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武松(六)复仇之刀

  上一讲说到,武松在对大哥武大郎的死进行了一番缜密的调查之后,了解到背后的凶手就是潘金莲、西门庆和王婆。但武松在县衙的状告,却让已经被西门庆买通的县令给退了回来。此时此刻的武松,内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悲伤。被逼到绝路上的武松,将会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开始一场复仇行动?

  而这种个人英雄的行为,在中国古代,甚至在西方,都被广为传送和崇拜。但如此大快人心的做法,为什么却遭到了鲍鹏山副教授出人意料的批评?而在武松这一次复仇的种种细节中,鲍鹏山副教授又会发现武松怎样特别的内心?

  上海电视大学鲍鹏山副教授为你讲授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武松系列之复仇之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画外音】上一讲说到,武松在对大哥武大郎的死进行了一番缜密的调查之后,了解到背后的凶手就是潘金莲、西门庆和王婆。但武松在县衙的状告,却让已经被西门庆买通的县令给退了回来。此时此刻的武松,内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悲伤。被逼到绝路上的武松,将会如何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开始一场复仇行动?而这种个人英雄的行为,在中国古代,甚至在西方,都被广为传送和崇拜。但如此大快人心的做法,为什么却遭到了鲍鹏山副教授出人意料的批评?而在武松这一次复仇的种种细节中,鲍鹏山副教授又会发现武松怎样特别的内心?为你讲授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武松系列之复仇之刀。

  鲍鹏山:在上一讲我们讲到,武松在找到了他的兄长武大被西门庆和潘金莲谋害的证据以及两个证人的情况下,向知县告状,但是知县和知县手下的县吏都接受了西门庆的贿赂,不准告状,就是不受理这个案子,反而跟武松打官腔。武松是一个根本没有耐心听官腔的人,所以等到这两个人把官腔打完,武松一点也不纠缠,也不啰嗦。行,不让告状,不就这么简答?那么,我再想办法,转身就走了。他要通过个人复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来给他的大哥讨还公道。

    但是讲到个人复仇,就有一个问题了。英国有一个思想家叫培根,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就谈复仇这件事,叫《论复仇》。在这一篇文章里,他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他说,从对法律的破坏的程度的角度来看,对犯罪的报复,或者对犯罪的复仇,要胜过犯罪本身。为什么他这样说呢?因为培根说,一个人假如犯了罪,他只是触犯了法律。但是假如对这样的犯罪的行为,我们采取私人报复的行为来解决,那就变成什么呢?那就变成把法律取而代之。为什么?因为一个人犯罪,触犯法律,应该法律来收拾他,现在你不让法律来管他了,对吧?你把法律推到一边,你让一边,我来,那不就是把法律取而代之吗?那么现在武松要通过个人复仇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兄长被谋害的事情,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可能是伸张了正义,但是对法律的破坏更加严重。当然我们说这里面问题不在武松的身上。潘金莲触犯法律,谋害了他的兄长,可是你官府不愿意用法律的正常渠道来惩办潘金莲,那逼得武松只能这样做。

    所以我们说一旦官府不能够正常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用法律的手段,来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惩办的时候,那必然会造成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什么呢?人们不再寄希望于法律。因为通过法律的手段好像总是达不到一个伸张正义的目的,人们不再寄希望于法律,不再信任法律。那么结果从而什么呢?人们不再自觉地去维护和遵守法律。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二,个别的强梁,像武松这样的人,会用私人的手段自行解决问题,用个人复仇的方式来讨还自己被侵犯的公道。那么此时,就正如培根所讲的,法律被取而代之。非常可惜的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我们缺少这样非常清晰而理性的认识。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我可以说有这样的两种现象:第一,我们的文化是肯定复仇的;第二,我们的文学是歌颂复仇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如此,包括孔子的《春秋》都有这样的特点。“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复仇的事件,时时发生,而总能够赢得喝彩,总能够得到传扬;复仇的人物也是时时出现,有同样总是能够得到同情,甚至得到歌颂,这是我们文学和文化上的一个现象。文学违背法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水浒传》中这种形象就比比皆是了。《水浒传》里面很少通过法律手段、正常手段来解决问题的,都可以说是私力维权,而这些在《水浒传》里都是把它作为一个正面的东西来加以歌颂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法律不能主持公道的时候,那么作为代表社会良心的文学,它必然会鄙视法律,必然会抛弃法律,必然会歌颂个人的复仇。所以我们说,问题不出在文学上,出在什么上呢?还是出在我们的制度上。武松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画外音】鲍鹏山老师这一段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与法律背道而驰的说法,的确让我们耳目一新。但武松的这一次个人复仇似乎还是有些难度,尤其是西门庆、潘金莲早已与县令勾结在一起,实力不容忽视,武松会如何下手?

