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红楼梦之丝绸密码 李建华(讲稿 视频 文字 全集)

360截图20141123170821873.jpg

主讲简介:

  李建华,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浙江财经大学、苏州大学等名校客座教授。中国丝绸行业复兴的实践者与丝绸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丝绸之美,让丝绸文化为世人所了解,他凭借对中国文化和丝绸文化的独到理解,撰写了大量丝绸文化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成功的诠释了丝绸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艺术价值。著有《字说丝绸》、《话说丝绸》、《神州丝路行》等。中国第一档丝绸文化节目《字说丝绸》以及大型丝绸文化记录片《丝行天下》的主讲人。

节目介绍:

  在中国众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恐怕很难再有哪部作品,像《红楼梦》一样引发后人诸多的猜想与探究:比如作者之谜、书名之谜、背景之谜、主题之谜、后四十回之谜、主人公命运之谜等等。 所以有人说,一部《红楼梦》仿佛就是一座幽深而曲折的迷宫,其中暗藏着数不胜数的难解之谜。 今天我们重现翻开这部《红楼梦》,会发现书中有大量关于丝绸的描写,如贾宝玉的孔雀裘披风、林黛玉潇湘馆中糊窗用的霞影纱、王熙凤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贾母屋内的金钱蟒缎靠垫、元春省亲赏赐的“富贵长春”宫缎和“福寿绵长”宫绸,举不胜举。

  那么将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的曹雪芹,为什么要这么大费笔墨地在小说中描绘各式各样的丝绸纺织品?为什么说这些看似与故事主线无关的情节,其实暗示了小说中四大家族的真实身份? 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苏州大学客座教授李建华老师,将带领我们,探究《红楼梦》中暗藏的丝绸密码,品读那流动于经纬之间的丝绸文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中国丝绸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身于清代江宁织造局世袭织造之家,耳濡目染的丝绸文化伴随着他的呕心沥血之作。笔者透过《红楼梦》从丝绸品种和丝绸纹样两个方面探讨分析清代中后期的丝绸发展状况和丝绸文化折射出的人文思想。

中国古典名蓍《红楼梦》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虽说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引得众文人墨客为之动容,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人称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包罗万象,涉猎广泛,不同行业的人们,从这部名著中都会搜寻到本专业的蛛丝马迹。丝绸作为我们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载体,也不例外。更令人鼓舞的是,据历史考证曹雪芹的祖上曾为清代江宁织造局的世袭织造(官职名),历任达六十年之久。《红楼梦》前八十回中频繁接触到与丝绸相关的服装及饰物,丝绸面料,陈设用品等,其专业知识的精确宽泛,品类的繁多和真实,无不令人惊叹。曹雪芹向我们生动详实地展现了清代中后期的丝绸发展状况,浓郁的丝绸文化气息从原著的叙写中可窥见一斑。笔者凭浓厚的兴趣,在此斗胆从两大方面对《红楼梦》(下简称《红》)的丝绸文化作条分缕析,以飨读者,慰己夙愿。

1  琳琅满目的丝绸品种

《红》中荟萃丝绸品种不下十几种,虽不全面倒也丰富,现分类粗作整理,并加以解释。

1.1薄型织物

纱罗是质地轻薄,纱线组织稀疏的丝绸织物,“方孔曰纱,椒孔曰罗”,唐代美其名曰“轻容”,即所谓的“纱之至轻者曰轻容,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新疆古墓中出土的唐代白地绿花罗,丝线细如毫发,光洁的罗面上印着翠绿的枝叶,微风掠过,轻罗如云雾缭绕,似香烟飘浮。,所以古人常以“蝉翼”“轻烟”来比拟轻薄柔软的纱罗,红楼梦中称纱罗为“软烟罗”“霞影纱”,真是令人叫绝。且听第四十回,贾母由窗纱引发的一番议论:“那个软烟罗只有四种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作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地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软烟罗。那银红的叫作“霞影纱”。“老祖宗”简直既是丝绸专家,又是艺术家,既内行,又有诗情画意,颇值玩味。

刘姥姥离开贾府之际,收到赠别礼品,其中就有“实地子月白纱“,实地纱是纱中最厚密的,接近于白的浅蓝色厚密纱, 用平儿的话说用作衣服里子。可见,在清代,纱除用作居室饰品,如窗屉、窗纱、灯笼罩子等,还广泛用于服饰。纱是古代夏季普遍使用的衣料,曾有“衣必华,夏则纱,冬则裘“的说法,但透过《红》中的表述,纱在当时多用于内衣或者棉衣夹袄的里子,已经不算是高贵用料了。要不,送与刘姥姥的为什么不选择绫缎而送青纱和茧绸呢?

