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曾国藩家训(二十一)刚的智慧
曾国藩,一位已经故去一百多年的古人,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的文集,一百多年后依旧被人们翻阅着,寻找那些可以借鉴的人生智慧。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曾国藩留下的诸多文集中,除了《日记》和《家书》等之外,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作品,这就是《挺经》。《挺经》是曾国藩诸多文集中,颇具争议,甚至有些神秘色彩的一部作品。虽然有史料证明他“尝自称欲著《挺经》”,也有人说,《挺经》是曾国藩临终前的一部“压案之作”; 但是在流传下来的《曾文正公全集》中,我们却找不到这部书籍。这是为什么呢?根据记载《挺经》中有十八条秘传心法,李鸿章更是把这十八条秘传心法,推崇为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但是郦波老师却说《挺经》的主旨其实只有一个字:“刚”。那么《挺经》之“刚”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仅仅一个“刚”字又能蕴含多少人生的智慧呢?
吴永满心期待等着李鸿章说一说,《挺经》十八条中的一条,本以为能听到什么不传之秘,最不济也应该是一些修身养性的金玉良言,或者是一些为人处事的警示名言。万万没想到,李鸿章沉吟半响,却说起了一个故事。。。
如果说《挺经》的全部奥秘所在,就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这也未免太过于简单了。根据记载,李鸿章一直对《挺经》推崇备至,曾明确地说这十八条《挺经》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而且李鸿章后来做事情,常常承认用的就是曾国藩《挺经》中的方法。所以可见这十八条《挺经》必然还应该有更多更深刻的智慧,而且有着很强的实用性。那么我们究竟能在曾国藩《挺经》里,学到哪些处事的智慧呢?
曾国藩的这三次自杀充分说明他性格极为刚烈,但是郦波老师提醒我们,《挺经》智慧的主旨----“刚”,并不是指性格上的刚强刚烈,而是一种“临事之刚” ,那么同样都是自杀,为什么说曾国藩之后的另一次自杀,却是展现出了“临事之刚”的大智慧呢?敬请关注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 郦波副教授,为我们继续精彩讲述《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第七集《刚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