    武松把这个何九叔和郓哥安排在他的宿舍里之后,他自己带了几个土兵,就是他手下的一些人,到街上,买了一些鸡鸭鱼肉果品,还有酒,来到了大哥的家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此时除了我前面讲到的鸡鸭鱼肉果品之外,他还买了一些笔墨纸砚,这很奇怪。武松要笔墨纸砚干什么?回到兄嫂的家里面之后,武松对潘金莲说,明天就是我亡兄的断七了,我今天过来,特地想把周围的邻居,四邻都请来,谢谢他们。于是,在兄长的灵床面前,先点上蜡烛,焚起香,也放下纸,列下纸钱,把祭物都去摆了。摆好了,堆盘满宴。然后下面就有,很有意思的一个交代,一个土兵来烫酒,两个土兵安排桌凳,还有两个土兵干什么呢?前后门都把好。为什么又把门都要把好呢?武松今天的行为有一点特别,有一点奇怪。你请人吃饭,为什么还前后弄个把门的呢?你弄人收拾桌凳可以,弄人烫酒是可以的,但是前后门还要派人把守。请人吃饭,为什么还要带着笔墨纸砚?我们往下面看,我们就明白了。

    这些安排好了之后,武松就跟他的嫂子讲,你来待客,我去请人。于是武松就去把四邻都请来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是什么呢?武松在请这些邻居来吃酒的时候,他的态度非常地谦恭有礼,他的行为举止非常得体。武松动不动就说他是一个粗鲁的人,但实际上,武松的行为举止,在梁山好汉里面,算得上是是非常非常彬彬有礼的人了。那在今天,他在请邻居的时候就表现得特别特别明显,那语言都很得体,那举止也都是非常彬彬有礼的。于是,众位邻居都来了。

    胸中一团杀气,脸上却保持一团和气,这个能做得到李逵能做得到吗?鲁智深能做得到吗?连林冲都做不到。这就是武松的过人之处。你看像鲁智深,像李逵,他们往往是率性而动,有什么事情,碰到了,就根据当时的脾气和性格,就做出来了。做之前,没有谋划。做的过程中呢,也全凭感觉。结果,也没有什么预期。你比如鲁智深打镇关西,他三拳两脚就打死了。那根本不是他想要的目标,但结果竟然是打死了,所以对结果也没有什么预期。所以这样的人物怎么样呢?很可爱。你读李逵的传,你读鲁智深的故事,你觉得这两个人特别可爱。《水浒传》里面最可爱的两个人,那就是鲁智深和李逵了。但是,这种人没有准头,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人,你会觉得很可怕。那武松就不一样了,他是梁山好汉里面最有心数的,做事情是最有规划的。有很多事情他在做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觉得他的很多行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事后一看,他每一步都有规划,每一个目标都有预定,每一个结果都有预料。这是武松的一个过人之处。所以你事后一看,环环相扣,丝丝入扣,天衣无缝。这样的人,我们说当然令人佩服!但也怎么样,让人觉得可怕!武松确实让人觉得可怕。

    【画外音】经过鲍鹏山老师对武松与其他梁山好汉的比较,我们也觉得如此性格的武松确实让人不寒而栗。但此时此刻,如此让人胆战心惊的人,却就是有人不怕他。那么,这个人会是谁?