此外,薄型织物还涉及到绢、绫、纨等,绢是一种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适用于作画或或装裱之用,四十二回宝钗嘱咐丫环向凤姐要一块“重绢”,就是用于作画料的。纨只在在二十三回句中“水亭处处齐纨动“提到,并且纨是十二钗之一李纨的用字,纨是较细密的白色细绢,团扇以此为料,也兼作夏季衫裙用料。

至于绫,是缎纹组织,象缎但比缎薄,在清朝用于服饰面料。如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丫环走来”,又对宝玉的家常穿着这样描述:“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第八回宝玉挥望病中的宝钗,而宝钗的穿戴是:“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的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二十一回 “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二十四回“鸳鸯穿着水红绫袄儿”,二十六回袭人穿着“白绫细折裙”。再如四十回,贾母见宝钗房内太素净,吩咐拿几件摆设来,其中有一顶“白绫帐子“;四十五回,宝玉雨夜访黛玉,匆忙中,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四十六回,鸳鸯的家常穿戴“半新的耦合色的绫袄”。分析以上例子不难看出,绫在那时除作普通衣料外,还用作褥帐等寝具。

1.2  厚型丝绸织物

绉、缎、锦、绸算是出现于《红》中的厚型丝绸织物了,并且各有分类,名目繁多。

1.2.1  缎类:

缎类织物在《红》中地位突出,出现频率之高,花色品类之丰富,在本书丝绸织物中当属首位。缎的质地较厚,由于丝线交织的特殊结构,其中的一面具有平滑光泽的效果,所以在本书中赋予“闪缎”的称谓,极其形象到位。
青缎:青缎是黑色的普通缎料,运用最广泛,是丫鬟媳妇们背心的通用面料,还用作陈设物品,如:清缎靠背引枕、青缎靠背坐褥等,另外,青缎是制靴的主要用料,据《清稗类钞》载“靴之材,春夏秋皆以缎为之,冬则以建绒”。如“青缎粉底小朝靴”系宝玉脚蹬的靴子。

妆缎:妆缎亦即妆花缎,是明清以来主要的宫廷专用丝织品,据载是明代南京丝织工人在织锦缎技法基础上,吸收了刻丝 的手法,结合运用于提花丝织物的妆彩上,花纹配色极度自由,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妆缎中织有龙蟒纹的,又称蟒缎,据《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载,雍正三年三月十五日内务府奏折中,亦有上用满地风云龙缎、大立蟒缎、妆缎等名目。《红》中多处引用蟒缎,贾母的屋内陈设有金钱蟒缎靠垫,引枕和大条褥等套具,宝玉身着秋香色立蟒白狐箭袖等,可见,蟒缎应属高档富贵的服饰用料,绝非普通人家所能享用。更为有趣的是,二十九回贾母一行人在清虚观打蘸,张道士献符时用“水红蟒缎经袱子”托出符来,古代书籍不论是卷轴装还是线装,多用布帛分别包裹便于管理。僧道用于包裹经卷的便称“经袱子”,张道士选用大红蟒缎制作的经袱子托出物品,表示郑重之意,再次印证了蟒缎在丝织物中不同凡响的地位。

妆缎的有关记叙还有史湘云的装扮“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装缎”亦即“妆缎”,再如五十二回中宝玉的装束“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子”,这里的妆缎是用来作沿边装饰的。

洋缎在书中也屡有出现,“大红洋缎窄裉袄”便是凤姐初见黛玉时的上装打扮,大红颜色足见王熙凤的热辣性格,洋缎面料体现了她在贾副府中的显赫地位。在第三回中,宝玉穿着“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洋缎就是倭缎,据《天工开物》记载,倭缎系日本国织造,后漳、泉海滨一带仿造,亦称倭缎,如《大清会典》有记载江宁织造局岁织倭缎六百匹。倭缎只被贵族服用,与平民无缘。

1.2.2锦

织锦是很厚实有纹彩的丝绸织物,在汉代很流行,唐代极盛,元明以后,锦渐趋衰落。清代的风尚服装以绸缎及毛织物为贵,    锦只做锦匣、枕和靠背等家饰用品,或用作衣饰镶边,如第三回中,炕上有锦褥、锁子锦靠背;九十回有“宝蓝盘锦镶花绵裙”五十三回中贾母正房有“锦茵绣屏”,锦茵是锦褥或锦垫。四十回风姐为宝钗摆设屋子,榻上铺着锦茵蓉簟,华美的丝绸褥子和荷花图案的竹席相映衬,为素雅的房间增添了几份光彩;四十九回,宝钗穿斗纹锦上添花……鹤髦“,此处的锦实指缎纹底上再织花纹的织锦锻,所以称为“锦上添花“。

