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永乐大帝(十七)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

    在与朝廷大军的对垒作战中朱棣经受了一连串的失利和挫折,幸好因为朝廷的指挥不力而使燕军元气未伤。

    朱棣调整攻防策略以后几经苦战才再占上服风,局面刚刚有所好转,却有一个坏消息从北平传来,说朱棣的大儿子正在和朝廷商议归顺投降之事,朱棣怒火中烧,马上决定要除掉这个内奸,这一次擅长使用反间计的朱棣最终能不能识破朝廷的反间计呢?

    他又用了什么样的策略摆脱了与朝廷军队在北方的缠斗而迅速打过淮河,打过长江,来到了南京城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继续为您讲述永乐大帝第十七集兵临城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讲稿

    同期声:永乐大帝第十七集兵临城下。

    在与朝廷大军的对垒作战中朱棣经受了一连串的失利和挫折,幸好因为朝廷的指挥不力而使燕军元气未伤。朱棣调整攻防策略以后几经苦战才再占上服风,局面刚刚有所好转,却有一个坏消息从北平传来,说朱棣的大儿子正在和朝廷商议归顺投降之事,朱棣怒火中烧,马上决定要除掉这个内奸,这一次擅长使用反间计的朱棣最终能不能识破朝廷的反间计呢?他又用了什么样的策略摆脱了与朝廷军队在北方的缠斗而迅速打过淮河,打过长江,来到了南京城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继续为您讲述永乐大帝第十七集兵临城下。

    商传:上一次我们讲到了建文帝身边的方孝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我们也来一个反间计,挑拨他们父子兄弟不和,然后我们再找机会,于是就派人给驻守北平的朱高炽,就是朱棣大儿子送去一封信,劝他投降朝廷,给他封官许愿。结果这件事情就被朱棣知道了,有人向他高密了,朱棣大怒,就想杀掉这个朱高炽,不能容这个内奸。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朱高炽派来的手下的人,带着朝廷的书信来带着一个送书信的人就赶到了军中见到了朱棣。等到这封书信拿出来一看根本都没有打开过,连打开都没有打开就直接送信的人和信一块送到军前交给他的父亲,朱棣一看愣了半晌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嗟乎,几杀吾子”。

    什么意思呢?说哎呀差点就杀了我儿子,中了人家的奸计,你看多悬啊。如果不是这个朱高炽信不启封,直接送给他的父亲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开了封了送来了,朱棣会怎么想,或者没送来搁在这儿等父亲回来再说,那会是什么结果呢?实在是太悬了。

    可是话有说回来了,大家都知道朱棣也不是常用反间计吗?他不是常给人家写这封书信,就把人家给整了,怎么人家一封书信来了他也一样上当了。这就是当事者迷,受不了啊,一看好家伙这朝廷根我儿子勾结起来,我在前面打仗你在后面拆我的台,一下子就掉到人家坑里。

    可是为什么朱棣使的反间计每一次都成功了,我们以前讲过一个接一个的成功,可是朝廷使的反间计不成功呢?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要想使反间计必须知己知彼,朱棣对朝廷的情况太了解,谁和谁什么关系,谁和谁有什么样的矛盾,所以他一封书信就中要害,朝廷知道不知道他们之间的事情呢?知道,知道他们父子兄弟之间有猜疑,所以朝廷也想钻这个空子。但是有一点他们不知道,他们不了解朱高炽这个人,朱棣的这个大儿子你别看体胖,不能征,不能战,打起仗来跟他的二弟没法相比,可是很有心计,很有头脑,做事稳重。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他能处理好,他处理的真是滴水不漏。立刻处理,处理到位。

    朱棣做了皇帝,他的这个二儿子一直想整掉他这个哥哥,始终没有能够整掉,朱棣一直不喜欢他这个大儿子,但是他这个大儿子一直稳稳地坐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了二十年,所以这个人他是有他的长处的。

    朝廷不知道,你知道他们父子的矛盾,但是不知道他这个大儿子这么了不得,所以你的计策使不上。

    第二个原因我想是一个时机问题,你看朱棣每次使反间计的时候都是那个要打仗了,两军相对的时候,一个书信,一个计策去了,来不及反应。仗就要打起来了,如果他真是内奸要出事了,必须赶快处理。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可是朝廷这个时机不一样,朝廷这个时机是两军对垒的时候,仗还没有打,僵持在打不下去的时候,你想钻个空子人家有思考的余地,人家有琢磨你这个做法的余地,所以使不成。