    就是王婆和潘金莲。她们为什么不怕他呢?因为西门庆已经派人来送信了,武松到县长大人那个地方去告状,可是县长大人不予受理,所以她们就以为,那我还怕你干什么?她们实际上是搞错了,如果武松告状准了,对她们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局。武松告状不准,那可能这个结局更惨。她们可能也就不知道,武松是一个不会告状的人。我刚才讲了,武松为什么要告状?那是对县长的尊重。你现在不要尊重,那行,那我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痛快地解决了。所以县长没明白武松,潘金莲和王婆也不明白武松。

    那好,邻居们都请来了,武松搬一条凳子,也就坐在横头,叫土兵把前后门都关了。武大家的门,特别有意思。你读这段文字,动不动武大家的前门关了,后门也就关了,只不过,关的人不一样,前面几次是潘金莲关的。关的目的也不一样。现在又是前后门都关了。以前潘金莲把前后门都关了,那目的是要和武松调情,现在武松把前后门都关了,目的又是什么呢?武松和邻居们一块喝酒,同样一开始喝酒的时候,武松客客气气,真的是一团和气,就是邻居在一起,我哥哥死了,你们都操了心了,今天我表示一下感谢。谁都不知道,这里面隐藏着杀机。七杯酒过后,断七酒啊,七杯酒过后,武松站起来,把这一切都收掉,等一会儿再吃。邻居们一看,都收了,那肯定吃完了,纷纷告辞。武松说,且慢,我正要说话,别以为我真请你们喝酒的吗?请你们来,我是有话要说的。众位高邻里面,你们谁会写字啊?不但要说话,还要有会写字的。那么,其中一个叫姚二郎的人,便推荐另外一个叫胡正卿的,说我们这位胡正卿,字就写得极好。武松一听,唱了一个喏。所谓的,讲《水浒》我们经常看到,英雄好汉经常见面,都要唱个喏。什么叫唱喏呢?就是拱身,或者是直立,双手抱拳,同时嘴里面发出致敬的声音,你好。就这样,就叫唱喏。武松此时抱拳,唱喏,你好。然后又是从自己的衣裳里面飕地一声掣出一把尖刀来。这是第二次出刀了。第一次出刀是对何九叔,这一次出刀又对谁呢?把刀就拿了出来,刀指王婆,威慑众邻居。武松左手就拿住了潘金莲,一把就把潘金莲揪住了,看着众位邻居,一心三用。这便是武松的神威啊。然后跟邻居们讲了一番话,诸位高邻在此,我知道,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所以我不想冒犯众人。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今天叫你们来,只要做一个证见。让你们给我做一个证人。在场的如果谁要是先走也没有问题,先吃我五七刀再走。这话说的也挺幽默,吃了五七刀还能走吗?我啊,偿他的命也无妨。那邻居谁还敢走啊。这所有的人,都变成他的人质了。干什么呢?做证见。目的是干什么?目的是要让潘金莲、让王婆交待她们的罪行。所以他此时左手拿定潘金莲,右手拿刀指着王婆,对王婆说,你这个老猪狗听着,我哥哥的性命全在你身上,等一会儿我慢慢地问你。然后就对潘金莲说,你实说,我哥哥的性命你怎样谋害了,你从实招来,我便饶你。那潘金莲是经过了几番地抵赖。这事儿当然是不能随便承认的,最终摄于武松的神威,潘金莲吓得魂都没了,只得将如何勾搭上西门庆,又如何踢伤了武大,最后又如何用砒霜毒死了武大,从头至尾说了一遍。那倒了这个时候,王婆也没法抵赖了,所以王婆也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两份证词,胡正卿,人家说一句,他写一句,都记录在案。写好之后,这两个人都按上了手印,画了押,并且武松让众位邻居也一一在上面按手印、画押。

    但是武松既然要杀人,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事?这个我们待会儿再说。现在的情况是,真相已经大白。在一天之内,这一桩由数人串通的谋杀亲夫的案件,就被武松彻底地查了个清清楚楚。

    【画外音】在此之前,武松到县衙告状,还只有人证和物证。现在,潘金莲和王婆把她们的罪行都供述了出来,并且也都签字画押,可以说口供也齐备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武松会不会就此相信官司,把潘金莲和王婆交给官府来惩办呢?

