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史海探秘] 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公元1410年,朱棣率领50万大军亲政依然在塞北扰边的蒙古势力,这次出征,朱棣还有着浪漫之举,居然带了他当时宠爱的妃子权美子伴随,可是这位美女没有经历过战争,只享受过荣华富贵,最终因为禁不住战争的折腾,结果死在了战场上,明军虽然最终获得了战事的胜利,但权美人的死让朱棣痛心不已。本来,权美人的死与她体质有关,不碍别人的事,但这件事并没有简单收场,朱棣决定一定是有人将她陷害之死,随即引来了一场几乎掀翻整个后宫的大波澜。

后宫从来都不是平静之地。心毒的女人害起人来,比蛇蝎还厉害。如果有人不明不白地死了,宫女首先被作为怀疑对象,稍有不慎就被嗜杀的冷血者咬死,生命毫无保障。一个宫女因私泄愤,告发说:贤妃权美人死得不明不白,是一个姓吕的宫女在茶里下毒药,进献给权美人,把她害死。

朱棣本来就悲痛不已,自己的心肝宝贝竟然死于非命,那还得了?朱棣怒不可遏,把吕氏处死,数百名宫女、宦官同时被杀。

但是事情还没完,更大的波澜还在后面。

妃子中一个姓鱼,还有一个姓吕。她们跟大多数宫女一样,命运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悲惨。不过是侍候皇帝的婢女,远离父母兄弟,失去家庭的欢乐。宫女患病,不能得到很好的医治,累死或病死,便送往净乐堂火化了事,寂寞地走完一生。

后宫里佳丽几千人,想得到皇帝的恩宠难于上青天。只有极少数人能得到皇帝恩宠,封为嫔妃。宫女们的名字,皇帝大都叫不上来。大多数宫女失去情感自由,在感情上十分寂寞。

怎么办呢?人总得要有精神依靠吧?她们偷偷地找宦官做男友。宦官当然也有这种需要,因为朱元璋禁止宦官娶妻,否则处以剥皮之刑。于是宦官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找宫女做情人。宫女跟宦官的地下情人关系叫“对食”,在宫中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他们互称对方为“菜户”,就跟现在称“老公”“老婆”一样,精神上互相意淫一把,生活上互相照顾,可能过不了正常的性生活,但是男女之间那种视觉、味觉、听觉、手感上的刺激和偷偷摸摸犯罪的快感,让他们暗爽不已、欲罢不能,不惜甘冒凌迟、剥皮的严惩。这种“对食”关系当然是玩火,一旦泄密,必死无疑。人就是这种奇怪的动物,理智的大堤一旦溃败,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欲,见了棺材也不见得落泪。

朱棣解不了她们的寂寞,但是弄清楚“对食”是个什么概念还是没问题的。妃子鱼氏、吕氏中了头彩,畏罪自杀。朱棣愤怒不已,命画家把她们和宦官搂抱的春宫图画出来,警告其他人不要秽乱宫廷。

朱棣逮捕了吕氏的婢女。婢女经不起严刑拷打,屈打成招,竟然承认有弑君的恶念。朱棣更是怒不可遏,一次处死2800余名宫女,完全丧失人性。

朱棣到刑场亲自监斩,要亲眼看看这些“**淫贼”们的悲惨下场。下场越悲惨,他越感到快慰。一些刚烈的宫女自知难逃一死,临刑前破口大骂,透露出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你自己阳痿!我们没办法满足,才和年轻宦官私通,何罪之有?”

朱棣哑口无言,因为这些宫女骂的是对的。

朱棣当皇帝之前,已经患有ED(性功能障碍)症,过不了性生活,所以和徐达的长女、徐皇后,只生下3子5女。儿子仅仅3个,挑出一个好皇储都难。

朱棣的ED症可能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他常年征战,有严重的风湿病,平时喜欢吃芹菜,患有肠道寄生虫病。再加上长期处于严酷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中,在血雨腥风里穿行,精神高度紧张,可能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朱棣还服用丹药,损害了身体健康。

后宫数千如花似玉的美女,为得到皇帝的垂青,日日朝思夜想,费尽心机,可是现在,她们最后一线希望也完全破灭了,犹如一朵朵鲜花任其枯萎。宫女数量不会减少,更不会允许宫女寻找自己的幸福。朱棣如果能仿效唐太宗一样,将宫女放出宫外,任其婚配,双方各得其所,倒也不失上策。但是,朱棣没有这样的雅量,他只希望他和所有的宫女都能保守秘密,直到死去。面对后宫美女,朱棣除了满心愧疚,更是感到无比压抑。好像面对一群群欲望横流的女妖精,他只好无奈地在人海里拼命挣扎。

这一次大屠杀,死亡的宫女人数可能超过第一次讨伐蒙古人时朱棣军队消灭的敌人数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来坐?

