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中国神话 周飞(讲稿 视频 文字 全集)

主讲简介:

  周非(笔名),本名周飞,作家、安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学自然科学出身,曾长期在地方党政部门从事经济与文化管理工作,先后出版了《拷问历史》《非议历史》《诸子百家大解读》《中国神话的文化密码》和《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同时著有电影剧本、动画剧本和电视剧本多部,著作行销海内外,被誉为“一个时代的思想者”。

内容简介:

  说到神话,普通人都认为,那都是一些云里雾里的事,要么是古人愚昧、想当然,以为天上打雷就是雷公在擂锤子,天上下雨就是雨婆婆在洒水,要么就是哄小孩,以为小孩会信以为真,神话都是讲给小孩听的。其实不然,学术界认为,神话是文化之源。

  首先神话有历史价值。比如说,我们说大禹治水,西方有诺亚神舟,它实际上已经在表明人类经过一个大洪水时期,遇到过这样的洪涝灾害。比如说《荷马史诗》里说的特洛伊战争,比如说中国神话里面的炎黄大战,它都是有历史的影子在里面。

  第二,神话有文学价值,因为神话里面的想象,非常了不起。人可以在天上飞,是吧?可以往土里面钻。正是因为有这些想象,催生了人类发明了飞机、轮船,包括我们今天的无线电、手机,它实际上就是千里耳、顺风眼。

  第三,神话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寓意。就是说我们很多民族精神,它的形成期都表达在神话里,都表现在神话里。

  安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文化学者作家周飞做客百家讲坛,与我们一起走进古老的神话世界,探寻神话世界里的秘密,为您精彩讲述《中国神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中国神话-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辑词条

大多数中国神话主要发生在很古老的三皇五帝时代。中国神话是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最初的文字记载散见于山海经、水经注、尚书、史记、礼记、楚辞、吕氏春秋、国语、左传、淮南子等古老典籍中。
目录
1 概念
2 功能
3 产生
4 内容
5 研究与创作
6 发展拓新
7 主要特点
8 预言与幻想
9 中西的区别
展开
1 概念
2 功能
3 产生
4 内容
4.1 创世神话
4.2 日月星辰神话
4.3 动植物起源神话
4.4 洪水神话。
4.5 女娲神话
4.6 伏羲神话
4.7 帝俊神话
4.8 羿神话
4.9 嫦娥神话
5 研究与创作
6 发展拓新
7 主要特点
7.1 (一)围绕着生存这一主题
7.2 (二)显示了博大坚韧的精神:
8 预言与幻想
8.1 神话具有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9 中西的区别
9.1 中国神话很零散,希腊神话有严密得体系
1 概念 编辑本段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2 功能 编辑本段
  首先,人们讲述神话,为的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其次,由于生产力低下,尤其是面临着令人畏惧的自然界,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再次,先民们在神秘而悲喜莫测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积聚了相当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象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3 产生 编辑本段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

  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历代文艺创作中,类比神话、假借传说中的神来反映现实或讽喻现实的作品,通常也称神话。

  中国古代有神话,但是向来没有“神话”这个名词。神话是什么?茅盾先生曾下过一个定义:“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颂,却确信以为是真的”。

4 内容 编辑本段
  

  中国神话丰富多彩,内容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

4.1 创世神话
  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又称开辟神话。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创世神话主要有两种:天地开辟(包括世界和万物的形成)的神话和人类起源(包括民族的由来)的神话。天地开辟神话有3类:第一类,以创造神为主体 ,创造世界 。这个创造神的形象、称谓以及开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瑶族的创造神叫密洛陀;彝族的创造神有4个:八歌 、典尼 、支格阿鲁和结支戛鲁。第二类,巨人化生神话,讲述天下万物是由巨人的身体各部所化。如汉族的盘古神话,阿昌族的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 ,彝族神话 《 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第三类,自然演变的神话,讲述的是想象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过程,既不是开辟神的创造,也不是巨人化生 ,完全是自然演化。如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妹六甲》,纳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等。这些神话,在各少数民族的史诗和古歌中保留很多。人类起源神话有两类:一类是解释世界上人类的诞生,讲述造人的过程,说明民族的由来;另一类是与洪水神话相联系,通过洪水后兄妹结合,说明再造人类的过程。在民族创世神话中,人的来源有卵生、葫芦生、石头生,以及从山洞或树林上出来的种种不同说法,但较常见的是泥土造人的说法。如女娲神话。