    武松并不愿意按照法律来办事。实际上我们说在武松这样的时代,老百姓只要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一般都不会去打官司,不会照法律来办事。因为照法律来办事成本太高,要送礼,要行贿,要受贿。一般的人打官司,打得倾家荡产。所以只要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绝不会去打官司。所以我们刚才说武松之所以跟县令告状,那是给他面子。所以到了此时,武松按说也已经清清楚楚了,对吧?口供都有了。但是他并不想把这两个人交给官府,他要私力维护正义。所以他叫土兵绑了王婆,王婆先绑起来,又叫他手下那些土兵,斟上一碗酒,供在武大的灵床前面,把潘金莲拖过来,跪在灵床的前面。然后武松洒泪说了一番话,哥哥灵魂不远,兄弟今日为你报仇雪恨。同时,那个纸钱也就点着了。到了这个时候,谁都明白了,尤其是潘金莲明白了,武松要干什么了,所以她一看势头不好,就要叫唤,要求救。可是武松的尖刀寒光一闪,什么都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潘金莲的爱、潘金莲的恨、潘金莲的情、潘金莲的仇、潘金莲的罪、潘金莲的恶,一切都结束了。下面武松的举动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杀了潘金莲以后,又割下她的头来,又到楼上取下一床被子来,把头给包了,又在被子上把刀给揩一揩,刀上有血嘛,揩干净,再把刀放到鞘里面,然后又去洗了洗手。你看他做一连串的举动做得都是那么样的冷静,从容不迫。这哪像在杀人?就好像在做着一件日常的事情一样。所以武松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做这一连串动作的时候,你可以看他内心多么平静。一般人杀了人,总有点紧张吧?至少有一点兴奋吧?他都没有,他那么冷静。所以这一连串的举动,一定是把那些邻居们都看得心惊肉跳。因为这一连串的举动都是在邻居们众目睽睽地注视之下做的,所以大家一定是心惊肉跳,但是武松却是从容镇定。一连串动作做完,他面对着目瞪口呆的邻居,又唱了一个喏。今天武松就一直在唱喏,一直在跟别人打招呼,一直在说你好,你好。“有劳高邻,甚是休怪,且请诸位楼上少坐,武二去便来。”请你们到楼上去坐一坐,这楼下这个场面实在是不能看了,到处都是血迹,你们到楼上干净一点,你们坐一坐,你们稍微等我一下,我去便来,去一下就来。他要干什么事啊?很简单,他要去杀西门庆。

    我们已经好像把西门庆给忘了。前面武松的表演太精彩了,我们忘了后面还有一个人等着他。但是在武松的黑名单里面,西门庆一直有。武松在杀潘金莲,在审讯王婆的时候,他的心里面就知道,他下一个目标是谁。于是他就直接去了西门庆的生药铺,到他的药铺里面去了。一到药铺字面前,首先看到的是药铺的主管。那么武松见到了主管之后,又是唱个喏,问候了一声,大官人在吗?你看,他对西门庆的称呼,多么恭敬,多有礼貌,大官人在吗?所以我们说,武松他做事情从容不迫,他的内心里面有深仇大恨,但是他能够做到气定神闲。他那个一腔杀气,内心里面一腔杀气忽而爆发出来,像刚才杀潘金莲。他忽而又怎么样呢?又能够收敛下去,让你外表一点都看不出来,就像杜甫的那两句诗写的样子,“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来的时候,就像雷霆一般,结束的时候怎么样呢,云开雾散,一下子什么都没了。大官人在吗?那主管一看,武松他也认得,武松毕竟也是当地的名人了,也认得,就告诉他,(西门庆)刚才出去了。这主管哪里想到,这个武松虽然表面这么平静,内心里面却是有那么一个深仇大恨像火山爆发一样的。武松一看这个情况,西门庆不在,出去了,到哪儿去找他呢?武松就说了,借一步说话。你出来一下,我想这个地方跟你谈一谈。不管也不敢不答应武松。我们说武松是当地的名人,可是这个名人,他不是一般的名人,他是让人可怕得名人。所以武松说,我找一个地方,请你出来一下。他就只跟着好出来了。他就把这个主管引导一个僻静的巷口,武松突然翻脸,说了一句话,你是要死还是要活?这个主管完全被吓傻了,马上说了一句,都头在上,小人又不曾冒犯。武松根本就不愿意听你啰嗦,武松说,你要是要死,那你就不要告诉我西门庆到哪里去了;你要是要活,你现在老老实实告诉我,西门庆去了什么地方。这个主管已经吓呆了,说话都是结结巴巴的了,说,刚才和一个人到狮子桥下大酒楼上吃……。武松转身就走。《水浒》的小说上写的是,武松听了转身就走。实际上武松听,武松有没有听了呢?没有。听到一半,走了,不要再听了。武松做事特别有效率,我只要听到狮子桥下大酒楼,就行了,至于在干什么,和谁吃酒,或者是不是吃酒,我都不用管,只要一个地点。所以一听到狮子桥下大酒楼,转身就走。这个主管话还没说完,半句话还压在口里,武松已经走了。他像做梦一样,刚才武松来过吗?所以他在那里发呆,呆了半晌,自己又回去了。

