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2.4 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

说到曹操带着汉献帝迁都许昌,那么自然就令人想起另外一句名言,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历来被认为是曹操奸雄的一个重要表现,这是他称霸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那么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我们把它夸大一点,曹操如果想当皇帝又该怎么看?

过去,人们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来批评曹操的奸。奸贼,所谓汉贼不两立。实际上,我们评价一个政治人物,更多的,要从他的社会效果着眼,也就是对国家,民族,人民是否有利的角度来加以考察。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当时东汉末年,皇帝无能,皇室软弱,根本无力支撑这座庞大帝国的大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饿殍遍野,人口大大减少。因此,当时的社会需要有一个强势人物和以他为核心的强势集团出来收拾这个局面,统一中国。

因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这是曹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曹操,刘备,孙权他们都属于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强势人物,在他们身边聚集了一批有才学的文臣武将。

所以,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和清代一对比就比出来了。清代是不是也需要人才,历朝历代都需要人才。但是清代它所需要的人才,你首先要甘心当奴才,你在当奴才的情况下我就用你,你只要有一点不听话我就杀你。

所以,三国时期,真是群星灿烂,民间过去就有这个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凭什么皇帝只能让姓刘的做?所以曹操如果他当时想当皇帝都是好事。但是曹操很聪明,他不当皇帝。当了皇帝以后,他就成了众矢之的了,所以他活着的时候不当。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有利于他来统一天下。我们这样想一想,董卓岂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袁绍不也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吗?他没有成功啊!所以,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这个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后世学者认为:贬低曹操是有意地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与史实不相符的。曹操唯才是举,军事上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生产的恢复有着重大贡献。那么,之所以从《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曹操会越来越奸诈,除了文学创作的原因以外,是否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2.5 依史实论曹操

那么为什么从《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曹操会越来越奸?除了上面我们讲到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就是时代因素。在三国以后,尊刘还是尊曹有好多变化,变了好多次,这种情况在二十四史里面也是绝无仅有的。

《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人陈寿,那你想西晋司马氏的政权,他是禅位,是从曹魏自动禅位,但是是被迫禅位得来的。那你想作为西晋人陈寿,他怎么能不把曹魏作为正统呢?如果曹魏不是正统,那么司马氏政权就不合法,对不对?可是到东晋就变了,东晋按说还是司马氏。东晋有一部书叫《汉晋春秋》,他的作者习凿齿是一个很有才学的大学者。他就尊刘了,他为什么尊刘呢?因为那时侯五胡十六国,北方最强大的,当时是拓跋氏少数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所以他不能以魏为正统,他就以刘为正统。

紧接着后来就是南朝,东晋灭亡就是南朝,宋齐梁陈。这个宋,宋的第一个皇帝刘裕,他也姓刘。那个时候裴松之他就是南北朝时南朝的宋人。

一方面皇帝本身姓刘,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北方当时大乱。按说刘裕他也是从司马氏那里得来的皇位,也是让他给禅位的,可是就是因为考虑北方当时在胡人手里。所以裴松之的注尽管没有改变整个《三国志》,不是重新编一本书,但在那里他已经加了一些对曹操不利的材料。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加了不少对刘备阵营有利的材料。到了北宋司马光,司马光又是尊曹,为什么呢?因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也是让后周的皇帝禅位,迫使他禅位,所以他就尊曹。可是到了南宋,朱熹的时候,他的一本关于三国的书他就尊刘,为什么呢?因为那时侯北方已经在辽,金的统治之下。

那么,罗贯中,因为他是元末明初的汉人,占中国人口绝大部分的汉人,不承认元的正统地位。所以在尊刘贬曹的情况下,那么当然曹操奸的内容就比过去要更加丰富一些,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作者观念的变化实际上也反映了不同时代老百姓的心理价值取向。所以,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变化过程。正因为民间的认知和历史原型反差较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文豪郭沫若提出应该给曹操翻案。那么,这个案翻得到底对不对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2.6 如何客观评价曹操

