次曝光才能完成,是一种虚构的影像,但他认为放在当下的环境里这个影像是比现实还真实的。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27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27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27
作者:
闪闪惹人爱
时间:
2013-11-16 21:29
欢迎光临 草根学园 (http://www.caogenleyuan.six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