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湿、逆温、南风——专家详解北京“橙色预警”背后的雾霾成因
2月21日,车辆行驶在雾霾笼罩的北京街头,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依稀可见。继2月20日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21日12时发布,全市由现行的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级别提升至“橙色预警”级别。为何此轮雾霾持续时间如此之久、预计程度如此之严重?专家认为,一是地面回暖缓慢,静稳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短期难以显著改善。二是北京市污染物快速积累,与偏南风导致的跨省市区域输送有很大关联。新华社发(樊甲山 摄)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中央气象台今日6时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大部地区有中度霾,其中京津冀等地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中央气象台2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24日08时至25日08时,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西部、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东部等地气象条件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大部地区有中度霾,北京、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防御指南:1、因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2、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
“昨晚接着雾,今天继续霾。”昨天,受地面较弱偏东风影响,京城的PM2.5浓度较前天略有降低,但依然处在重度污染的水平。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预计,未来三天,北京将维持静风高湿逆温的不利气象条件,交替出现重度、严重空气污染级别,橙色预警继续拉响。
截至昨晚8点,北京重污染预警已超过80小时,其中橙色污染预警超过56小时。前天夜间,一股弱东风影响北京地区,昨天清早,全市PM2.5浓度较前一天略有降低,上午7点下降至171微克/立方米。但在8点之后,PM2.5浓度开始缓慢回升,下午1点时,全市平均已达199微克/立方米,且西北、东北部略高。截至昨晚8点,京城大部分地区都处在5级重污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