  在创世神话中,解释人类由来和说明民族起源的内容常常结合在一起,把民族起源和人类由来看作是同时发生的 。彝族史诗《梅葛》中记载的创世过程,以兄妹成亲,生下怪葫芦,出现8种人,解释8个民族的由来。创世神话具有世界性,它是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4.2 日月星辰神话
  解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神话。日月星辰神话首先提出了日月星辰的由来问题。

  中国神话对此说法各异 ,大致有以下5种 :生育说、肢体化生说、蛋生说、铸造说、神创说。此外,还有太阳是英雄神和天帝的说法 。也有神话解释某些星座的来历。

  日、月有规律的出没运转是日、月神话解释自然现象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神话描述日、月的生活日程也像人类一样有劳作、有休息。月中的阴影及月的圆缺变化是此类神话解释自然现象的又一方面。汉族神话中就有嫦娥奔月化为蟾蜍、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说法。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解释月中阴影的神话。关于日、月之间的关系,人们想象它们有着同于人间的夫妻、兄妹、姊妹、姑嫂等关系。对于日、月食的现象,神话中亦有神奇的解释。如汉族就有天狗吞食之说。射日神话是日、月神话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所叙述的基本内容是:天空中出现了多个太阳(或月亮),强光照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英雄的神箭手射下了多余的日 、月。这类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企图控制太阳、征服干旱的愿望。

  日月星辰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对于天体的朴素认识,其中有的则表现了他们企图用巫术手段控制天体的愿望,具有原始科学和某种实用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始观念的渗透融合,最终化合成为充满了天真幻想的神话,并被文人取为创作题材。

4.3 动植物起源神话
  自然神话的一种。它是原始人民对于动植物来源和特征的解释性故事。在原始渔猎和采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还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人们往往认为周围的动植物也像自身一样具有知觉、感情和生活历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同人的生活、生产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动植物,则运用形象化的幻想手法说明它们的来源和特征,便成为动植物起源神话。

  在中国流传至今的神话作品中,单独讲述动植物起源神话较少,大多作为局部的情节存在于原始神话和创世史诗中。如布依族的神话史诗<开天辟地>中讲森林和珍禽异兽是由翁戛神的头发和身上的虱子所变的。《夸父神话》中讲桃林是夸父在逐日途中渴死后弃下的手杖变成的。这类神话认为动植物是由神体的某一部分或神的器物变化而来的。

  此外,有的神话认为动植物是创造神创造的。如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讲阿俄暑补神到人间创造生物 ,把3种树栽在地上,从此有了树;把花鹿放在森林,从此有了动物。还有一些神话认为神、人、动植物是互生的。

4.4 洪水神话。
  世界性的关于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神话。中国古代关于洪水的记载,多和治水相联系。如《淮南子·览冥训》中就述及女娲补天和治水的故事。此外,还有鲧 、禹治水的神话。它们都没有直接和人类再生相联系。后世所传洪水神话反映远古某个时期人类在遭到毁灭性洪水灾异之后,洪水遗民两兄妹结婚,再生人类。这个神话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西南系统的洪水神话一般说是:雷公发洪水,淹没世界。兄妹二人躲在葫芦里避开洪水,而后结为夫妻,婚后繁衍出不同的种族。北方系统的洪水神话说:洪水泛滥 ,淹没世界。伏羲、女娲(或盘古兄妹)在石狮子或乌龟等的保护下,避过洪水,随后结为夫妻。最后,兄妹捏黄泥人 ,再造人类,从而成为汉族“人祖”。这两大系统神话都存在原始血缘婚的痕迹。它似是中国原始社会从群婚制向对偶婚制过渡的婚姻形态的反映。由于社会阶段的不同,神话中对兄妹婚所持的态度也各异。早期神话以为兄妹婚为延续人类所必需;后期神话则在肯定程度上有所不同。近代西南苗 、瑶、彝等民族的洪水神话资料,在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中征引较详。中原和北方汉、蒙古、达斡尔等民族的洪水神话,不断发现。它们有的和开辟创世神话相融合,有的出现了严重的佛教化倾向。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口传的洪水神话常在衍变之中。

4.5 女娲神话
  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位伟大女神形象。

  女娲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造人。传说女娲揉团黄色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因为繁忙便引绳入泥浆拖拉甩动 ,飞溅的泥点变成了很多的人 (见后汉应劭 《风俗通义》)。另一个是补天。补天之说最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传说上古时候,天崩地塌,大火燃烧,洪水泛滥,恶禽猛兽残害人民。女娲就熔炼五色石块去修补苍天;斩断鳖足树立在大地的四周,将天撑起来,还杀死了兴风作浪的黑龙,以拯救中原的人民。然后把芦苇烧成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女娲也可算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 。

