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风雨张居正(二十三)其实不想走

百家讲坛 风雨张居正(二十三)其实不想走

      照样在万历六年的时分,张居正回湖北老家去埋葬本人的父亲,说张居正赶到湖北荆州也是他老家之后,在本地铺开了架势给父亲下葬。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小万历和李太后那是翘首以盼,时辰就盼着这位张先生、张首辅能早点回来。 所以,在张居正埋葬父亲的进程中啊,小万历连续下了三道圣旨: 第一道问,张教师,你埋葬父亲的状况怎样样。 第二道圣旨问:埋葬完毕了没有。 第三道圣旨问:什么时分赶紧完毕,您好早点起程回来。

      用盛行歌曲的歌词来说,“你快回来,我一人接受不来。你快回来,生命因你而出色。” 所以湖北本地大大小小的官员看到李太后和小皇帝这么依靠张居正,那都感应无尚的荣耀,老乡嘛,是不是?所以湖北本地的官员那时就有了一个捧臭脚的举动,由于皇帝不是下了三道圣旨催着张居正早点回京吗?离不开他吗?所以他们在荆州城外,就是张居正的老家,湖北荆州,荆州城外,特意建了一个“三诏亭”,以资留念。说亭子落成的时分,请张居正,事前还不通知他,要给他个惊喜,请张居正到会落成仪式。

      哪晓得张居正在现场当头就给这帮湖北官员,捧臭脚的官员浇了一盆冷水。说你们目前为我建这个“三诏亭”好象看上去很风景、很自得,可是过不了多少年,谁晓得多少年后,情势会是什么样,形势会是什么样,到时分我张居正风景不再,还不晓得能不能有一个完好的下场呢。说完张居正拂衣而去,只把一帮捧臭脚的官员面面相觑地愣在了就地。 我们忍不住会奇异,这个时分万历六年,方才阅历了夺情伦理风暴,张居正方才下了夺情的决计,要以铁腕把本人的万历新政履行下去的时分,怎样会有这么消极的看法呢?

      或许我们不应该用消极这个词,应该是怎样会有这么清醒的看法呢?对纰谬?要晓得这个时分小皇帝和太后对张居正照样万般依靠,不只皇帝和太后,整个万历新政都是依靠张居正的时分,甚至整个大明王朝都是极端依靠张居正的时分。他权倾世界、无所不能的时分,怎样会有这么清醒的看法呢? 跟着小万历的生长,他和张居正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那么温馨调和了,万历八年,就在张居正履行的万历新政的变革效果逐步展现出来的时分,此时的小万历也曾经18岁了,张居正正式上了一封奏疏,恳求退休。原本张居正退休,小万历亲政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快乐的工作,可是奇异是,不断盼望亲政的小万历却忽然变卦了,果断不肯让张居正退休,这又是为什么呢?

      张居正的去留又显示了他如何复杂的感情呢?南京大学博士后郦波副传授带我们走进张居正充溢矛盾的心里世界,讲述风雨张居正第二十三集其实不想走,敬请关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随着小万历的成长,他和张居正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那么温馨和谐了,万历八年,就在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的改革成果逐渐显现出来的时候,此时的小万历也已经18岁了,张居正正式上了一封奏疏,请求退休。本来张居正退休,小万历亲政,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奇怪的是,一直渴望亲政的小万历却突然变卦了,坚决不肯让张居正退休,这又是为什么呢?张居正的去留又显示了他怎样复杂的情感呢?

还是在万历六年的时候,张居正回湖北老家去安葬自己的父亲,说张居正赶到湖北荆州也是他老家之后,在当地铺开了架势给父亲下葬。可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小万历和李太后那是翘首以盼,时刻就盼着这位张先生、张首辅能早点回来。所以,在张居正安葬父亲的过程中啊,小万历一连下了三道诏书:

     第一道问,张老师,你安葬父亲的情况怎么样?

     第二道诏书问:安葬结束了没有?