    同期声:朝廷的反间计让朱棣差点杀掉了自己的大儿子,好在父子二人很快识破了陷阱,在这一连串的斗智斗勇之中朱棣依然占据了上风,但处于上风的朱棣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历经三年苦战他还一直在河北、山东征战,那么朱棣怎么样才能够顺利南下,打到南京去呢?

    商传:打仗朱棣应该说是占据了上风,斗智,朝廷也仍然处于下风,所以我们就想作为一个大明朝的朝廷,文武百官都在你的身边,怎么就没有人能够起到在这样危机的时刻帮助国家稳定,击败燕王这样的作用呢?这些人才都跑那儿去呢?

    要说起来文臣朝廷里个顶个的都很像样,要说武臣,你看冒出一个盛庸来,打仗就很了不起。燕王这个方面应该说在各个方面不如朝廷,可是他就是一条心,这个仗就得打赢,输了就完蛋了。全都沦为阶下囚,朝廷方面不是,朝廷方面如果打败了,就有一个人倒霉,就是皇上。文武百官,今天我可以跟着你,明天你们朱家别人当了皇上我也可以跟别人,这就是不同。心气不一样,所以这个仗打了三年,朝廷也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朱棣也心想这样打下去也不是事,虽然我处于上风,可是我毕竟没有能够解决问题,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夺位,我是真想到南京当皇上,把我这个侄子给赶下台。没做到,已经打了三年了,再这么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次我又把盛庸、铁铉他们打败了,他要再找点别人来了,这仗还这么打,打来打去说句不好听的话,连淮河都没过,还在黄河这儿打了,人家是在长江南边的,那还远了去了。

    所以仗不能这么打,这里面有问题。有人就看出这个问题了,谁看出这个问题了,朱棣的谋臣道衍和尚,这个和尚你别看他在这个战争里面不怎么露面,但是很多事情都是他在背后操纵的,朱棣起兵是他操纵的,出师是他操纵,打了败仗再要打回来也是他操纵的。这时候这个道衍和尚有站出来了,他跟朱棣说仗不能这么打,我看明白了,我们不要去跟朝廷夺城,我争夺一个济南,我争夺一个真定,争夺一个德州我打来打去我就是在这儿转圈子吗?毋下城池,直趋南京,京师一旦被我攻陷了大事可成。因为朝廷把它的主要兵力也都弄大前线来了跟我们打仗我们突破了它的防线一直往南打,我把南京拿下来了我看看你们还怎么折腾。

    他一出这个主意,朱棣一想对,这才是一个好办法。这仗打了三年悟出这道理来了,我不是想要叫做“靖难”吗?我不是要率兵到朝廷去抓奸臣,我怎么老在外边打仗,我就率着军队直奔南京,于是朱棣就又在北平誓师了,你看他誓师多少次,这次誓师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要当临江一决,不复反顾矣”,这回我要打到长江去,我要打到南京去,我不反顾了。我也不回来了,我也不跟你纠缠了,按照这个宗旨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

    这回朱棣就率领着军队要离开北平南下出师了,临走的时候他又对他的谋臣道衍和尚说了,我这次可就是听了你的话,我就一直打到南京去,你看你还有什么事情要嘱托的吗?他想这道衍再给他出点什么高招,有什么锦囊妙计。哎,这个道衍和尚没有锦囊妙计,什么都没说,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大王你攻陷南京的那个时候这个南京城里面有一个儒臣,他叫方孝孺,我求大王一件事,你攻陷了南京以后,这个人是绝对不会投降的,我求大王您别杀他。

    “杀孝孺,天下文章种子绝矣”,说你要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人没有表率了,根都没了。你能不能答应我这个要求?朱棣心想这没什么难的,我不杀就是了。如果这个人要是愿意为我所用还是好事了,他要是不为我所用我也不杀他,我答应你。