  此外,还传说女娲曾经作过笙簧。这与后来中国西南民族所吹的芦笙相似。女娲也可以说是音乐的女神。也有传说说女娲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风俗通义》),让青年男女互相婚配,繁衍后代。她又是婚姻的女神。

4.6 伏羲神话
  关于中国文化创造的神话。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 。他能够沿着生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伏羲有许多创造发明,主要说他坐在一座方坛上,听了八方风的乐音,便画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结网,制作了捕鱼的网。他的臣子句芒,则根据这种原理,做了捕鸟的罗。伏羲还制作了瑟,创造了《贺辩》的乐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就显露出来了 。

  伏羲后来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传说中还有伏羲与女娲为夫妇的说法。此说大约出现于西汉时代。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语。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上即有人首蛇身的伏羲 、女娲交尾的图像,一边标明是伏羲,另一边可能是女娲。

4.7 帝俊神话
  中国古代殷民族所奉祀的天帝的神话。甲骨文称为高祖。他本是殷民族的祖宗神,后来才升为天帝的。他的形状在甲骨文中是鸟的头,猕猴的身子,一只足 ,手里似乎还拄着一根拐杖 。有关帝 俊的神 话 ,集中保存在《山海经·大荒经》以下五篇里,其他书籍并无所见。帝俊的两个妻子,一个叫羲和,住在东方海外的甘渊,生了10个太阳;另一个叫常羲,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12个月亮。还有个妻子叫娥皇,住在南方荒野,生了1个头3条身子的先祖。帝俊时常从天而降,和一些五彩鸟交朋友;下方帝俊的两座祠坛,就是由这些五彩鸟管理的。在北方的荒野,有一座帝俊的竹林,斩下竹的一节,剖开来就可以做船 。尧的时候 ,10日并出,帝俊曾赐给羿红色的弓、白色的箭,叫他到下方去拯救人民的困苦。以上就是残留下来的帝俊神话的片断 。从中可以见到帝俊作为天帝的神性。由于神话的发展演变 ,帝俊又化身为传说中人间的两个帝王,一个是帝喾辛氏,另一个是帝舜,他们都是半神的英雄,都有他们各自的神话传说在流传。

4.8 羿神话
  

  羿是中国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根据先秦古籍的记载,羿或称夷羿(《 左传 》、《 天问 》),或称仁羿(《山海经》)。有关羿的神话说,尧做国君时,天空中出现10个太阳,把禾苗晒焦,百姓陷入饥饿之中,各种恶禽猛兽乘机危害人民。于是天帝俊赐羿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叫他去解除人民的艰难困苦。羿下到凡间,首先把10个太阳射落9个,然后他又诛除猰貐 、凿齿 、九婴、大风、修蛇等凶残的禽兽。最后到中原地方的桑林中捉住那头为害最烈的大野猪。他将野猪肉蒸熟后奉献给天帝,满以为会受到嘉奖 ,哪知道天帝却因为羿射杀了他的9个太阳儿子 ,很不满意羿的作为。此外,还有羿射河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等片断的记录,反映羿的另一些活动和他的悲剧性的结局。《淮南子》还记载了民间奉祀羿做消灾除害的宗布神。

4.9 嫦娥神话
  

  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嫦娥奔月神话最为民间所乐道。

  始见于《淮南子·览冥训》。神话说羿向西王母求得长生不死药物后带回家中。嫦娥趁羿不在 ,偷吃了不死药,不觉身子轻飘飘地飞离地面,奔向月宫。嫦娥奔月的神话还见于较早的《归藏》,但《归藏》记叙粗略,只说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药奔往月宫做了月精,似乎还未和羿相联系。在《淮南子》的古本中尚有嫦娥到月宫化为蟾蜍的记载,今本已无,显示了人们对嫦娥从谴责到同情的转变。魏晋六朝到唐代这段时期,人们对嫦娥的同情愈加发展,化蟾之类的古老传说渐被遗忘。有些学者认为嫦娥即《山海经》中的常羲。