     第三道诏书问:什么时候赶快结束,您好早点动身回来。

用流行歌曲的歌词来说,“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你快回来,生命因你而精彩。”所以湖北当地大大小小的官员看到李太后和小皇帝这么依赖张居正,那都感到无尚的光荣,老乡嘛,是不是?所以湖北当地的官员当时就有了一个拍马屁的举动,因为皇帝不是下了三道诏书催着张居正早点回京吗?离不开他吗?所以他们在荆州城外,就是张居正的老家,湖北荆州,荆州城外,特意建了一个“三诏亭”,以资纪念。说亭子落成的时候,请张居正,事先还不告诉他,要给他个惊喜,请张居正出席落成典礼。哪知道张居正在现场当头就给这帮湖北官员,拍马屁的官员浇了一盆冷水。说你们现在为我建这个“三诏亭”好象看上去很风光很得意,可是过不了多少年,谁知道多少年后,形势会是什么样,局势会是什么样,到时候我张居正风光不再,还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个完好的下场呢。说完张居正拂袖而去,只把一帮拍马屁的官员面面相觑地愣在了当场。

我们不由得会奇怪,这个时候万历六年,刚刚经历了夺情伦理风暴,张居正刚刚下了夺情的决心,要以铁腕把自己的万历新政推行下去的时候,怎么会有这么消极的认识呢?或者我们不应该用消极这个词,应该是怎么会有这么清醒的认识呢?对不对?要知道这个时候小皇帝和太后对张居正还是万般依赖,不只皇帝和太后,整个万历新政都是依赖张居正的时候,甚至整个大明王朝都是极度依赖张居正的时候。他权倾天下、无所不能的时候,怎么会有这么清醒的认识呢?我觉得这就要说到张居正的政治智慧,我们以前提过,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张居正是明代唯一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我个人非常同意这个观点,张居正是大政治家, 而且是明代唯一一个,说明他的政治智慧肯定非常突出,那么张居正的政治智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四点。

一个,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根据时势的要求适时地推出了这场名为“万历新政”改革运动,导致了大明王朝的中兴。这也是张居正最大的历史功绩所在;第二个,我以为就是张居正敢于夺情的决心和勇气。要知道张居正自己也是个封建读书人啊,封建知识分子,那个孔孟之道伦理纲常那一套东西也是张居正信奉的一套思想准则啊,可是他为了自己的改革理想,为了大明王朝中兴的事业,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与天下的士大夫为敌,甚至与自己心中所信奉的伦理纲常的思想准则为敌,这是需要绝大的勇气的。我觉得这种勇气在政治上看就是一种大智慧;第三点,我认为要算张居正用相权来钳制皇权的政治策略。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你想办成点事,没有皇权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张居正用的是用相权来钳制皇权,尤其是在形式上保持适度合作的姿态,所以,张居正在世的时候,他的万历新政可以说是在封建历史上,在没有英明的皇权支持下获得的一次成功改革,这在封建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那么说到张居正的第四个政治智慧就是他对用相权来钳制皇权的后果的清醒认识。很多人都认为张居正位高权重,以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了,可是他自己还不觉得。你比如说,明代的《定陵注略》这本书里头就评价说,人知江陵威福自恣,不觉声色,卒震于幼主之前,后来之祸,宜其及矣。这话也就是说,张居正已经位高震主功高震主了,可惜他自己还不知道,不知道大祸就在眼前。我觉得这些评论也对也不对,对于张居正用相权来钳制皇权的这个策略认识得还是比较准确,但是,说张居正身在局中当局者迷恐怕就不对了。张居正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已经处在这样的境地了。张居正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政治名言,叫做什么呢?高位不可久窃,大权不可久居——《张太岳集.归政乞休疏》就是说一个在政治上独掌大权久了,虽然风光得很,但是高处不胜寒啊,要懂得急流勇退啊。

张居正此时依然是内阁首辅,而且小万历和李太后对他依然是那么地依赖,可是说此时他还是大明朝真正的决策者,他怎么会有如此强烈地要明哲保身的愿望呢?难道他感觉到了什么吗?

