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乐山大佛藏宝洞
乐山大佛概述: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为弥勒倚坐像,面相端庄,坐东向西,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书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90年。一千多年过去了,岁月流逝,斗转星移,阅尽人间春色的乐山大佛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雄伟的大佛和它古老的历史,让人感到无尽的神秘和向往。再加上“佛中有佛,佛在心中,佛心藏宝”的民间传闻,更多的人相信大佛蕴含着无尽的宝藏。1962年,维修人员在大佛胸前发现了人工开凿的洞穴,但是未有惊人发现。80年代,有人偶然发现乐山大佛的栖息地,实际是一尊三山相连(乌尤、凌云、龟城山)的“巨型睡佛”,而乐山大佛正处于这尊“巨型睡佛”的心脏部位,和“佛在心中,心中有佛”的说法不谋而合。
巨型睡佛
到了90年代,又有游客在大佛的心脏部位发现了一尊“小佛”的隐约身影,头及眼、鼻、嘴等五官身形清晰可见,这尊“小佛”的身影刚好位于乐山大佛胸前的洞穴位置。古时候修建佛像,的确有在佛像上修建密室藏东西的例子,这也是佛教教义允许的。看来藏宝之说并非子虚乌有。那么藏宝洞里藏了什么东西?是谁藏在里面的呢?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并非是石窟艺术)。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灵宝峰上,现存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乌尤,即秦所凿乐山离堆,上有唐创建乌尤寺,以及相传汉郭舍人注《尔雅》处。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