  中国神话是远古中国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中国文

  学童年时期的产物,多为口头散文作品。中国神话丰富多彩按地域系统,大体可分为西方昆仑神话、东方蓬莱神话、南方楚神话及中原神话等。按所表现的内容,有关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有关于日月星辰、自然万物的;有关于洪水和部族战争的;还有关于工艺文化的。这些神话在古代人的幻想解释中多方面地说明了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及人类、民族的由来,呈现出中国古代人对天地万物的天真美丽富有趣味的艺术想象。中国开辟神话在文献记载中具有极强的幻想性。女娲是北方神话的开辟神,盘古则为南方神话的开辟神。女娲是抟土造人的始祖,盘古则以他巨人的身躯化生天地万物。女娲炼石补天,挽救了一个即将毁灭的世界,成为人类的再造神。围绕女娲补天的神话,还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等许多动人的情节。中国洪水神话汉族记录最早,少数民族的则比较晚近,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南系洪水神话多有雷公出现,雷公为洪水的制造者,因而在神话情节中常常展开与雷公的斗争。北系洪水神话多与共工相联系,共工怒触不周山成为洪水泛滥的根源。后期记录的洪水神话与兄妹婚型神话常常结合在一起,而洪水后成婚的兄妹,又往往被说成是远古的伏羲、女娲乃至盘古。这类神话的主旨在于表达“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过程。它把洪水故事与血缘婚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关于鲧、禹的神话,塑造了中国古代两位治水英雄。鲧在洪水滔天时窃了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被杀于羽郊,三岁不腐,孕育出一位继续平治洪水的禹。禹疏导河川,平夷山岳,以更坚决的意志,在黄龙、玄龟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反映了古代劳动者征服自然的伟大胸怀。日月星辰神话,在古文献记载中有巨人化生说和神生日月说两种。在神生说中,羲和被认为是日月的母亲;太阳又被想象成为可以浴于咸池,登上扶桑,运动于水、树之间的形象。太阳常常与乌相联系,月亮常常与蟾蜍相联系,在日和月的关系上,神话又往往以人类社会家庭关系加以说明,如把它们看成是父与母或兄与妹的关系。其他如夸父逐日、后羿射十日等,均与日月神话有关。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吕氏春秋>、<国语>、<淮南子>、<独异志>等古籍中。不仅记载早,品类多,而且不少古老的神话,至今依然在民间口头上流传。由于流传时间久远,这些神话与古文献上记录的,在具体情节上有所不同,出现许多变异。特别明显的是发生神话间的融合及地方化的现象。也有的融进一些后世宗教的观念。这些现在仍流传不衰的神话,经过演变,自然不同于原始古典神话,但却可以证明和补助文献记录的材料,实有裨于中国神话学的研究,特别是对弄清有关神话发展的古今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上古传说人物

  盘古—盘古开天辟地夸父—夸父追日燧人(燧人氏)—钻燧取火女娲(女娲氏)—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伏羲氏)—伏羲造八卦 祝融(祝融氏) 神农(炎帝,后稷、神农氏)—神农尝百草黄帝(黄帝氏、轩辕氏、有熊氏) 嫘祖 —黄帝之妻,教人养蚕 蚩尤刑天仓颉—仓颉造字尧舜禹—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 后羿—后羿射日嫦娥—嫦娥奔月

  道教神话人物

  三清—道教的最高神灵。 玉皇大帝西王母八仙

  佛教神话人物

  如来观音阎罗龙王龙母

  民间传说人物

  不少民间传说都把一些曾驱散瘟疫的将军将领供奉入庙,所以他们都放进这行列中。

  牛郎织女 灶君 妈祖黄大仙谭公车公 (又称“车大元帅”) 侯王 洪圣

  其他神话人物

  孙悟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二郎神沉香—劈山救母托塔天王哪吒金咤木咤千里眼顺风耳雨神风婆雷公土地(土地佬、土地公公) 河伯城隍谭公北帝必方 海若 玄女 比干(财神) 钟馗王子乔 琴高

  神兽和神怪

  鳌 啸天犬 巴蛇、凤凰、吉光鹣、精卫—精卫填海、鹔鹴、鹏、青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龙王、 伏藏龙 、神龙、地龙、天龙、麒麟、貔貅、夔鲲、僵尸、狐狸精、夜叉、年兽、牛头马面、虾兵蟹将 、瑞狮、 饕餮、穷奇、梼杌、混沌、魈魑魅魍魉、鼍、睚眦、狻猊、狴犴、蒲牢 、负质 、螭吻(鸱尾,鸱吻) 椒图、 囚牛、 嘲风