我觉得,这和我们这几讲来所提到的张居正工作风格的变化有关系。我们说自夺情伦理风暴以后,张居正的工作风格变得越来越操切,生活上越来越奢华,工作上越来越操切越来越极端越来越严格。你比如说,我们前面提过的,长定堡大捷的疑案,张居正不顾整个朝廷的脸面,所有受长定堡大捷所受封赏,尤其是他的那些亲信部下所受的封赏包括他自己一律革除,甚至好多人还受到处罚。所以说张居正操切,那还是别人提出来的,不是改革的反对派提出来的,恰好是张居正自己这边的人提出来的。再比如说,张居正经历了夺情伦理风暴之后,受到天下士大夫攻击,导致他性情产生很大的变化,但张居正也意识到这种攻击持续下去会发展由对张居正的攻击发展到对整个万历新政的攻击和非议,所以张居正当机立断,要在言路上要在宣传口径上统一思想统一口径,怎么办呢?于万历七年,诏令诏毁天下书院,关闭,私立的基本上不准开,公立的也大幅缩减,以统一口径统一思想认识,省得这帮知识分子天天在那儿议论,说是非,所以张居正在当时就留下了文化专制的恶名。张居正不仅对改革的反对派对自己的亲信部旧这样,对他的主人小万历李太后也这样。对小万历的操切我们上一讲说过,但是张居正对李太后也操切,就是看出张居正这种工作风格的变化程度有多厉害。那李太后绝对要算他的主人了,张居正只是他儿子手下的大臣。虽然两个人之间,我们讲过的,有着那么一点说不清理还乱的情感纠葛,但毕竟李太后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可是张居正不管,踫到事对李太后也很操切。说有一次,张居正左膀右臂心腹大臣边关大将戚继光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从蓟辽前线飞马奔回北京城,深夜直闯张府,把已经上床睡觉的张居正叫起来,给他看一样东西。不是什么神奇的珍宝,而是什么呢?一件棉衣。这个戚继光当着张居正的面,撕开棉衣给张居正看,张居正看到这个棉衣里头只有一些败絮和草絮,根本没棉花,比那个黑心棉的质量还差。张居正知道戚继光为什么激动成这个样子了。戚继光那是一个爱兵如子的人啊,打仗的时候身先士卒,平常生活都和士卒在一起,他看到士兵冬天穿的棉衣居然是这样的,所以作为戚继光这样爱兵如子的人,他能不生气能不激动吗?所以能深夜从蓟辽前线跑回来找张居正理论。所以张居正看了也很激动也很气愤,但是换了别人,激动归激动气愤归气愤,这事还不好怎么办,为什么呢?因为管军需后勤物质的是谁呢?是李太后他爹,李伟。你张居正戚继光再牛再厉害,你也是给人家打工的,你总不能去查太后的爹,皇帝他姥爷吧。所以我说换了别人,这事肯定不了了之。张居正他就有这个胆,他就把这事给彻查了一下,把李伟的证据贪污爱贿的证据给查了出来,然后把这事交给李太后,你自己看着办。李太后也羞愧难当啊,她也不能把她爹绳之以法。在那个孝道大于一切的社会里头,她也不能这样做,怎么办呢?李太后把自己的爹叫到宫里来,大冷天,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然后让他站到外面的大雪天罚站。站完了之后,剥夺一切公职,别出来干活,在家给我好好待着。要说李太后还真是不简单,但我们说,她也并不是完全迫于张居正的压力,为什么呢?她是为她自己儿子的江山考虑啊。但是,虽然是为了江山考虑,但是张居正这件事做得,我们说没有给李太后留半点情面。后来,小万历对张居正反攻清算的时候,有人就请李太后出面给张居正说两句话,李太后愣是一句话都同说,只说了一句,当年我爹站在大雪天里,谁又给他说情来着。所以啊,李太后对张居正也不是完全没有怨气的,也就是说她也感受到了张居正的操切。

既然李太后、小万历包括张居正自己的亲信都感觉到了张居正工作风格越来越操切,越来越极端,难道张居正自己就感觉不到吗?如果他自己也知道,他为什么还要这样操切呢?

