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票投资] 比杀跌更可怕的主力阴谋 沪指及欧股大跌 金价跌近6%
周四股指以大阴线惨淡收场,至此,投资者才发现,此前连续5天均收出长下影线,原来却是空头主力精心布下的阴谋!这种连续下影线+大阴线的走势,其实比单纯的快速杀跌更可怕!在实质性改革利好出现前,投资者需小心提防此种主力做空模式。
今日午后,空头撕开近期假护盘的面纱,借助汇丰PMI预览值下滑创九个月低位的利空,加速砸盘。相对于单纯的快速调整,这种连续下影线加大阴线封杀的模式,对大部分投资者的伤害更大。尤其是昨日,主力一方面借助汇金入市的余温,另一方面毫无逻辑地启动钢铁(行情 专区)板块的大反弹,最终拉出了长长的下影线。但今天则以大跌封杀,可见主力的狡诈与险恶!
盘面走势上看,我们在6-7日《下周注意一道极重要的防线》中指出:“从指数形态分析,沪指、沪深300指数、深成指等权重指数均在5月2日形成了较重要的低点。在技术上其既有形态理论的颈线作用,也有道氏理论关于下跌趋势的定义性地位。一旦多头再失守此颈线位,调整或将超预期。”从目前情况看,股指呈加速态势,除非超级强庄个股,否则短期投资者宜适当空仓等待。
我们认为,在当前弱势的迷惘期中,市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中央改革的推进,二是IPO重启时间的确定及新股发行改革。这是影响盘面的根本因素,但是,当前两者均处于平静期,且日前IPO改革的意见稿也明显不符合市场预期,新股发行时间也迟迟不能确定。而内外利空频繁交织,股指不断新低,调整超预期。
不过,仍值得投资者期待的是,近期中央持续推进整风运动、国务院再次强化改革预期,或继续为转型改革的顶层设计铺路;此外,我们广州万隆认为,在各种因素倒逼以及股市下跌的压力下,改革克服阻力并累积爆发、再次提振市场信心仍有较大可能,股指大势仍未彻底走坏!尤其是在复杂的改革转型背景下,市场难以形成连续的系统性杀跌,结构性机会将在下跌洗牌后重新展开!
总的来说,短期空头继续肆虐,大盘进一步走弱。但投资者需相信,如果A股是“政策市”的结论成立,那么政策将不会无视股指继续杀跌,而机会也总在大跌后重生!
三大利空冲击大盘 A股急需政策利好护盘
今天股市重挫,个股哀鸿遍野,来自实体经济的实际利空,或导致A股短期内欲振乏力。
其一、伯南克:2014年中结束QE可能性较大 亚太股市集体重挫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美国经济的预测是准确的,那么美联储很可能在今年稍晚放缓资产购买,并于2014年年中结束QE。这将使市场流动性趋于紧张,利空于全球股指。
香港股市重挫,日本股市惨跌。
其二、汇丰6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8.3 创9个月新低
汇丰公布6月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8.3(5月为49.2),9个月以来最低。这说明宏观经济仍较疲软,制造业仍然面临着外需恶化,内需疲弱以及去库存压力增大等挑战。
其三、回购隔夜利率升至13.44%% 钱荒升级
也令股指面临短期缺血的窘境。技术分析:沪指跌破2150点关键支撑位置,再创本轮调整新低,市场投资者心态明显趋于谨慎,后市需要继续观察量能的变化,如果量能不能持续放大则只能视为下跌中继,而非见底回升。仓位管理:保住本金是最重要的,低仓位或者空仓是目前阶段最佳选择。操作策略:多看少动,保持耐心,控制风险,保存本金是每一位投资者必须要做的。
结论:在实体经济的利空面前,A股急需政策利好护盘。
----------------------
【弱市策略】
美联储及中国PMI重挫A股 关注弱市中三大投资主线
受多个利空消息突袭影响,今日两市大幅跳水,双双低开低走。盘中,除传媒等极少数板块较为抗跌外,其余板块个股表现均十分低迷。沪指再次击穿2100点,深成指也创出调整新低。
消息面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量化宽松明年年中终止,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8.3,创9个月来最低水平。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分析师表示,在经济乏善可陈、改革空窗期、IPO可能重启以及外围QE退出预期渐起(不过仍有反复)的环境下,短期对市场应持谨慎态度,适当降低和调整仓位,建议配置地产产业链、代表转型方向的成长股以及原材料(行情 专区)价格下跌的受益者。
首先,从地产产业链来看,短期上涨逻辑处于无法证伪阶段,一方面,房地产(行情 专区)行业处于政策空白期,市场认为不会有更多政策出台,另一方面,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建议关注地产、园林、家电(行情 专区)等。
其次,继续建议关注代表未来转型方向的稳定成长个股,虽然短期来看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估值明显升高,但创业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有业绩支撑的个股表现明显好于其他个股,因此短期的泡沫化现象并不能说特别严重,即便有回调也不妨精挑细选其中真正的“隐形冠军”作为中长期价值坚守的起点。
此外,由于QE退出预期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因此第三条建议关注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跌的行业或个股,如电力(行情 专区)设备等。主题方面,则建议关注新一轮系统性改革带来的如土地改革、要素价格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触发的主题性投资机会,这方面会有不少超预期的东西,中国正处于进步时代的入口,而今年秋天的改革预期会大幅提升估值。(证券时报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