  灵地/神仙界

  玄圃 瑶池、扶桑、鹊桥、蓬莱 瀛洲 方丈、广寒宫、天庭 琅嬛

5 研究与创作 编辑本段
  

  一、昆仑山的方位

  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曾是一座非常著名的神山。比如《山海经》、

  《禹贡》、《水经注》对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描述往往带有极为神奇的色彩。它是“天帝的下都”,诸神的乐园;它方圆数百里,高插云表,雄峻巍峨。这里有西王母的瑶池,有结有珍珠和美玉的神树。

  它既是中国的神话之山,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端。古人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是“神圣”之境,编织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因此昆仑山在中国的神话与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是,这座在中国神话传说与历史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高位的神圣之山竟然被我们的先民遗失了它的具体地点和方位,成了一个难解的地理之谜!是我们的先民集体性失忆,还是它本来就不存在?难道一座这么重要的神圣之山在数千年的时间之河的冲涮之下竟然悄悄隐形?可是再看看《山海经》等书中所记载的其他地名,比如不周山、钟山之类到现在不也一样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吗!可笑的是,当初人们对这些神话传说与历史文化丝毫不加重视、不知爱惜与保护,甚至肆意、故意地破坏、践踏它的存在,一旦失去它的踪影、感到它的珍贵之后,又根据对书中一言半语的记载而按图索骥,竟把这座当时位于天地之中、繁华奇丽的“神圣之山”考证到了古人极难涉足的西疆,考证到一片荒凉冷酷的冰川雪原。我们真不知道先民们是怎么膜拜这座自己从未到过、见过的圣山的。

  神话中的昆仑山处于天地中心,处于大地的腹心部位,人类环绕在它的周围,众神居住于其上,还有宇宙树等众多神物。而现今的昆仑山我们的先民根本不可能在其周围生活的。所以我们应知道,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昆仑山与现今我们所说的昆仑山绝对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那么这座古代先民所说的昆仑神山到底在哪儿呢?也许,我们要找到这座圣山,还它本来的面目,就应从古代先民所生活的地域去找,从神话传说所可能发生的土地上去寻找它的踪迹。

  我认为,这座昆仑神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它就是位于富庶的陕西河渭平原上的“西岳”华山。原因如下:

  1、它南接秦岭,北靠黄河与渭水,是中国大地远古文明的心脏地区。华山地区自从远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 以及中国汉族的前身“华族”都是因为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已经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载有黄帝、尧、舜在华山巡游的事迹。

  2、炎帝黄帝的出生地都在此附近。它西是陕西,为炎帝族的发祥地,东是河南中原,正是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轩辕族的发祥地。它夹在炎帝与黄帝两大神话传说中诞生地的中心地带,自然有可能被这两大部族当作一座“天地中心”的圣山而对它膜拜与敬祀。

  3、炎黄大战、黄帝与蚩尤之战的许多地点比如阪泉、涿鹿、常羊山都在华山附近,在这里可以找到大量流传下来的关于这些战争的传说与古迹遗址。关于大战在此地发生的种种传说远比将战场移到极其遥远荒僻的今河北涿鹿之地要更有说服力与可信性。

  4、古代传说中的尧舜禹所建之都也在此附近,围绕在华山的北方与东方。

  5、古代夏商周三朝的兴衰、战争也多与此地有关。禹子启所建立的夏朝被东方的商朝打败后,被赶往西方,迁移到华山地区及其西部与北部;然后,在华山地区兴盛强大起来的周朝再经过这儿征服了东方的商朝。周朝所建立的两个都城也恰好位于华山的两边,似乎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华山在古代中国的中心地位。

  虽然它过去雄踞于远古中国的繁华中心,但后来战乱频仍,朝代更迭,各民族间迁徙不定,战败者文化湮灭无闻,有关他们的一切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也被破坏殆尽,战胜者用他们本族的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来代替了战败民族的一切,于是中国才有了包括昆仑山在内的那些失踪的山水、文化之谜。虽然如此,这些最为明显的直接的理由,还是使我们相信,古代华山就是先民们神话传说所说的昆仑神山。

  二、五帝的谱系与顺序

  在这部小说中,对于五帝的家族渊源、世系关系,我抛弃了那种已经历史化了的头绪繁乱且多矛盾百处的诸种记载,采用了一种更为简洁合理的新的说法,以便于我们这部神话小说的叙述和中国神话体系的创建。如果不能打破那些旧有的纷乱记载的桎锢,跳不出那种历史化的旧圈,我们将永难以建立一种合理的神话体系,永难以有我们自己的神话史诗。