郭老(郭沫若)给曹操翻案翻得还是对的。他从历史评价上肯定了曹操对于统一中国北方,奠定天下统一的历史贡献。另外,他的话剧《蔡文姬》,他突出曹操的仁义,爱惜人才。这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也符合历史真实的。因此,我认为,对那些有名有姓的重要历史人物,一定要本着基本忠于史实的态度来处理,来创作,不能戏说,更不能胡说。因为你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人物的形象,你改变的实际上是历史。《三国演义》成书至今六百余年,之所以一直被大家认为是经典之作,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它就是把握好了这个度,也就是说解决了奸和雄的关系,解决了把曹操是写成豪杰之奸还是小人之奸的这个问题。

因此,尽管原来《三国志》是尊曹抑刘变成尊刘贬曹,曹操虽然被写成一个奸雄。但是,罗贯中首先把他写成的是雄,是作为一代豪杰来表现的,充分展示出曹操那种过人的胆识,魄力,谋略,才学。他是在这个前提下,揭示曹操还有奸的一面,这种奸和那种蝇营狗苟的卑鄙小人之奸决然不同。所以正确地把握好分寸,把握好历史上确有其事真名实姓的重要人物的度是历史小说,历史题材,戏剧影视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关键。好了,我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百家讲坛讲稿][周思源][正说三国人物]第3讲  赵云

(用当代视角,审视三国纷争;用史家眼光,论说是非成败。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正说三国人物。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赵云被罗贯中写成了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物,自古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奇怪的是,历代读者不但接纳了赵云,而且深深地喜爱着这样一个人物。罗贯中先生在作品中为什么偏爱赵云,史书中赵云的原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重读“三国”,我们又会有哪些新的感悟?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走进《百家讲坛》,和我们一起客观解读三国人物——赵云。)

《三国演义》当中,有两个人物是按照完人来塑造的,文的就是诸葛亮,武的就是赵云。常山赵子龙是《三国演义》数以百计的人物中最得人心者之一,有许多人都说,我最喜欢的人就是赵云。确实,赵云武艺超群,品德高尚,稳重多谋,他是作为一个儒将的艺术典型和完人来塑造的。也许有人会说,赵云不是有一次打了败仗还受了降级处分吗?怎么能算是完人呢?任何一个人一生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所谓完人,并不是永远不犯错误,要看两条:一、性质,二、态度。赵云确实打过败仗,而且受了降级处分。

那是哪年的事情呢?是蜀汉建兴6年,就是公元228年。那时候已经是后主阿斗了——刘禅。也就是失街亭的那次战役。这次战役,诸葛亮事先放风,他说我要由斜谷道,这个斜谷道在现在陕西西南部的箕谷一直到现在陕西的眉县,长470里。

诸葛亮就故意放风,我的主力要出斜谷道。他派了两员大将,就是赵云为首,邓芝作为他的副将,实际上是带领了少数的兵力,假装这是主力,以此来吸引曹魏的主力迎战。而诸葛亮自己带了蜀汉的主力,他准备绕道迂回到背后包抄曹魏的主力,他是这样一个战术。结果呢,由于赵云和邓芝的部队人数太少,而曹魏的兵力太强大,因此寡不敌众,赵云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这470里,要打通这条道很不容易,结果他没有能够出斜谷。他的部队被打散了。打散了以后,他很快就把部队集中起来,固守箕谷,把它固守住了。结果整个战役失败是由于街亭失守,导致了这个战役失败。赵云之所以受处分,是情有可原。

因为兵力悬殊,他没有完成出斜谷的任务。所以他受处分令人同情,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诸葛亮军纪严明,令人敬佩。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这件事情,赵云有记载的败绩,就是这么一件。并不影响对赵云这个人的整体评价。从各方面讲,赵云依然不失为一个完人形象。

(赵云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人物,堪称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赵云是除关羽、张飞之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以至于人们几乎把他加到了桃园结义的兄弟之中。在有的京戏里,干脆就让他成了“四将军”。从古至今,不少评论家对赵云忠义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关羽和张飞。那么,在《三国演义》中,是如何描写赵云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罗贯中演绎的故事跟史实会不会有很大的出入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3.1 史料与演绎中的赵云

