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却鲜有作为。一个看似平庸的王朝,却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很容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湮没无闻,但作为鸦片战争的头号当事人,却成为后世无法回避并屡屡提及的人物。
在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间,他力图继承嘉庆帝的遗志,勤政图治,克勤克俭;他也曾戡定西陲,严禁鸦片流毒,以重现盛世的辉煌。但是道光的性格疑虑犹豫、反复无常,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他的治国之举成效甚微。
他在禁烟时,严禁与驰禁犹豫摇摆;他在战争时,主战与主和反复无常;他在用人时,任贤与任奸功罪倒衡。战争失败后,他苟安姑息,得过且过。
鸦片战争使清朝懵懂地败于陌生的对手,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苦难历程,也成为道光帝人生的转折点。
禁烟销烟,摇摆不定。鸦片战争,战和两端。《南京条约》,丧权辱国。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战争失败的历史责任是穆彰阿还是道光帝?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与我们一同跨越历史时空,阐述对鸦片烽火的深层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