我们说,造成张居正工作风格越来越操切,越来越极端,当然首先有两个客观原因,一个就是夺情伦理风暴,张居正面对天下士大夫的攻击以及自己所受的屈辱之后,性情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16:53另外一点,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我觉得随着张居正自己年龄和权势的增长,心理上也有一点膨胀。到了权势的顶点之后,性格会有一些变化。你比如就像曹操,我们说杨修之死,很多人议论,有这样的原因那样的原因。我觉得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操老了,随着他称魏王、加九锡,权势达到极点之后,他开始越来越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可以礼贤下士、唯才是举了。你看他连他最倚重的大谋士荀,只不过晚年劝了他两句,他就把他给杀了,更不用说杨修这种好议论,嘴巴上没把门的人了。所以,但凡权势到了顶点之后,晚年多少有些操切,这也是一个规律。但是我觉得张居的操切除了这两个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两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情况。

一是张居正不是不知道自己越来越操切了,但他这种操切的工作风格也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在这个夺情伦理风暴之后,张居正曾经在好朋友的一封信里头曾经袒露心声说,浮言私议,人情必不能免……不谷弃家忘躯,以徇国家之事,而议者犹或非之,然不谷持之愈力,略不少回,故得少有建立,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答南学院李公.言得失毁誉》这段心里话说了什么呢?说了三点内容。一是我为了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声誉,受到很多人的非议和批评,但是越有人非议我越有人批评我,我就要越严格越认真,丝毫不做退步。这叫什么呢?这叫持之愈力,略不少回;二是正因为我这种严格要求,我自认为才取得了一点点成果,才有了一些建树。这叫故得少有建立。这个“少”是个通假字,同稍微的“稍”;第三,我这种操切、严厉对我个人而言,虽然是声誉上有损害的,但对国家是有利的。这叫什么呢?这叫弃家忘躯,以徇国家之事,所以我张居正认为,要想做出一点事,就不能在个人声誉上个人利益上,太过斟酌太过谨慎,你要看不破这一点,你做不出什么成就来,所以,他才说得失毁誉关头,若打不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就是说你要看不破这一层,你不可能做出什么成就来。也就是说,我张居正要为了国家利益,别的事我都不在乎,你们说我夺情好了,说我操切好了,随你们便。所以我常说张居正不仅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而且是一个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在这个夺情伦理风暴之后,他意识到舆论社会批评对他非常不利,但这个关口是什么呢?是万历新政是夭折还是推行下去,是生存还是毁灭的一个关口,所以他不计个人得失,哪怕冒着操切的这个批评,也要把自己的万历新政的改革理想坚实地推行下去。他要凭一已之力达成人生最大的理想,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个彻头彻尾的人治的社会,不是法治的社会,所以个人必须有这种勇气和牺牲。可我们说,张居正也是人,大政治家也是人,我们正是基于一个人最真实最丰富的人性的特点出发来理解风雨张居正的历程的。

就在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果的时候,小万历皇帝也已经18岁了。张居正希望小万历可以亲政,这样他就可以退休了,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直渴望亲政的小万历却突然变卦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万历小皇帝又不想亲政了呢?