1.2.3  绸:

绸这种厚型织物在《红》中分为宫绸,茧绸、绉绸和洋绉。

宫绸:是宫廷专用绸,工料均极考究。《清代的苏州织造局志》卷七上载有八庵花宫绸、八庵素宫绸等名目,“花宫绸一匹需工十二日”,可以想象其精工细作,质量的考究了。

茧绸:四十二回刘姥姥所得贾府赠品提到,属低档丝织物。茧绸产于山东省,在当时以昌邑县所出者质优。原料为柞蚕丝,丝质粗,但别有风格,大概非常适宜于刘姥姥这样的“粗民”穿用。宫绸和和茧绸不同的档次标志着穿着者的身份地位,服饰文化透露出的社会内涵是非常深刻的。

绉绸:四十二回“贾母穿着青绉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青绉绸是这件贵重皮衣的面子。绉绸,古称 (音hu) ,今称绉,似罗而疏,似纱而密;由于经纬丝线拈向不同,产生自然皱纹,也称洋绉,第六回中,“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第三回中“翡翠撒花洋绉裙”,这两处都是王熙凤的服饰。绉绸通常用来作皮革服饰的面子料。凡能被贾府风云人物凤姐钟爱的面料一定不俗,亦属上等丝绸了。

1.2.4  刻丝

刻丝,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名称,如《博物要览》作“克丝”,《鸡肋篇》作“刻丝”,《名义考》则称“缂丝”,《格古要记》称为“刻色作”,谓其配色如敷彩等,不一而足,名堂纷纭。

刻丝质地厚重,但织法奇巧。它是以平纹为基础组织,用通经回纬方法织造图案,织品正反面具有相同的艺术效应,花纹和地纹连接处出现明显的断痕,象刀具镂刻一般,效果别具一格。刻丝盛于宋代,清乾隆时也很流行,并且品质精美,多用于服饰陈设等,属珍贵的丝绸珍品,在《红楼梦》中频频出现,由此可窥其盛况。王熙凤似乎特别青睐刻丝衣装,如“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石青刻丝灰鼠披风”“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王夫人穿旧送与袭人的一件“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其他如大红缎子缂丝围屏等上等饰具。

其实,清代的丝绸名目林林总总,多达数百种,从《红楼梦》中总结的丝绸点滴,基本反映了清代丝绸发展状况。

2  意境交融的丝绸纹样

尽管《红楼梦》中较少出现大篇幅的具体丝绸纹样描写,但我们从只言片语中仍能体会出清代后期丝绸纹样的风格特征。

《红楼梦》中提及到的丝绸纹样与清代纹样流行时尚相吻合,清代盛行吉祥纹样,做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我们看看《红楼梦》中是如何描述各色纹样的吧。

2.1 丝绸纹样题材

2.1.1  花卉纹样


清代的花卉纹样散发着浓浓的写实味,它清丽秀雅,并且与鱼虫鸟蝶相融合,意境顿生,倍添韵致。

“百蝶穿花“纹样在《红》服饰中颇受欢迎,其加工技法或织或绣,生动有趣。第三回中王熙凤身着的窄裉袄上“缕金百蝶穿花“,此纹样是用金线在大红软缎上绣制而成的,活脱脱衬托出凤姐泼辣精明的张扬个性,而宝玉的出场服装却是“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花纹用两种色泽的金线绣制,金碧辉煌,炫人眼目。在四十回提到的贾府库房里“大板箱里还有好些匹银红蝉纱,也有各样折技花样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样的”。可见,百蝶穿花纹样不仅被绣饰在贵重厚实衣料,还被织染在轻薄织物上,提到的折技花样其实也是写生花卉纹样的一种,强调以枝茎为结构线,缀饰花叶。

2.1.2  动物纹样

除了前面提到的翩翩可爱蝴蝶纹样外,《红楼梦》中涉及到的吉祥动物纹样既有中国传统纹样,象翩翩可爱的蝴蝶,又有外来吉祥纹样,如身生双翅的波斯天马纹样。

在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宁祠”,尢氏屋内“正面炕上设着大红彩绣云龙捧寿的靠背引枕“。这里的云龙捧寿纹样,在清代曾盛行一时。云纹本意含有祥瑞和仙气,龙纹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中国传统纹样,云绕龙飞,寿字居中,充满敬重祥祺风格的饰品是尤氏专为迎接贾母的到来而精心安排的。

第十五回,宝玉见北静王“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北静王的身份是郡王,清制郡王之服有补服与蟒袍两种,后者饰五爪坐龙,前者饰五爪行龙,“江牙海水”纹样具有深刻寓意,海水纹寓“四海清平“,江牙纹是寿山石,寓“江山万代“之意,都是为衬托龙纹的威严气势。