  我们要想创建一种神话体系,除了盘古开天辟地这一条极为简陋的神话材料以外,其他则难以帮助我们说明在它之前以及之后天地开创的任何情况。我想,一部神话史诗它必须要有一个开头,有一种后世诸神合理的正常的谱系,这样才能便于读者理清它的头绪,明了它的脉胳与源流。有了这种合理的谱系,也才便于作品的叙述。所以,我想,要创建一个合理的神话体系,就必须对原有的神话材料中有一些取舍,使其有一个创始的过程,才能作为我们神话叙述的基点。为了方便神话的叙述,我只能对人物的关系进行一些必要的简洁性的调整,我想这些都是必须的,否则任何人都将难以理清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关系的这一团乱麻。

  具体诸神谱系与顺序请参看本人书中的叙述。

  

  三、大禹的事迹

  洪水神话是世界性的关于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神话,

  反映了远古某个时期人类在遭到毁灭性洪水劫难之后,遗民再生,人类终得重新繁衍。有趣的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多是人类躲避洪水,被洪水吞嗜消灭;以色列犹太民族所传下的《圣经》中也记载有上帝发下洪水灭绝人类,只有诺亚造出方舟这才拯救了世界各种生物。

  中国古代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多和治水相联系。如鲧、禹治水的故事。诸如他凿龙门山、轩辕山;通黄河、淮河;开三峡;理长江等,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之类。这些都是已经被历史化了的故事,脱离了神话传说的本色与朴质。由于它不符合当时社会生活与实际的特点,硬性编造出这种虚妄的故事,很难使人相信,更不用提使这类神话故事的流传与推广了。

  相比之下,《淮南子•览冥训》中关于女娲的记载比大禹治水的记载就要稍为生动、有趣、具体一些,从而也更有一种神话故事的真实感与可信性。“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这里说的女娲补天和治水的故事,还没有发展到后来人们所说的大禹真的带人去凿山挖石,通江理河之壮举。也正因为它没有这种壮举,也才使它更有一种亲和力,一种生动质朴的神话之美。

  故此,本人决不采用那种历史化的故意使主人公思想品德超凡入圣式的写法,尽力按照一种神话传说中他应该具有的样子来去写他的事迹,让他回归他的人性的一面中来。那就是大禹决不是像一个施工队长,工程院士,而是一个像女娲那样的只是除去各种水中怪物的人类英雄而已。

6 发展拓新 编辑本段
  

  <昆仑之歌>是网友中华昆仑在2008年7月15日开始发表于百度、天涯、红袖等网站上的一部长篇中国古代神话小说。

  这部87万多字的中国长篇神话小说,没有任何仙话,史话,佛话,玄幻掺杂于其中,是一部真正的纯神话作品。从此中国神话将结束它散碎芜杂,不成系统的历史,拥有一部真正的史诗类作品了!

  在这部76万多字的长篇系列神话小说之中,作者尽力对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物与事件进行了梳理,尽力使人物按照他们的时代顺序,对事件则尽力按照它们与人物的对应顺序,进行了一些较为合理的排列。作者以诸神与人类的关系为主线,将神话传说中的诸神与人类中的英雄作为辅线,将他们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再按逻辑与时间顺序一一排列写出。

  该书大致按照以下内容来写:

  一、诸神与人类的诞生。主要叙述盘古、共工与地母昊英创造诸神与世界,女娲造人。

  二、诸神的战争。主要叙述盘古化生万物,炎帝朱襄与水神共工两派神祗的大战,炎帝朱襄取得胜利成为统治世界的天帝。

  三、炎黄之战。主要叙述精卫填海,炎帝与海神的冲突,炎帝朱襄与黄帝轩辕争夺天帝之位的战争,最后黄帝轩辕成为新世界的统治者。

  四、诸神与人类的幸福时代。主要叙述诸神与人类之间的爱情故事,如: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弃、挚、尧、舜、后羿等人间英雄的诞生。