到了万历八年的时候,在万历新政的改革成果在各方面都凸显出来的时候,张居正这时候原来那种操切的风格和坚持之心也动摇了。他看到你看考成法肃清了官僚队伍;军事改革导致国防力量加强,外除边患内平叛乱;经济改革清丈田亩完成,赋税大幅增加;黄河水患也治理了。这不都是他的万历新政的梦想吗?现在梦想实现了,只要维持下去就行,所以这时候张居正开始产生功成身退的想法。要选择全身而退了,况且经历了几十年的政治风雨之后,张居正是殚精竭虑,尤其是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所以他开始着手让小万历亲自来处理很多国家重要事务。不料这个18岁的叫朱 钧的万历皇帝除了我们上次提到的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之外,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约拿情结。什么叫约拿情结呢?约拿是圣经里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王子,身份和小万历还有点像。说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平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做点事,为上帝做点事。可是终于等到了有一天,上帝给了他一件任务,让他去宣布赦免一座城市的时候,等于给他一件工作做的时候,这个约拿你猜怎么着?突然逃跑了。不仅不敢做,而且无法面对这么巨大的任务和重担,不作为也就罢,还逃跑了。也就是说,后来心理学家说,就是有些人就是这样的,面对理想面对成功,当他真正要去做的时候,他反而产生了畏惧,反而要选择逃避反而不作为,这个就叫约拿情结。这个小万历就有着典型的约拿情结,明神宗朱钧就有典型的约拿情结。他和宋神宗不一样,宋神宗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踫到王安石的时候,宋神宗20岁左右,已经成熟了,心智上都成熟了,所以他依赖王安石变法改革,不论成与败,他对王安石的感情都是感激的。他不像这个明神宗小万历,他遇到张居正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啊?是10到20岁这段时间,可是说是人生一个孩子心理上发展最飘忽不定的时候,不论是性格还是心理上最飘忽不定。他开始在张老师严格的家长式教育下按部就班,什么都听张老师的,后来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充满了逆反和怀疑。现在,张老师意识到这一点准备让他亲政把事情让他去做的时候,他又开始想起张老师的好来了,觉得这么多国家大事,要是张老师不在,这可怎么得了?我怎么处理得了,所以他坚决不干,什么事不肯干。不让他做的时候,他想着我肯定没问题,真让他做了我不干,还是让他接着做。这就是小万历的约拿情结。到了万历八年,张居正刻意安排了18岁的小万历进行了“耕藉礼”和“谒陵礼”。什么叫“耕藉礼”呢?就是作为一个成年男子,作为一个皇帝到田里象征地耕种一下,这是远古农业社会的时候一个男子成年的重要标志,后来的封建帝王为了表示以农业为本都继承了这种仪式。“谒陵礼”就是小万历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到天寿山也就是现在明十三陵的地方去拜谒大明王朝的历代祖先。这两个仪式的完成就标志着小万历完全成年了。张居正认为这时候他就可以完全亲政了,以前是张居正辅政,现在我就可以把所有事都交给他了,我就可以退休了。所以在谒陵礼完成之后的第十天,张居正正式地上了一封《归政乞休疏》。正式地提交了退休报告辞职报告。这段奏疏很长,但里头有一句话很有意思,里头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臣受事以来,夙夜兢惧,恒恐付托不效,有累先帝之明——《归政乞休疏》我估计很多朋友中学学过一篇课文听到这话很熟悉,为什么呢?这特别像诸葛亮《出师表》里头的一句话,说老实话,张居正有抄袭之嫌。诸葛亮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张居正这话和诸葛亮这话几乎一模一样。其实不奇怪啊,张居正一直都把诸葛亮当作人生的榜样,但诸葛亮说完这话之后紧接着说,正因为我不敢稍有懈怠,所以我现在要再接再厉,出兵伐魏。可张居正这话之后说,正因为我一直不敢懈怠,所以九年以来饱受非议啊,而且我身体也垮了,也不行了,重病在身。张居正这时候是以非议和身体情况提出这个退休的,并不是以功成身退,我该做完的做完了我可以退休了我可以安息了。说明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操切风格所受的在当时社会所产生的这种影响。所以这时候,我要向您提出来我要辞职我要退休了。所以你看张居正这篇《归政乞休疏》体现了他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这里头还有一句话特别有名,他直接对自己的学生小万历交待了这九年以来执政的心态,叫惴惴之心无一日不临于渊谷——《归政乞休疏》我这执政九年以来每天都可谓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谁又曾想到,权倾天下势压朝野的张居正居然是在这种心态里头完成了万历新政的改革事业,所以这就是张居正的政治智慧。功未成时,国家利益至上,不怕舍身忘族,但功已成时,他也想明哲保身功成身退。

既然张居正对自己对小皇帝都有这么清醒的认识,而且他的《归政乞休疏》又写得那么诚恳,即便是小皇帝极力挽留,如果张居正自己坚持也不是不能退,可是为什么最后张居正还是留任了呢?

