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讲稿下载] 百家讲坛 曲说六经 梁冬对话曲黎敏 TXT讲稿 全集
百家讲坛 曲说六经--开篇、诗经、礼仪、礼乐、易经、春秋(梁冬对话曲黎敏)
百家讲坛 曲说六经 梁冬对话曲黎敏 开篇
本期导视:
旁白:什么是真正的国学?
曲黎敏:你既然加了一个国字,那么就有国家的意味在里边。
梁冬:对,对。
曲黎敏:那么就是说国家机器所认可的学问。
旁白:儒学在国学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儒学?
曲黎敏:但是我们现在一般说起孔子,都说的是讲《论语》的那个孔子,而我觉得这个是此言差矣。
旁白:国学堂之曲说《六经》系列开篇,嘉宾曲黎,主持人梁冬教你如何研读儒家经典,了解《论语》背后真正的孔子思想。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今天我们请到的就是曲黎敏老师,这是很有意思的,不需要任何的前缀,只说这是曲黎敏。
曲黎敏:大家好,大家好。
梁冬:曲老师,关于曲老师,江湖上很多的误解,认为曲老师是讲医的,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误解,关于曲老师……
曲黎敏:没错。
梁冬:关于什么养生啊,关于讲医啊,这都是曲老师的一些业余爱好,她的专业还不是这个。
曲黎敏:专业是今天讲你这个《国学堂》。
梁冬:对,那今天我们请来这个曲老师和我们正本清源讲讲什么叫国学。这个《国学堂》节目开了很长时间了,都是实际上一直没有很详细地讲述什么叫国学?
曲黎敏:国学。对,对,对。
梁冬:那什么叫国学呢?
曲黎敏:国学,国学其实在《词源》上它有一个定义。它就说一国所固有之学问。
梁冬:有意思了。
曲黎敏:那么这里边就有意思了,对吧?
梁冬:对,什么叫固有?
曲黎敏:固有,固是本来的意思,就是这一个国家本来的,它的学术的东西。
(画面)旁白: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初,中国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区别于西学,时人把我国的《六艺》《五术》《诸子百家》统统称之为国学。五四运动以后,西风日盛,一些国学大师们为保护国学而开始和西学论战,客观上巩固了国学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学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自由的定义,近年来更是出现了新国学的说法,而现在对于国学比较普遍的说法则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
曲黎敏:国学里边我想就应该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那种国家机器认可,你然加了一个国字,那么就有国家的意味在里边。
梁冬:对,对。
曲黎敏:那么就是说国家机器所认可的学问。
梁冬:政府啊,主流啊。
曲黎敏:对,对,对啊,主流。就是说的比如说,咱们经常有一个话题,就是到底中国文化到底是儒家排老大,还是道家排老大?就一直就有这么一个话题嘛。
梁冬:对,对,对。
曲黎敏:那么就是说的,你国家机器所认可的,到底是哪一家?就这是一个概念。
梁冬:对。
曲黎敏:另外一个,像我们普通百姓所认可的,所谓的国学,就是一个民族所赖以研习和传承的学问。可以说比如说《易经》,多少年来,就是不断地有人在研习它。
梁冬:嗯。
曲黎敏:就是说的这个就是说,它是有一种民族热情,民族,就是现在我们说起,它是爱国主义都可以,就是这两种概念,有两种不同概念的国学定义。
梁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曲黎敏:那么第二种一定要大于第一种。
梁冬:对,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这个地方生存的人啊,对某一种的学术特别上瘾。
曲黎敏:对,就是这么回事。
梁冬:这个地方的人,对于搞《易经》,搞八卦这些事情。
曲黎敏:对,对,对,他就上瘾,它叫不绝如缕,什么叫不绝如缕?所谓国学,其实它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什么呢,我们现在说起来,都说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特别,跟全世界文化都不同的特点是什么?
梁冬:什么?
曲黎敏:就是始终没断过。
梁冬:是,是。
曲黎敏:始终没断过,所以就是它有一个保存的一个机制,比如说书籍的保存,叫不绝如缕,不绝如缕,就像一根丝线一样,但是它老不断,老不断。比如说现在《黄帝内经》已经那么多年没人读了,到了某一年,比如说再过400年,突然有个人拿起这本书了,它就承续下去了。就像你刚才所说的,比如说这个民族,对于某一个话题有瘾,那你觉得中国人不很奇怪吗?