  五、蚩黄之战。主要叙述蚩尤与黄帝轩辕之间的战争,黄帝最终通过战争巩固了自己的天帝之位以及蚩尤后代的故事。

  以上主要是描写以神祗的事情为主,以下则过渡到是以描写人间的英雄为主。

  六、英雄时代。它主要叙述人间英雄尧、舜、后羿、弃、挚等的故事。它分为(一)、(二)两部分,(一)主要叙述尧、舜事迹,(二)主要叙述后羿除害与射日等。

  七、人类的堕落。主要叙述人类种种恶行,这才引起了神祗们的愤怒,欲要消灭大地上的人类。

  八、人类的灾难。主要叙述共工洪水、鲧盗息壤、葫芦兄妹、十二生肖等故事。

  九、人类的拯救。主要叙述英雄大禹治理水患使洪水消隐人民重新得以安居的事迹。

  十、绝地天通。主要叙述有大禹葬会稽,启与伯益的争权,因为启的屠杀而使天帝愤怒,绝地天通。从此,人神分隔,昆仑移位,人类开始了在蒙昧与昏暗中独自摸索的时代。

  这部长篇神话小说与神话史诗还非常适宜于改编为电影、电视、动漫、网络游戏以及其他相关中国神话类产品与产业。

7 主要特点 编辑本段
7.1 (一)围绕着生存这一主题
  1、响彻着劳动创造的回音,它是劳动创造的生动记录,更是劳动业绩和首创精神的赞美。

  神话作为古人艺术表现之一,和其他艺术一样是起源于劳动的。

  神话中所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或是神性的英雄,几乎无一不与劳动有关。像开天辟地的盘古,炼石补天的女娲,发现药草的神农,教民稼穑的后稷,治理洪水的鲧,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发明弓箭的后羿,禹亲自在历山种田,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的舜等等,他们所从事的并不是平常的劳动,而是生了“幻想翅膀”的劳动。他们有的凭借神力如女娲炼石补天;有的使用某种法宝,如鲧窃帝之息壤治水;有的神力、法宝、技艺兼而有之,如射日除害的后羿,既有天帝赐予的神弓神箭,又倚仗着本身的神力和技艺;有的甚至干脆变作异物从事某种特殊的劳动,以达到他所预期的目的,如禹变熊凿山开路,再如那个“不量力”,一心追逐太阳光影的夸父以及那个溺死东海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女娃的神话,只要稍有现实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那只是神话的美妙幻想,但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初民不屈服于命运的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幻想创造了神话英雄来展现他们劳动的热情和征服自然的勇气和信心。

  2、充满了厚生爱民意识:

  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禹治洪水,精卫填海都是为了摆脱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困扰;黄帝战蚩尤则是为了清除人间恶势力,不让他们去危害人的正常生存。

7.2 (二)显示了博大坚韧的精神:
  从神话英雄们的斗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了闪现在中国神话的顽强斗争意志和奋发昂扬精神,为了实现理想,这种敢于斗争,勇于牺牲,自强不息,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表现了在神话传说中,是符合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即对命运积极的抗争精神。在中国神话中,神或者具有赫赫战功的英雄,首先是以其果敢的精神和英勇的行为,为天下芸芸众生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生存条件,其次他们的斗争又是不屈的、持久的,无往而不胜的,西方神话中的神和英雄虽也不乏勇敢、坚强,但往往又被一种不可知的抽象命运所左右。

  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关于鲧禹治水和希腊关于普罗米修斯的神话。这两个神话部分情节相似,但他们所赖以斗争的精神支柱和命运内涵却大相径庭。普罗米修斯被缚在奥林波斯山的悬崖上,忍受神鹰的日夜啄食而坚强不屈,但他认为“无论谁只要学会承认定数的不可动摇的威力”“便必须忍受命运女神所判给的痛苦”,他靠命运,靠定数来忍受痛苦,最后,是命运使他与宙斯化干戈为玉帛,取得胜利。

  希腊神话有一位普罗米修斯的神,他依照神祗形象用泥土造人,后来又想帮助人类减轻供奉神祗的负担,最终得罪了天帝宙斯。宙斯拒绝给人类提供火,普罗米修斯借助木本茴香的树枝,走到太阳车那里,窃取了火种,从此人类用火烧烤食物,照耀黑夜。普罗米修斯的行为激怒了宙斯,他派威力神克斯托斯,暴力女神比亚,将普罗米修斯锁在阿尔卑斯山的悬崖绝壁上,每天派一只鹫鹰去啄食其肝脏,但肝脏被吃后,随即又复生长,……普罗米修斯被吊在绝壁上,经历了无数悲苦的岁月,最后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拯救。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称赞他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中国神话中的鲧,面对洪水勇敢斗争,并窃天帝之息壤,甚至对黄帝派的火神祝融来杀头也不以为意,其尸体三年不腐,用刀剖开腹部,化生出精魂和心血的结晶——禹来继承其未竟的治水伟业。鲧靠的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前赴后继的积极抗争精神。