我觉得有三个原因。首先一个当然是小万历和李太后的强烈挽留。张居正一直以来都是拿着宽厚的胸膛我让你靠让你依赖,现在突然要抽身而退,他俩怎么受得了呢?所以,小万历和李太后一再拟旨,让张居正绝不同意他退休,甚至这个李太后对小万历说,我跟你说啊,让张老师辅政到你30岁的时候,你再亲政啊。后来很多人都评论,李太后这句话大大刺激了小万历,导致了小万历对张居正的仇恨和恐惧。当然,这让小万历产生恐惧固然不假,但是就史料来看,小万历当时对李太后这句话没有提出半分异议,说明他和他娘一样,认为整个国家整个朝廷是离不开张居正的。第二个原因,当然是张居正自己的原因,权力场待久了名利场呆久了,厌恶固然厌恶,但是对权势的留恋,估计在张居正的心头还是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尤其是这个时候虽然张居正可以说是功成身退了,但是有一点啊,经济改革中的,试行了多年的“一条鞭法”还没有完全实行。我觉得张居正对这一点多少还有一些心有不甘。但是张居正这种要退休这种想法不是一个冲动产生的认识。固然有这两种原因,估计他也事先考虑得到,但是张居正在上了三篇请求退休的报告之后,突然改变了主张,打消了退休的念头再不提这事了,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两个字,担忧,或者叫不放心,还不放心谁呢?当然是张居正那个心中期望的改革事业接班人小万历。万历八年的时候,因为一切事都有张老师张首辅顶着,小万历的约拿情结又表现得很充分,所以他从早到晚无所事事天天过得很清闲。说有一天晚上,他闲着没事,跟着两个太监到西城去混。这三个人先是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喝醉酒之后,年轻人,醉后发酒疯,小万历逮着两个小太监,就让他们唱小曲。可是丙个小太监不会唱,小万历火起来,仗剑夜游带着剑,就要砍了他俩头。别人赶快劝,这事不能干,让张老师知道了不得了,但是小万历酒劲没下去啊,不砍头可以,割发代首,把头发给割了,学曹操。曹操割发是割自己头发,他割人家头发。第二天酒醒了,小万历知道大事不好了,冯保已经把这事汇报给李太后。李太后一听啊,大为恼火,想不到自己寄予了无限期望的这个儿子,居然是这么一个纨绔子弟,马上宣张首辅进宫。张居正一听到这事,也火得不得了,想想这个小万历将来是个振兴之主明君职,要像贞观之治的李世民那样的,怎么能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呢?所以张居正也心急火燎地往宫里赶。一到宫里看到小万历跪在李太后的面前,不停地流泪磕头认错,冯保得意洋洋站一边。李太后看到张居正来了,伸手从书橱里头掏出一本书来,啪地一下扔在小万历面前,让他翻到某一卷念。张居正一看李太后抽出的是《汉书》,就知道大事不好。小万历跪在那儿,翻到汉书的霍光传,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就在那儿念,当他念到汉代的昌邑王因为纨绔腐化,被当时的执政大臣霍光禀明太后之后,废了他的帝位之后,小万历知道大事不好了,念不下去了。这意思就是李太后要让现在的执政大臣相当于霍光的张居正来废他的帝位啊。张居正一看也吓坏了,再大的错,也不至于到这个份儿上,所以他也赶快跪下来,冯保也跪下来,向李太后求情。事实上李太后怎么可能废了自己儿子的帝位呢?她跟张居正这也就是演双簧,就是教训一下小万历。但这种教训的方式对小万历来说,实在太恐怖了一点。事后呢,他为小万历,代替小万历写了一篇罪已诏,就是向全国人民写的检讨书检查书。在这里头,张居正其实是检讨了自己教育小万历过程中的得失成败。这个动机是非常好的,但是结果,张居正检讨的结果并不是认识到自己的家长式教育压制了一个孩子心灵的成长空间,反而认为自己的教育还不够严格还不够细致,所以张居正痛定思痛,决定也不提什么退休的事了。要留下来,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再把这个孩子,这个自己心目中的接班人教育得更好一些。张居正不知道啊,在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那个寄予了全部期望的好学生,他的改革事业的接班人,那个小万历在心理上已经完全和他决裂了。他越是要留下来,越是要看着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跟他决裂的程度就越坚决。他越是想把小万历扶上马再送一程,小万历还就是不愿意坐他的马走他的路。所以经常讲,什么叫做悲剧啊?

因为善良却最后成就了不可预料的灾难,这才是生活的悲剧——郦波读史有感。

在张居正误判去留之间之后,张居正本人和他呕心沥血打造万历新政的悲剧也注定要到来了。那么属于张居正的这个时代最后会有怎样沉重的叹息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