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战国时期,赵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此人就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在位期间,他立足军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与此同时,在他执政后期,他在王位继承的问题上,优柔寡断,感情用事,致使自己饿死沙丘。一代雄主就这样草草收场,给后人留下无限感慨。
中山国原为白狄族,是属于当时的一个边地人群,在今天河北石家庄以北到保定以南。赵武灵王即位前,赵国的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二、三等的小国,诸如中山国的侵扰。中山国正好处在赵国的中央地带,全境只有东北角一小块与燕国接壤,其余皆为赵国所包。赵国是一个北为游牧文明、南为农耕文明的国家,本来就存在严重的分裂趋势,因此,中山国成了赵国的心腹大患。
赵武灵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清楚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以超凡的才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那么在赵武灵王的战略里,他将如何解决中山国这一心腹大患呢?
可以说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大加强,赵国也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有学者甚至认为,如果秦国不统一六国,最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就是赵国,但是历史不容假设。后来的历史发展,赵武灵王的雄才大略并没有延续下去。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战国七雄》之《胡服骑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