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标传说为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老师,希望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精心培养25年之后,朱标已经38岁,继承父亲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标的身体熬不住。1392年1月,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朱标的长子朱雄英10年前已经死了,伺候父亲全靠次子朱允火文。

朱允火文年仅14岁,日夜守在父亲身边,至少也算是1392年度“感动中国”的孝子人物。他是个偏脑袋,朱元璋给他起了个“半边月”的绰号。朱允火文从小生活在深宫之中,在知识分子中间长大,知识渊博,而且以德服人。但他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

朱标病了4个月不幸英年早逝

但朱标还是不幸早逝。对于勤恳的老皇帝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大事件,不是普通的丧子之痛——接班人没有了,整个帝国的命运怎么办?那么多大将手握重兵,怎么节制?这件事折磨着老皇帝,居然28天没有上朝。

朱允火文将3个年幼的弟弟照顾得十分周到,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继承人。周王、晋王、燕王等都有野心。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还差点儿被废了王号。晋王外表残暴,违法乱纪,然而本质上是个胆小鬼。鲁王是个天大的蠢货,为长命百岁,乱吃丹药,把眼睛吃瞎了。其他的王子有的杀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稍微几个成器的,却是舞文弄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艺术家。

老皇帝一声长叹

现在,只剩下四子、燕王朱棣和朱标次子朱允火文PK了。

朱元璋对朱允火文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对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忧:他柔弱的肩膀,能担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这么仁柔,跟个兔子似的,多么大的缺陷啊。做皇帝,必须有狮子、老虎的硬汉性格,否则必定会被政坛上的狮子、老虎吃掉。

朱元璋就立储问题,曾经悄悄征询过大臣的意见。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太子死了,皇长孙(朱允火文)年幼不懂事。治理国家必须选对人,我想让燕王接班怎么样?”

刘三吾是知识分子,你问他谁当储君,他当然只推荐自己的同类。他头摇得像拨浪鼓:“立燕王绝对不行!如果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皇长孙朱允火文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觉。”

文官们拥护朱允火文,因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上台后能实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军事化的高压独裁。朱元璋的统治太过猛烈,官员暗地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长久下去没人吃得消,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

朱允火文非常有孝道。而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孝”就是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秘密武器。所以,朱允火文一定要将“孝”进行到底。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朱元璋欣赏四子朱棣的“武”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火文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朱棣是闻着战争的硝烟味长大的,1360年4月17日出生于南京,正是陈友谅大举进攻南京的那一年。他11岁封燕王,17岁迎娶徐达的长女,20岁就藩北平。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知道怎么打胜仗。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谓一代“战神”。现在他33岁,正当青春年少。

论才能和胸襟,朱棣都胜过朱允火文。一次,大家在宫里看赛马。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火文没有打仗经验,所见不过平凡琐事,憋足劲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毡”,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而朱棣见过世面,巧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气魄宏大,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为众藩王之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沿长城一线封国,为天子守边,抵御北方蒙古人的侵犯,号称塞王。朱元璋允许他们拥有3000人的护卫,最多的可以达到1.9万人。燕王、晋王、秦王势力最强,多次奉诏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大将也要听塞王指挥。尤其是燕王朱棣,负有控制北部门户的重任,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多达30万人,军中大小事自己裁决,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汇报。

1390年,一场战斗使年仅30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元旦刚过,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3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银装素裹,车马辎重行进十分困难,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将领们请求燕王安营扎寨,等大风雪过后再想办法。

朱棣说:“战机就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命令大军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

朱棣围而不歼,派乃儿不花的好朋友、降将观童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是鸡蛋碰石头,只好请降。朱棣摆酒设宴,酒喝得十分爽,令乃儿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主动要求劝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晋王,生性怯懦,一踏上当年成吉思汗征战的土地,就两腿发虚,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连个兔子都打不到。

朱棣的血统带来麻烦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火文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

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

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生的,或许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有可能是高丽人,究竟是北方高丽民族,还是来自朝鲜半岛,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称朱棣的妈妈是元顺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根据管理宗庙祭祀、礼乐的官方机构太常寺的记载(现已丢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标、秦王和晋王,跟马皇后没什么事儿。而另外一个妃子生了朱棣,这个妃子就是石页妃。

朱棣称帝后篡改《太祖实录》,把能得到的资料全部篡改,拼命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生的,还拿出很多证据证明他当皇帝是合法的,证明朱元璋有意传皇位给他。

而朝鲜的一条史料足以戳穿朱棣的谎言。1389年,朝鲜使臣权近等人在北平拜谒燕王,回国后写了一本《奉使录》。里面说,他到北京燕府去见燕王,可是很不凑巧,那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燕王妈妈的忌日,燕王不见客人。马皇后是八月初十去世的,所以说朱棣不是马皇后亲生。

朱元璋艰难决定:立16岁朱允炆为皇太孙

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16岁的朱允火文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十分窝火,十分不服气。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火文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怎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火文急忙打圆场,才没让朱棣十分难堪。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火文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朱元璋当初的选择是个错误。如果选朱棣当皇帝,就不会出现后来历时4年的内战。但历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泪,它只相信实力。朱棣发动战争,将朱允火文赶下台取而代之。为抹杀篡权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稳,朱棣拼命说谎,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指“马”为母,万不得已,这就是政治!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