  同样,古腊神话中关于俄底浦斯和中国神话中刑天舞干戚的故事,也鲜明地表现了对命运的不同态度,显现出两种不同的命运观。俄底浦斯处处与命运抗衡,但最终还是摆脱不掉命运之神的安排:杀父娶母,强调了冥冥中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刑天反抗天帝,虽失败被砍头,却仍“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戈以舞。”丝毫不受命运的左右,也没有失败者的悲哀,渲染出中国神话较为浓厚的悲壮色彩。→“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另外,还有夸父渴死后,他的手杖化作广阔的邓林;女娃淹死在东海,冤魂却变为一只誓志填海的小鸟……这一幕幕悲剧的故事,并不使人感到悲哀,主要是因为这些神话人物身上体现着的高贵精神品质及深刻思想意义。西方神话中的神如英雄也不乏其勇敢、坚强,但同时却又被一种不可知的抽象命运观所左右。

  但是,由于早期神话受当时生存环境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内容无非是当时常见的日月星辰,山川丘壑,飞禽走兽,水草树木这些东西,所创造的神也脱离不开人的外形,比如:原始人的抗旱斗争,在神话中就被幻想为羿射十日的故事,他们征服海洋的尝试,则被想象为精卫填海的壮举,但是不管先祖的想象多么丰富,终究也想象不出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更想象不出哪个神灵能手执“金箍棒”那些税利的武器。因此,早期的神话,不可能像后世的神话那样场面壮阔,情节复杂,人物多姿多彩,而是带有很多毛茸茸的原始痕迹,但是如果剥落了其原始的旷野,其本来面目自然就会扭曲。

8 预言与幻想 编辑本段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梦想着能在空中飞行,于是有了“飞毯”的故事,人们梦想着加速走路的速度,于是有了“快靴”的故事,当然这两个例子都是外国神话,中国神话在这方面一点也不逊于世界各国神话。拿飞行的设想来说,就有羽人国,驩头国,“鲁班刻木为鹤,一飞七百里”(《述异论》上),“奇肱民能为飞车,从风远行”(《博物志•外国》)的记述,今天的飞机、火车、轮船不正都实现了远古人在天上“飞”的梦想吗?《列子•汤问篇》还记载了偃师向周穆王献机械人的神话,这个机械人不但能歌善舞,而且能用眉目传情,挑逗穆王左右的嫔妃,致使穆王疑心这个机器人是用真人扮的,下令杀了他的头,我们暂且不考虑这段记载是否真实可靠,单从书中的描绘来看,就足以和现代机器人媲美。

8.1 神话具有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神话都具有离奇的情节,奇特的幻想,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

  《淮南子•天文训》:共工一怒,头触不周山,竟把天柱地维撞断,使天塌一方,地陷一角,日月星辰为之改变位置。

  《史记•殷本纪》简狄吞燕卵,孕育了商民族的始祖“契”。

  《史记•周本纪》姜嫄踩了一下巨人的足迹,竟“身动如孕”,生下后稷,后稷教民稼穑,使民丰衣足食,无饥寒之忧。

  很典型的神话:“巨鳌(大鳌或大龟)戴山”渤海之东,有五山焉,这五座大山,是由巨鳌在下面背负着,巨鳌们不以戴山为苦,反而愉快地手舞足蹈,颠得山上的神仙惶惶不安。巨鳌头能把大山顶起,可见其大,然而龙伯国的巨人“一钓而连六鳌”并把它们放在自己背上疾速奔跑,其力量之大,形体之大就更难于想象了。

9 中西的区别 编辑本段
9.1 中国神话很零散,希腊神话有严密得体系
  因为,中国统一晚,前221年才统一,而希腊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以宙斯为中心的庞大的神的家族。

  中国古代神话篇幅都很短小,对神的事迹记载非常简略,故事性不强,没有古希腊神话那样的长篇巨制和曲折生动的情节。 十二大神:主神宙斯、天后赫拉、火神赫菲斯托斯、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耳忒弥斯、战神阿瑞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爱神阿佛洛狄忒(维纳斯),总之,十二大神几乎代表了自然界的所有属性。

  中国主神:南方神话开辟神——盘古;北方神话开辟神——女娲;三皇五帝:伏羲、女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