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二十三)秦灭楚国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二十三)秦灭楚国
秦王嬴政在攻下韩、赵、魏、燕等中原国家之后,就把统一的矛头对准了南方大国楚国,楚国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流长达八百年,秦王嬴政对于这个国家早已垂涎三尺。可是楚国实力非常强大,尤其是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100多年前,楚国兵强马壮,横扫中原,已经露出了争雄之势。到了秦王嬴政时期,楚国实力依然不可小视,尤其是楚国还有一个著名的将领,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项燕。楚国在大将项燕的保护下,秦国也一时奈何不了楚国。可是当秦王嬴政派出了大将王翦进攻楚国后,秦楚对峙的局势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用了三年时间强大的楚国就被秦军攻陷。那么秦国最终依靠怎样的谋略把楚国消灭的呢?楚国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灭楚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秦国大将王翦采取了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而楚军求胜心切,但与秦军总是交不上锋,最终斗志逐渐消失殆尽。这场秦楚之间战役成为秦国消灭楚国的转折点。然而熟悉楚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楚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早实行变法图强的国家之一,它甚至比秦国的商鞅变法还要早。那么幅员辽阔、实力强大的楚国为什么会在短短三年内就被秦王嬴政给消灭了呢?王立群教授将带领我们从楚国兴衰的历史脉络中,搜寻楚国灭亡的深层原因,看一看楚国在历史上为秦王嬴政灭楚究竟提供了怎样的可乘之机?
一个国家的兴衰固然有好多原因,但是我们纵观历史,政治腐败可以说是很多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曾经很早就变法图强的楚国也难以逃脱政治腐败这个顽疾的困扰。尤其是在楚国的末期,一位被冠以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人成为楚国腐败的焦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从这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楚国内政怎样的腐败呢?
历史上的春申君是贵族后裔,他为了自己的进一步得宠,在李园和他妹妹的蛊惑下,春申君把李园的妹妹献给了楚考烈王,这可以说是春申君一生中最大的败笔。这一事件不仅造成了楚国政权的更迭,也为春申君一家带来了满门抄斩的厄运。而这场改变楚国命运的灾难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春申君为什么最终还是走向了这条不归路呢?春申君在这个事件的处理上,显示出了他怎样的弱点呢?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在楚国末期大权独揽,生活侈靡,苟且偷安,无所作为,最终造成了楚国的政治腐败。楚国后期的统治者,就是沿着这样腐败的轨道最终走向了灭亡。而这种腐败的局面是有历史渊源的,从楚国很多国君有很多人才都得不到使用,比如热情来投的异邦人吴起惨遭杀害,才华横溢、富有政治抱负的屈原被贬抑,楚人李斯反而去异国他乡为秦国的统一出谋画策。王立群教授认为除了楚国的政治腐败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导致了楚国的灭亡,而这个原因是当时六国所犯的一个通病,那么这个通病是什么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第二十三集《秦灭楚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