    【画外音】此时此刻,武松风风火火地向狮子桥酒楼杀奔而来。颇有心机的西门庆会不会早就有所准备?更何况西门庆还是有些武功在身的,他可不会像潘金莲那样轻易地就被人拿下。那么,武松在这一次复仇之中能否成功呢?

    在狮子桥下的大酒楼上,西门庆真的正在和人吃酒。那武松直接上楼,左手就提着潘金莲的人头,右手就握着一把尖刀,就直接用刀子把门帘就挑开了,然后就钻进去了,正面对着西门庆。西门庆一看武松,右手拿着个刀子,左手拎着血淋淋的人头,惊叫一声,一下子跳到凳子上,马上就要从窗口里面逃跑。可是,这个窗口在楼上,跳不下去,所以心里非常慌,非常急。但是我们说,你不要慌也不要急,等一会儿你会下去的。武松的动作很快,一下子也就跳到桌子上去了,把桌子上杯盘全部踢下去了。那西门庆既然已经无路可逃,只好面对面地面对武松,只好来做拼死一搏。他看到武松来的很急很快,西门庆早已经飞起右脚。我们知道,西门庆的脚可是很厉害的,当初就是这一脚踢中了武大。所以这一脚飞起来,那真是激起了武松的血海深仇。当初这一脚踢死了大哥,现在这一脚又对着弟弟来了。西门庆的功夫也确实是名不虚传,也真的是有一点功夫。这一脚正好踢在武松的右手上,直接就把刀子踢飞了,从窗口飞出去,落到了外面的地上,落到楼下去了。那西门庆一看,武松已经没了刀了,他也就胆子壮了,你没刀,你也赤手空拳,我也赤手空拳。他胆子就壮了。右手就虚晃一下,左手一拳就打过来了。武松趁势从他的胁下钻过去了,左手抓住他的头发,右手抓住他的脚,直接把他扛到肩膀上,然后从窗口里直接扔了下去。所以我们说刚才他想下去没下去,不要急不要慌,会下去的。头在下,脚在上,直接撞下去的。然后武松也是站在窗口,踊身往下一跳,又下去了。我就老想着,今天楼下的人吓坏了,对吧?一会儿飞下一把刀,一会儿下来一个人,再一会儿,又下来一个人。武松跳下去之后,发现西门庆已经跌得昏迷了,只有眼睛在动,其他的都不能动了。首先抢过那一把刀,按住又把头给割下来了。再到楼上把潘金莲的脑袋也提下来。(武松)手里拎着两个人头在大街上,一把刀子滴着血,两个人头滴着血,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又干什么呢?回到了武大的家里。如果我们有一天在大街上看着一个人拎着两个人头,吓也把我们吓死了。所以这些场景你想象一下,特别有戏剧性,非常有戏剧性。《水浒》有的时候,写得是有点血淋淋的,这一幕可以说是《水浒》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水浒》的一个不足,或者说是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我们今天至少要值得我们商榷的地方。