赵云在当阳救阿斗,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当时,刘备由于带着十几万百姓,他行动缓慢,后来队伍整个被打散了。三千多军马只剩下一百余骑,一人一马为一骑,剩一百多个骑兵了。当时《三国志》上是这么写的,它说:有人言云已北去者。但是到底谁说没写。

有人对刘备说,我看见赵云往北去了。往北去就是投奔曹操了,投降了。刘备一听生气了,就拿起手里的戟打那个人。它说,子龙不弃我走也。赵子龙绝对不会背弃我。过了一会儿果然赵云就来了。从这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出两条:第一,刘备非常信任赵云,赵云值得信任;另外还有一条,历史上的刘备性子也是比较急的,我们以前不是说过,鞭打督邮实际上是刘备不是张飞。这个地方也是,一听说赵云的坏话,他拿起戟就打他。这个细节挪到《三国演义》来以后,做了些改动。

刘备不打人了,那么当时是谁说这个话呢?是糜芳。糜芳身受重伤,踉踉跄跄而来,报告刘备说,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也。他已经投奔曹操了,跑到曹操那儿去了。刘备说,子龙跟我是故交,我们是老朋友,他怎么肯背叛我呢?结果张飞头脑简单,张飞说,他现在看见咱们势单力薄,也许就投降曹操去了,为了图富贵,他投降曹操肯定能够得富贵,升官发财。

刘备说,子龙从我于患难,他是在我患难时候投奔我的,不是我发达的时候,我地位很高的时候投奔我的。所以他说子龙是心如铁石,他对我是非常坚定的,忠心耿耿,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结果糜芳不是受伤了吗?他说,我亲眼看见他投西北去,西北都是曹操大军,我亲眼看见他去了。张飞说,等我亲自去寻他。我见了他,一枪把他刺死。刘备说,你错怪赵云了。这个地方能看得出来,刘备确实是知人善任。可张飞不听啊,张飞就带了二十余骑找赵云去了。见了赵云要杀他,到哪去了呢?到了长坂桥。

实际上赵云当时军队被打散以后,他找不到甘夫人和阿斗。他就说,我好歹,我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主母和小主人找回来。哪怕我死在疆场上,我也要把他找到。所以赵云这个忠心耿耿,正是广大读者最敬重他的地方。《三国演义》写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细致,这个地方就显出这个作家的水平来了。就是他的情节安排非常合理。

我们想赵云当时是单人独骑,胸前还揣着一个阿斗,你本事再大,在这数以万计的曹兵当中,你怎么可能连杀曹军名将五十余员。罗贯中在这个地方,有一笔交代写得非常细致。赵云到处冲杀的时候,有人告诉曹操,说这就是常山赵子龙。因为曹操问:这是谁?那么厉害。常山赵子龙!曹操马上下令:传令!不许杀死赵云,一定要活捉!行了,这下你就不能放箭了。你一个对一个,几个对一个打,谁也打不过赵云,所以都被赵云刺死了。

要不是曹操下令不许放箭,必须活捉,甭说一个赵云,十个一百个早就被乱箭射穿了。所以这些地方就显出《三国演义》为什么是四大名著之一。这些细节都安排得非常地合理,具有情节的合理性。所以赵云才能够活着出来。在这个地方,毛宗岗有一个点评非常有意思,他说,以一个英雄的赵云,救一个无用的刘禅,还真不如不救呢。但是从来豪杰不遇时,英雄豪杰往往赶不上好时候,赶不上好的社会环境。而庸人到是多厚福。

“以一英雄之赵云,救一无用之刘禅,诚不如不救矣。然从来豪杰不遇时”英雄豪杰往往赶不上好时候,赶不上好的社会环境。“庸人多厚福”这个阿斗早年是平庸,晚年是昏庸,他有福气。毛宗岗说的,你看他爸爸刘备,刘备是能力、智力都比阿斗强多了,可是刚当皇上没多久死了。而阿斗当了四十二年皇帝,享尽了福。所以毛宗岗说,还真不如当年赵云不救他。

