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司马光》第二部 赵冬梅(讲稿 视频 文字 全集)
主讲简介: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晚唐至北宋的军事、政治、社会生活。讲授课程:《中国古代史》、《资治通鉴选读》、《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专题》《宋史专题》。
内容简介:
一千年前,大宋王朝中期思想激荡,涌现出了大批名留青史的历史名人,司马光就是其中星光熠熠的一位。他童年时就留下了 “司马光砸缸”的非凡故事,成了小孩子们的心中偶像,长大之后,司马光进士及第、仕途顺利,飞速成长为大宋政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并最终官拜宰相,荣耀至极;而在史学上,司马光更是因为主持编写了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和司马迁一道被世人尊为 “史界两司马”,其史学成就彪炳青史。
公元1051年,三十二岁的司马光进入馆阁,成为了大宋朝的高级官员,并担任了礼官的重要职务。就在他刚刚任职不久,就遇上了一个非常蹊跷的事件,而这个事件与十一年前爆发的一场战争有关。公元1040年,宋朝与西夏在陕西的三川口遭遇了一场激战,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是,宋军全军覆没,主将刘平下落不明。令人奇怪的是,大宋朝廷却给了生死不明的刘平以“烈士殉国”的不凡待遇,并在朝廷内外大肆宣扬,奉为楷模。然而,就在时间过去了整整十一年,大家已经渐渐遗忘的时候,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竟然在大宋朝堂之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那么,一个已经盖棺定论的往事为何会再起波澜?年轻的司马光又将如何面对这个不寻常的事件呢?
就是这样一位卓越的历史人物,在人生后期,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备受诟病,甚至被立为反面人物,不断遭受口诛笔伐,历史形象一落千丈。难道司马光真是一位因循守旧、反对进步的人吗?历史上真实的司马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所经历的又是怎样一个矛盾交织、激情荡漾的时代?宋朝以前,司马家族没有人出仕为官,然而仅仅三代人,就出了一位最后官拜至宰相的司马光。那么,看似普通的司马家族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办法,培养出这样一位名留青史的大人物呢?司马家族的先辈们都有谁?从他们身上,司马光又获得了哪些终身受益的宝贵经验呢?
北京大学赵冬梅副教授登临《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司马光》第二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