    道衍和尚和尚就表示感谢,别的话没有再说,朱棣就率领着军队就出征了。南下的这一路上仗还是没少打,也不是那么顺利的。说句不好听的,应该说是挫折多余顺利。往往这个仗打完了,都很不利。但是它的宗旨是对的,过去他一受挫折回来整顿再打,现在他不是,我受了挫折就受挫折,我只要能过去突破你我就继续前进。

    就这样,朱棣的军队终于来到了今天安徽的灵壁,你看看他终于开始打到南边了,这可就是到了淮河一带,从黄河打到淮河了,向南前进了一大步。

    同期声:苦战三年,朱棣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军事策略,但是再度出征,战争还是没有想象地那么顺利,正是靠着朱棣的坚韧执着和进攻方向的正确,燕军才终于来到了淮河边上,在安徽灵壁的一场恶战让朱棣大获全胜,并俘虏了大量的高级将领。这使得朝廷元气大伤。那么乘胜南下的朱棣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呢?

    商传:朝廷方面临时派了人驻守淮安,驻守淮安的人是谁呢?当初这个人出场过,很重要。是驸马都尉梅殷,这个驸马都尉什么时候出过场呢?大家可能还能记得,就是朱元璋临死之前他托孤,因为他的孙子年幼,他找到了驸马都尉梅殷,说你要帮助他。可是奇怪的是这个梅殷在整个的靖难之役中没有露过面,始终就没有过面,始终就没有给他安排什么事,仗打到这个份上了,让他去守淮安。朱棣就派人去找了驸马都尉,他心想这个空子可以钻,显然朝廷并不信任这个梅殷,始终没有给他安排什么合适的位置。如今到这个地步了让他守淮安,那我去收买他一下吧。

    就派人去找梅殷,就试探。就说能不能给我借一条路,说你借路干什么?说我借路去凤阳,拜一拜皇陵。大家都知道凤阳有朱元璋父亲的陵,其实朱元璋父亲的那个陵当初他父亲死的时候连棺材都没有,一个破席卷了就地埋了。但是后来就说这儿风水好,就得在这儿修陵,所以就修了皇陵。他说我去拜拜皇陵,过了没有多久,他派去的使臣就回来了。

    朱棣一看不对劲,这使臣是回来了,这鼻子、耳朵都没有了。说你怎么这德行回来了,他说这是驸马干的。他把我的鼻子和耳朵割了留着一张嘴,让回去跟你们殿下讲一讲君臣大义,朱棣一看这家伙不好惹,太厉害了。没话可讲啊,别惹他。咱们绕道而形。

    于是他就绕道从泗州渡过了淮河,泗州是什么地方?泗州就在洪泽湖畔,朱元璋的祖父的祖陵就在这里。所以朱棣在泗州他就拜谒了他的祖陵,是他的曾祖父了。据史书上记载说,朱棣在祖陵面前非常尴尬,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没想到我又能够见到我曾祖父的陵墓,我以前就认为我已经不可能再有这个机会了,说完就落下泪来。要说这几年他也确实是不容易,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他从这儿继续南下,那么下一个朝廷的重镇扬州,就到了扬州了。

    大家知道扬州就在长江的江北,是江北对重要的重镇,清军入关要破江南首先要破扬州,所以必须守住扬州才能守住长江。朝廷方面从道理上来讲,那得下定决心。派得力之臣,派重兵镇守扬州。做了没有了,做了。朝廷派了一个官员去驻守扬州,什么人呢?一个御史,就是一个负责监察的官吏,监察官员,品级很低七品。就和知县是一个品级的,但是地位很重要,在明朝叫“清要之职”,就是他的权力很大,他如果派出去做巡按的时候有权处理各个地方的事情。

    就派了这个御史里到扬州镇守扬州,可是我想我们但是都很难相信,其实驻守扬州的军官是心怀二心的。是准备要投降燕王的,御史到了以后很快就发现当地的武官要投降,马上就命令人把它抓起来关到监狱里,关到监狱里以后调动全城的力量死守扬州。

    朱棣一看这个情况,这个事不是那么容易了,好那我们就一切都不顾了,给扬州下通知谁能够把这个御史给我干掉,我马上就赏他一个三品官。这个御史够值钱的,一个七品的御史谁能干掉赏三品官,七品就是一个县官,三品是什么官,副部长。省级干部了。只要能把县官干掉我给省长干,你想多大的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谁呢?就是这个被抓起来武官的弟弟,他就开始纠集一帮朋友说焉王出了赏格了,再我说哥哥还被关着了,我们得帮着。帮燕王就是帮我们自己,把这御史给抓起来。这么一些用兵有权的武臣抓这么一个文官还不容易吗?