(《三国演义》中,赵云从来不像关羽那样傲慢自负,也不像张飞那样鲁莽粗心,他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这一特点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使赵云成为《三国演义》的武将形象系列中性格最完美的人物。罗贯中是如何让赵云这个近乎于完美的人物能够立得起来又稳得住的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3.2 罗贯中妙笔生花树赵云

《三国演义》写赵云,如果我们注意一下,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只要是赵云跟别人在一块儿打仗,如果是敌方的将领,必定死于赵云枪下,或者是落荒而逃。如果是自己这一方的,那么,甭管他多大本事,他总有那么一点不如赵云。比如说,关羽。

关羽没有和赵云在一起有重大的场面。关羽犯的错误不小,他丢失荆州。因为他骄傲自满又不能团结部下。比如黄忠,黄忠这个老将确实很不简单,但是黄忠在连胜了几次以后,在《三国演义》七十一回,他就有一点骄傲自满,丧失警惕了。结果呢,陷入困境。

是赵云带着极少数的兵马,把已经陷入绝境的黄忠救了回来。至于袁术、袁绍、曹操、孙权手下那些大将,只要跟赵云交手,那都不是对手。而且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凡是有最重要的任务都交给赵云。

比如刘备甘露寺招亲,这是一招险棋,你不去不行,不招不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弄好了孙刘两家就成亲戚了,共同抗曹。但是一旦被杀,或者被扣为人质,这个风险可了不得。因此诸葛亮他说,此事非子龙不可。就派赵云护驾,给他三条锦囊妙计。

最后,果然赵云不辱使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这是看得出来,诸葛亮对赵云是极度信任。关键时刻启用赵云。刘备对赵云也非常信任。夺取荆州以后,关羽是镇守荆州,在北边要防止曹操,张飞有时候带兵出征,刘备就让赵云当流营马司。这个留营司马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部司令兼公安局长。

咱大本营可不能乱了,当时有一个情况,就是刘备招亲以后,孙夫人从东吴带了一些官吏和士兵过来,就是她的亲兵,她的警卫,肯定是从东吴带来的她熟悉的。

这个孙夫人根据《三国志》上的记载,孙夫人在兄弟姐妹里比较小,她是孙权的妹妹,可能从小比较娇惯,又是老夫少妻,看来刘备有点怕老婆。孙夫人手下的官兵在荆州仗着是孙夫人的亲信横行不法。刘备又惹不起夫人,何况这个夫人她哥哥,(刘备)这个大舅子又是东吴的君主,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夫妻关系,还影响外交关系。但是不处理又不成,怎么办呢?刘备就把这个进退两难的活交给赵云,不仅让他管理这个城市,而且宫中的事情也让他管。

因为他知道赵云治军严格。在这个当中,孙权趁刘备西征,去打益州的时候,他就派人写信,让他妹妹回去,说是母亲病了。当时《三国志》里面记载了这个事情。孙夫人就私自把阿斗带走了,结果呢,赵云和张飞就用小船追赶上去以后,把她截住了,(阿斗)夺回来了。《三国志》上面这个记载到《三国演义》里面做了一个重要的改动,就是把孙夫人的形象改好了。就是〈三国志〉里面孙夫人有点骄横,而且她私自带走阿斗是她自己的主意。

在〈三国演义〉里面淡化了她的这些毛病和她私自带走(阿斗)的这种私心。是孙权说国太病危,因此孙夫人是做一个孝顺女儿的形象出面的。当然了,当时赵云要把阿斗夺回来,孙夫人也是坚决不干,那段描写是非常精彩的。写赵云怎么追赶,先是在岸上追赶,然后发现一条渔船,跳上渔船,请艄公马上用小船追赶。到了大船旁边,赵云把长枪撂在船上,就带了一把青缸剑,啪一下,纵身一跳,跳上那个船。

当时,孙尚香是让她手下的婢女,那些婢女都是有武功的,来夺阿斗,来推他。赵云的政策掌握得非常好,他又不能杀,他只能推等等那些细节都很经得起琢磨,写出赵云这个人是非常地有头脑。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考虑到政策,考虑到不要伤害孙刘两家的关系,而且他头脑里面很清楚,这是主母,这是刘备的夫人,我们不能随便地冒犯她,但是阿斗绝不能让她带走,写得非常细致。