梁冬:对啊,比如说房中术。整个全民有瘾,是吧,甭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是吧。
曲黎敏:那为什么呢,其实这个是……
梁冬:这是因为这个民族,从来就对延绵不绝,生下去……
曲黎敏:对,对,对。
梁冬:这是有瘾的,对活着有瘾。
曲黎敏:对。
梁冬:我以前觉得,这个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后来我发现不是的。
曲黎敏:不是的。
梁冬:是这个民族对活着特别有瘾。
曲黎敏:特别有瘾。
梁冬:很多民族对死了以后比较有瘾。
曲黎敏:对啊,基督教它就是,像佛学它也是关心死后的问题。
梁冬:对,对。
曲黎敏:还有那个,还有基督教关心最后审判的问题。
梁冬:对。
曲黎敏:中华民族从孔子那个时候就是说“未知生,焉知死”?活着这点事儿你还没弄明白呢。
梁冬:先把活的事……
曲黎敏:活的事弄明白。
梁冬:先活上瘾再说。
曲黎敏:对,先活上瘾。所以说中国有一句话特别经典的叫……
梁冬:好死不如赖活着。
曲黎敏:生生……不,不,说好了就是生生不息。
梁冬:对,对。
曲黎敏:就是这个是那个天地之大德谓之生。就是说那个“生”字,你说这个太对了,那么这个又跟什么有关系?实际上就是说,黑格尔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他说什么样的民族,就是什么样的土地,产生什么样的人。就是说土地实际上是把人制约起来了。
梁冬:地理决定历史。
曲黎敏:诶,地理决定历史,比如说游牧民族,他就比较……游牧民族因为他老在外边跑嘛,他就比较关心自己和神的神灵的那种相互关系,因为他需要神灵保佑他安全。包括巴比伦文明,实际上它都消失了。
梁冬:埃及,古埃及文明。
曲黎敏:埃及古埃及文明……
梁冬:现代的埃及人造不出金字塔的。
曲黎敏:对,对,对,所以它消失了,可是中国文化没有消失,而且是不断绝的文化,就是从自古……
梁冬:你觉得它有没有什么密码没有?
曲黎敏:有密码!它里面一定……
梁冬:它的密码是什么?
曲黎敏:它里面第一个密码就是什么?就是这块土太神奇了!就是这块土地是什么呢?就是隔绝,隔绝机制。就是中国文化,它是在一个隔绝机制下产生的一个文化。
梁冬:没听懂。
曲黎敏:比如说,我现在咱们说,咱们回头拿一个中国地图,你会看,就是中国的北面是蒙古戈壁滩,你难以超越,然后东面和南面是最大的太平洋,然后西南又是什么?青藏高原,又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所以中国就是他就是形成了他的文化的内涵就是第一他不向外扩张,他没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他这块儿地方够了。
梁冬:关键他也出不去,太累了,哈哈,哈哈。
曲黎敏:他也出不去,对呀,太累了,你说你出去,出去干吗?这块儿地方挺好的,地大物博四个字。就是它的整个的区域形成了它的文化内涵是向内求,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
梁冬:那中国文化还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别重要的其它特点呢?和这个土地以外,如何是地理又决定了我们的历史呢?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国学堂》。
下节提示:
曲黎敏:所以说中国文化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一个相,就是说你像孔子可以代表北方文化的一个特点,然后像老子就可以代表南方文化的一个特点,但是它这个南北文化它之间还是贯通的。
梁冬:就是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些时候感觉到是很迂腐,但是又有一种知识分子,你又觉得这种人极聪明,像诸葛亮这种人,他好像什么都知道,你认为他们这种人是真的在历史上存在吗?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和曲黎敏老师呢聊到这个话题,就是中国文化和这个地方东南西北吧都给围着有很大的关联性。
曲黎敏:对,这个有很大关联性,所以在中国文化本身,它自身就是它第一,它被围;第二,它自身怎么去发展它的文化呢?第一它有一个长城文化,自动隔绝。就说的你也别招我,我也别招你,咱们就盖起长城就是一直围下去了。本身它自己还封闭,还隔绝;还有它自身还有一个什么运河文化,南北贯通。所以中国文化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一个相,就是说你像孔子可以代表北方文化的一个特点,然后像老子就可以代表南方文化的一个特点,但是它这个南北文化它之间还是贯通的。所以呢,第二个特点就是中国文化的就是它跟这个文化所产生的人都有关。也就是中国古代有一个特别特殊的团体……“士阶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