    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呢?这个御史身边有一个保镖,史书上记载说这个保镖是一个千斤力士,力大无穷。一个大力士很忠实于御史,时刻守护在他身边。别人都不敢下手,这可费了脑筋了。
    向朱棣汇报,说大王不是我们不想干,他身边有这么一个人我们就没办法了。

    同期声:面对扬州这个硬骨头,朱棣有使出了看见本领,智取。然后,一个大力士保镖却让这个计划难以实施。接下来朱棣会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而朝廷有会如何应对朱棣呢?

    商传:朱棣心说你们笨不笨,就这么一点事摆不平。我告诉你们,我都知道了他有一个老母亲,这个大力士很孝顺,你去买通他母亲把这个大力士给招回家去。这是好招,于是就买通了这个大力士的母亲,就说他母亲有病身体不好让他马上回家看看,于是这个大力士就告了假赶回家去看他的母亲,一看母亲没事,说那为什么。说我就让你回来,不要再搀和到这个事里头去了,这个时候这个御史已经没有力士保护了。回到房间很疲劳了,刚要沐浴休息,这伙人冲进来把这个御史抓住举城投降。所以扬州没费一兵一卒有被朱棣给拿下来了,拿下来扬州军队就来到了长江边上,这时候长江的江北已经是燕王的军旗和军营了。大势已去,已经来到了叫并林城下,南京城下。

    那怎么办呢?朝廷最后的一支军队,盛庸率领的军队,回撤到了浦口,准备跟燕王的军队绝一死战。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但是没有办法,这仗还得打。所以就拼死地阻击燕军,仗打的也是相当的激烈,据说打到了一个非常疲惫的时候,朱棣非常疲惫的这个时候突然他的二儿子率领着军队,援军赶到,朱棣就排着他二儿子的肩膀说,说老二你好好干,你哥哥可是多病啊。

    什么意思?就是暗示他你哥哥身体不好,你好好干,将来这个继承的位置就是你的。用咱们今天的话是什么?就是忽悠他这个儿子,让他去玩命。那小子也不傻,一听原来我父亲还有这个心思了,好我去拼命。他本来就是一个悍勇无赖之徒弟,拼死一打,这盛庸的军队经受不了第二轮的冲击啊一下子就打跨了。

    所以这时候江北就已经没有再能够阻挡住燕王前进的军队,唯一的一支军队是什么呢?江防部队,朱允炆在南京已经坐立不安了,已经没有什么人能够给他出像样的主意,只剩下一个方孝孺在旁边安慰他说别怕,长江天险可挡百万之师,还有一条大江,我们把这条大江控制住,敌人也过不来。我们马上调集四周的勤王之师来救援。

    朱允炆这个时候一想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他就下了一份罪己诏,皇帝下罪己诏就是自我批评,皇帝什么时候需要自我批评啊?皇帝的话就是圣旨,每一句话就得执行啊,所有的话都是正确的,哪有错的?皇帝是从来不会有错误的,帝制的国家嘛。

    可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经常采取的一个办法就是下犯己诏,做一点检讨我错了,我对不起大家。那么后文是什么呢?