(赵云有勇有谋,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纵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像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见识过人之处。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群雄,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赵云的宽厚仁德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3.3 品格高洁的赵云

赵云这个人还有一条非常好,这和三国很多其他名将相比简直是独一无二,就是他心中装着老百姓,决不与民争利。刘备夺取荆州以后,占领了成都,当时(刘备)就讨论,准备把成都的许多土地和房子分赐诸将。你想,赵云这么高的地位,他肯定能分到非常大的宅院,肯定能分到很多最好的土地。

但是赵云提出反对,他说这样对百姓不利,而且他举汉武帝的时候大将霍去病的一句名言,他说:匈奴未灭,无用家为。有的本子上是何以家为。就是匈奴还没有消灭,我们怎么可能回家呢?我们要安一个家,有很漂亮很大的房子有什么用呢?他说,现在的国贼不是匈奴,是曹贼。等天下太平了,我们都解甲归田,“各返桑梓”每个人都回老家不用打仗了,“归耕本土”回到我们老家的土地上,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去,这样才合适。

然后他底下还说,“益州人民”,因为我们不是刚夺取益州还在打仗了吗,“处罹兵革”刚刚遭受战乱,田宅都应该归还,让他们能够安居复业,恢复他们原来的职业,该种地的种地,该做买卖的做买卖。他说然后才可以征兵、抽税,然后才可以做。他底下讲了一句非常好,他说,“得其欢心”,这样才能得到益州老百姓的拥戴。赵云不与民争利,他提这个意见可是得罪人的。多少大臣、武将,谁不想分个大宅子,多分几百顷土地。赵云力排众议,得民心最重要,不能与民争利。

结果刘备就采纳了赵云这个建议。赵云治军严格,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而且处处为国家、军队、百姓着想,不徇私利。前面我们不是讲到赵云打了败仗吗?没有出斜谷,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当时不是街亭也失守了吗?整个战役失败以后,总结,回到成都以后,诸葛亮发现一个现象。

他就问,他说街亭失守,军队是乱得一塌糊涂,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军用物资也损失了无数。他说为什么箕谷这一仗虽然没有出斜谷,但是守住了箕谷。这一仗军队和物资基本上没有损失,这是怎么回事呢?结果副将邓芝说,他说,那一仗失败的时候,赵云是亲自断后,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赵云身为大将何其可敬。就是因为赵云亲自断后,所以被打散的军队很快重新集结起来。军队基本上没有受损失,军用物资基本上也没有受损失。诸葛亮一听,非常感动,就下令要奖励赵云。当然降职这个处分是有了,但是军用物资不是没有损失吗?好,论功行赏!分一些给大家,结果赵云又提出反对。按说这个时候赏赐军用物资无非就是衣服食品这些东西。赵云讲,仗没打好失利了,不应该奖赏。何况国家现在还很艰难。因此,这些军用物资应该统统上缴国库。等到十月,就是冬天,因为每年冬天政府都要赏赐。

因为冬天衣服、粮食这些留到十月的时候再赏。所以这些地方都看得出来,赵云不谋私利,一心为公。所以赵云的这种做法受到很多人的赞扬。《三国演义》里面把这个细节放大了,它加了诸葛亮的一句话,诸葛亮说,“先帝在日”,因为那个时候,刘备已经死了五年了。“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现在一看果然如此。确实,赵云身上最可贵的,还不是他的武艺超群,而是他的高尚品德。

(赵云谦虚谨慎,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够友好相处。这一点是刚愎自用的关羽,自视清高的魏延等人所不及的。而赵云和那些猛将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3.4 远见卓识的赵云

如何将人物身份相近相同的这种人物能够写成不同的鲜活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长篇小说家遇到的难题。罗贯中也同样如此,可是我们能够区别出来。《三国演义》里名将如星,有许多武艺超群的大将。

最有名的比如吕布、关羽、张飞等等好多人,但是他们都有不如赵云的地方。吕布反复无常,见利忘义,那完全是一个小人。所以,如果论武艺的话,三国的几十位名将当中,也许还有那么三五个、五七个人能够和赵云一拼高下,但是论德,没有一个人比他强。赵云最可贵就是胸怀坦荡、高瞻远瞩、是非分明,具有战略眼光。这是他和关羽、张飞等的最大区别。