    他把这两个人头拎回来,拎到那里去啊?祭奠他的大哥。把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头放在灵床上,放在大哥的牌位的前面,武松再一次洒泪了。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天武松已经几次洒泪了。“哥哥灵魂不远,早生天界,兄弟与你报仇,杀了奸夫和淫妇,今日就行烧化。”今天你的灵床我们把它烧了。为什么烧了?本来应该至少等到明天,明天才断七啊。但是武松知道,嫂子没有了,被他杀了,自己现在是这个样子,肯经不会有自由了,这个灵床放在这里怎么办呢?就此烧了。一阵青烟过后,一场兄弟的缘分,就此了结,就此了断。从此以后,武松在这个世界上没必要了亲人,没有了骨肉,他成了真正的孤儿。所以我们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能够读出一种血腥味,同时我们还能读出一种人生种种的感慨和悲凉。好的文学作品,它能够在我们的心中激起种种感受,酸甜苦辣。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武松又把那些众位邻居从楼上请下来。这几个邻居,在楼上这一会儿,也真是心里都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等他们从楼上下来以后,发现这个案桌上又多了一个人头了。武松对这些邻居们讲,现在我要去投案自首,请你们去给我都做个证人。于是武松押着王婆,提着两个人头,拿着他的行凶的刀子,然后后面跟着四个邻居,在大街上。这个武松到了阳谷县来,是专门给阳谷县制造新闻的,还有给阳谷县的老百姓制造一些特殊的景观的。当初他打虎成功以后,抬着老虎,一帮人抬着老虎,从大街上经过,万人空巷都来看。今天不是老虎了,是两个人头,又是在大街上经过,肯定还是万人空巷来看。

    【画外音】这里我们还有一个疑问,武松在《水浒传》中的出场,是因为一场争执,打伤了人而出逃的。现在,武松却是连杀了两个人。命案在身的武松,此时仍旧有许多的机会逃走,为什么武松偏偏不逃了呢?鲍鹏山老师又将会在武松的这一次反常举动中发现武松怎样特别的个性?

    我们说,不走,一定有不走的道理。道理在哪里呢?第一,这件事情牵扯到他含冤而死的哥哥。他的哥哥死得不明不白,他不甘心,所以他要大张旗鼓地给他哥哥报仇。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要让官方给他大哥一个公道,一个说法。所以我们看,有一个小细节了。他杀了潘金莲后,杀了西门庆,为什么不杀王婆?王婆最可恶,为什么不杀?因为武松知道,王婆,第一是教唆犯,第二,王婆什么呢?王婆没有后台。像这样的人,到了县衙之后,用法律的正常手段,她肯定是必死无疑。所以杀两个留一个,让官府来判,就是要给他大哥一个说法。当王婆被判刑、正法之时,就是他的大哥得到了官府的说法之日。所以此时他不走。这事第一点。第二,这是事情在武松看来,固然是犯了法,可是他觉得,我是维护了道德,我是维护了弱小者,我做得光明正大,我做得堂堂正正,我不需要偷偷摸摸地逃走。这跟以前跟别人起了争执,一拳把人打昏了,那不一样。那是一个很没有出息的人干的事情,小流氓干的事情,今天他不是小流氓了。他是什么?他是大丈夫了。所以这个是第二点,他不走。还有第三点,从武松的性格上讲,武松是一个很自恋的人。这个自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特别自我欣赏。他自己做了一件漂亮的事情以后,他要到处跟别人吹牛。他当初打虎他就觉得这是一件很漂亮的事情,所以他走到哪个地方都说,我是打虎武松。今天他把这个嫂子杀了,在他看来怎么样呢?这是同样是一件很漂亮的事情,甚至比打虎那件事情做得更漂亮。既然我做了这么漂亮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逃走呢?我还得接受群众的欢呼呢。我亦他心里明白,我此时投官府我去自首,官府惩罚他的时候,群众会为他欢呼;法律判他有罪的时候,道德会为他加冕。他特别特别渴望有这样一个道德的冠冕。所以武松此时不走。结果怎么样?知县一听人报告这个情况,首先知县吓傻了,骇然,真的吗?发生这么个事。然后随即就升厅。武松把王婆押近来,跪在地下,让后他也跪在旁边,跟王婆跪在一起,同时行凶的刀子和两个人头就放在阶下。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时候,这个杀人的刑事案件在阳谷县已经变成什么呢?变成一场道德的盛典,一场报仇雪恨、伸张正义、维护道德的一个盛事。那么这个知县他曾经拒绝为武松立案,现在武松自己解决了问题,而且杀了两个人。现在知县是什么态度呢?他要如何处理这件事呢?我们下一讲再讲。谢谢大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