    后文就是你们各地要组织勤王之师来援助我,帮助我。朱允炆在罪己诏后边就说了我说我相信天下的这些臣民百姓,你们是不会弃我而不顾的吧,你们不会放弃我吧,你们还会来帮我吧,发出去以后就派人到各地去招募勤王之师。

    什么叫勤王之师?就是来帮助皇帝的,临时组织的军队,你有一支军队,他有一支军队,已经不是正常的军队调动了,都可以来。来帮助皇帝打败敌人,已经很危急了这个时候。可是呢?说句不好听的话,他的这些臣民还真的有点想要抛弃他了,不仅四处募集勤王之师的那么人没有音信了,在朝廷里的很多官员多说我也申请出去募勤王之师吧。我们都申请出去招募勤王之师吧,全都要出去了,没有人愿意留在南京这座孤城里面了。

    朱允炆真是走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怎么办呢?方孝孺就给他出主意了,说这样吧,咱们得用缓兵之计,咱们再用一个缓兵之计,要不然我们吃不消,我们赶快派人去跟燕王讲和,他不是野心大吗?他只要不当皇上我们割地,江北给他。江南归咱们,割地求和看他答应不答应。我们用这个办法来缓兵,等到勤王之师到了以后再说,于是他们就派了一个人到江北去找朱棣和谈。

    同期声:眼看朱棣的军队就要渡过长江天险,朝廷不得不使出最后的手段和平和谈,想要说服朱棣朝廷会派出一位什么样的使者?而一路征战,饮马长江的朱棣这一次能不能直奔南京,兵临城下呢?

    商传:这个人叫庆成郡主,郡主就是亲王的女儿。皇帝的女儿叫公主,比公主差一点。其实她是朱元璋的侄女,最初也曾封为公主,后来到了建文帝的时候有给她改称郡主,降格了。这时候需要她了就派她去渡江,去说说情吧。这庆成郡主还不错,她应该说是朱棣的堂姐妹,这个堂姐妹就去了,到了江北就见到朱棣了,姐弟二人一见面就哭了,还真是动了一点感情,哭完了以后庆成郡主就说了,说我这次受命而来,希望能够跟你割地求和平,这个仗就别打了。

    朱棣就说了,早干什么了,那个时候非要抓我杀我不可,现在要割地求和我跟你说这个国土,这个国家是我父亲拼死拼活打下来的,谁要说是想把这块地给他割列开来,谁就是大逆不道。现在还提什么割地求和,绝对不可以的。我没有别的意思,我不是说了吗?朝里有奸臣,我只要带兵渡江,进了城,到朝廷那儿把奸臣抓了,该杀的杀该处理的处理我就回去了,你不要再劝我了。还是这么冠冕堂皇的一番话,那庆成郡主也不傻,知道是不行。

    他还是要夺这个皇位,所以庆成郡主说那我也就没话可说了,临走的时候就跟朱棣说她说兄弟姐妹们都让我来劝劝你,亲情第一。不要伤了亲情,这句话一下子把朱棣给惹闹了。亲情,当初我冒着命被杀头,冒死去打仗的时候几年了,你们谁帮我过话,他一次一次地派军队来征发我的时候你们谁去说你要注意亲情,你可别去打了,没有吧。如今我已经打到江边了又跟我谈起什么亲情来,那好吧,我也告诉你一句话,城破之日你们既然是骨肉亲情,好自为之,不然的话恐怕对你们不利。

    这话说的这份上了,这个气势。于是庆成郡主就告辞回来了,谈判失败。谈判失败,缓兵计就失败了,没办法再去谈,派谁去?李景隆,就那个一贯打败仗的“花花公子”,史书上记载说李景隆见到朱棣以后,汗如雨下,浑身发抖。一句话都没有说就又给轰回来了,朝廷走到这个地步,已经走不下去了。

    长江天险能不能帮他们抵挡一阵呢?我可以告诉大家,不能。为什么呢?就在这个时候,驻守长江的江防部队司令陈宣率领所有的水兵投诚,向朱棣投降。于是朱棣的军队就顺利地渡过了长江。为了保险起见他没有立刻就攻打南京,而是先把南京周围,今天江苏无锡这一带的城市占领,形成了南北对南京的包围之势,然后率领军队来到了南京城下,大家知道南京是当年朱元璋起家的地方,后来作为京师,城高池深。

    朱元璋就是守着南京,上游击败了陈友谅,下游击败了张士诚,所以南京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大城市,这个时候朝廷的禁卫部队,城里面的军队、武臣还有很多,他们能不能固守住南京,等待着四周勤王之师,就像当年朱棣在北平一样,打一个内外夹击的战争保卫住南京呢?

    朱棣能不能顺利地攻取下南京来,真登上皇帝这个宝座呢?我们下一回再讲,谢谢大家!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