由于关羽的错误,荆州丢失(关羽被杀),刘备意气用事,不顾一切准备发动全国之兵伐吴。《三国志》写劝谏刘备不伐吴的最坚决、最明确的人是谁呢?赵云!而且他讲得非常地有水平。他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你得分清谁是主要的敌人,谁是次要敌人。他说,且先灭魏,则吴自服。你把魏灭了,这个吴自动就归顺了。他底下还有一句话,讲得就更好了。

他说,“当因众心”,就是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应当顺应民心。“早图关中”因为现在全国的老百姓都希望能够打败曹操。打败曹操第一步就要占领关中,然后出潼关,把中原河南那一带(占领),那是曹操的老巢,这样就统一天下了。因此要顺民心。他说,“不应置魏”,不应该先把魏放在一边,先与吴战。也就是说,你要分清主次矛盾,先解决哪个,哪个最危险,打哪一仗是最符合民心。

结果呢,赵云这个话一开始打动了刘备。刘备犹豫了,有点想要重新考虑。他觉得有道理。这时候,张飞这个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头脑简单。张飞就说了,他就责备刘备,你忘了桃园三结义,你忘了当时我们的盟约。若陛下不去,如果你不去,我就带着兵自己打孙权去了。这样一来,就进一步煽动了刘备要为关羽报仇的心理。

当时还有一些大臣,像秦宓,另外就是诸葛亮等等,他们都劝谏刘备,刘备听不进去,而且刘备差点把秦宓杀了。那么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把赵云的那段话进一步挑明,赵云就劝谏刘备说,要分清公仇和私仇,就是咱们和曹魏之间的仇是公仇,您和孙权之间的仇是私仇。你是为了给兄弟报仇,那个秦宓接着赵云讲的话也是讲,您不能徇小义,就是兄弟之间这种义气是小义,国家的利益是大义。结果刘备不听。

所以刘备他是以小义害大义。蜀汉后来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彝陵之战的失败是一个最大的转折点。蜀汉的事业败就败在这个小义上,而赵云公私分明,小义大义看得很清,道理讲的非常透彻,而且提出警告,所有这些都证明赵云不是一个普通的武将,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智慧、眼光远大的战略家。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对于倾注了作者满腔激情的完美人物,罗贯中又是怎样在小说中结构赵云辉煌一生的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3.5 光彩一生的赵云

说到赵云还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就是赵云从出场到结局一生辉煌。你看刘备出场的时候,他已经沦落到卖草鞋、编席子了。用咱们现在话来说,是小手工业者劳动人民。张飞是小业主,有点土地,开一个小酒馆,杀猪的。

赵云没有过多交代他别的,但是他出场时亮相,救公孙瓒跟文丑大战,这是多么漂亮的一个上场。另外你从结局(来看),关羽被杀,身首异处,死了以后都不能埋在一起.。张飞被部下所害,刘备大战失败饮恨而亡,马超倒是病故了,而黄忠的死跟他中箭受伤有关系,只有赵云的结局是最好的。他临死前一两年还连斩五将,赫赫战功。这些地方都看得出来,作者是精心安排了赵云这个人物的一生。所以《三国演义》这样表现赵云反映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罗贯中对他的特别喜爱。赵云的人品和武艺在整个三国时期堪称天下无双!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百家讲坛讲稿][周思源][正说三国人物]第4讲  周瑜

(用当代视角,审视三国分争。用史家眼光,论说是非成败。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正说三国人物。周瑜是《三国演义》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他从第十五回出场亮相到第五十七回病亡,留下了许多让读者如数家珍、脍炙人口的情节。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用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的周瑜形象跃然纸上。历史上的周瑜真的会是这样吗?为什么周瑜会在诸葛亮面前栽了一个又一个大跟头?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为您正说周瑜,还周瑜一个真实面目。)

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出现了好几个冤案,其中最大的冤案是周瑜。在《三国演义》当中周瑜有三大冤屈: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