蟒纹在原著中也有出现,王夫人屋中炕上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靠背、引枕、条褥是设在火炕上的一套坐具。每一套都是图案相仿,颜色一致,在大红缎底上绣金钱蟒小团花图案。蟒纹实际上就是龙纹的变异。王夫人心有成算,极有威势,此纹样与之性情并不悖离。

2.1.3  几何纹

《红楼梦》中凤姐屋中“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锁子纹也就是琐文,用丝线织成锁链形状套环纹,是清代较常见的几何纹。也称“龟文“,作丝绸纹样。

最为奇异的几何纹是万字纹,它的造型为 ,在书中,借茗烟之口有段神秘离奇的关于一个丫鬟的描写:他母亲养他的时节做了个梦,梦见得了一匹锦,上面是五色富贵不断头 字的花样,所以她的名字叫“ 儿“。万字纹应用很广泛,一般与其他纹样搭配使用,如四十回中“流云  福花样”,就是云纹、福字纹和万字纹的和谐配置。万字纹原为古代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释迦牟尼胸部所呈现的瑞相。武则天制定此纹读“万“,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它可以连续组合无限延续,含有“万寿无疆“之意,在清代倍受推崇,不但饰用于丝绸面料,还广泛用作窗格建筑饰纹。万字花纹锦还用作装裱佛经经面,今南京云锦研究所还藏有江南织造局制的石青色底不断头 字花纹的“织金锦“。曹雪芹从小生长在江宁丝织业的生活圈子里,耳濡目染,所以对这种万字纹肯定印象深刻。

此外,书中还提到斗纹锦,与琐纹大同小异的几何纹,只是图案是交叉状。在第三回有诗句“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黻黼焕烟霞”形容座中人和堂上客的衣饰华贵。而黻黼也是古代重要的服饰纹样,是冕服十二章花纹中的两种纹样。黻是半黑半白的斧形图案,代表割断之意,黼是 形图案,左青而右黑,取其向背而代表背恶向善之意。

2.1.4  其它纹样

文字纹在中国纹样史上占据一席地位,始于商代的铭文。清代也采用吉祥文字直接缀饰,如:元春归省赠贾母的物件中就有“富贵长春”宫缎四匹,“福寿绵长”宫绸四匹。

人物纹在《红》中涉及不多,只在两处提到“百子”纹,至今民间仍流行闺女出嫁配送百子图被子,寄托人丁兴旺,幸福美满的心愿,如在五十一回,袭人身着王夫人送与的“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

其他如云纹,江海水云牙等纹样在前面提到过,不再赘述。

2.2  丝绸纹样的构图形式

    据史载及实物考证,清代丝绸纹样的构图形式不外乎折技、穿枝、缠枝、散花、团花等多种,笔者研读《红楼梦》注意到原作中提及两种,现分述如下:

2.2.1  团花式

第三回宝王出场服装中,“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这里的八团就是团花式构图,在缎上加绣八个彩团。一般来说,团花是单位团花在平面织物上按“米”字或“井”字骨骼作规则散点排列。团花可以是各种题材的适合纹样,不仅仅限于花卉纹样,如五十一回凤姐宋给袭人的那件皮褂子所缀纹样就是“八团天马”团花纹样。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幅面料的团花必须相同,进行顺序排列。

2.2.2  散花式

散花构式与团花不同,首先,散花的单位纹样不拘泥适形图案,其次散花构式的花纹自由散点排列,满地铺陈,纹样繁琐,不象团花要遵循特定规则。散花的结构松散流于琐碎。《红楼梦》中屡次提及“撒花“这个纹样名称,笔者认为所谓的撒花纹样实际上就是采用了散花构图手法。王夫人屋中的“银红撒花椅搭”;芳官在六十三回中穿“水红撒花夹裤“,在五十八回穿“丝绸撒花夹裤”;凤姐在第三回“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在第六回中穿“水红撒花袄”;至于宝玉与撒花纹样似乎更有缘分,有时穿“松花绿撒花绫裤 ”,有时穿“绿绸撒花裤”,卧房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宝玉和芳官都具有叛逆性格,凤姐也极具个性,三位着装饰用不拘一格的散花构式,我想也许是作者的匠心安排。

行文至此,仍感言犹未尽,《红楼梦》蕴含着方方面面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丝绸文化的深入开掘和研究,笔者所做不过是九牛一毛,诸如原著中牵涉到的丝绸加工技艺,丝绸相关饰物等,限于篇幅,笔者只好抱憾收笔了。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