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 千古中医故事之李时珍篇(五)坎坷从医路

千古中医故事李时珍之坎坷从医路。

李时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之一,他出身于中医世家,传说李时珍出身前,湖神就前来向他的父亲报喜,当李时珍出生时白鹿如室,紫色的灵芝开满庭院,铁拐李还托梦说,李时珍是他的徒弟,好像李时珍从他出身那天起就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代名医,然而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李时珍是怎样走上从医之路的?

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有什么特殊子处?

在皇帝求仙,宦官专权,天灾人祸,瘟疫流行的恶劣社会环境中,李时珍又是如何名扬天下的?

敬请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中讲,李时珍之坎坷从医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钱文忠:1956年郭沫若曾经为李时珍的墓题词,李时珍的墓今天依然还在,开头的四个字就是医中之圣,就是说医生当中圣人级的人物,而最后的一句是“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是高得不能再高的评价了,那么李时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是通过什么样的努力,一步一步的攀登上祖国医学的最高峰,他的医学成就跨越了漫漫几百年的历史,在今天是否依然还有用,他为什么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高度尊敬,而在全世界也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现在就让我为大家讲述李时珍的故事。

    1518年李时珍出身于一个中医的世家,说是世家按照中国的传统起码得三代,的确李时珍的祖父就是个医生,但是是个什么样的医生呢,是个铃医,什么叫铃医,晃着铃医走街串巷来招来看病医生的这么一个医生,当然地位低下,默默无闻。当然他的孙子后来成了一个大医生,但是关于爷爷的史料基本找不到,李时珍的父亲叫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他也是先在乡间行医,也是一个乡村医生而已,但是由于他的医德和医术俱有可观,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最后竟然成为皇家医生,成为御医,他是有个正式的头衔的,叫太医院史目,太医院就是皇家医院,史目是什么呢,最小的那个官,这个官小到什么地步呢,从九品,再不能再小了,明朝的官就是九品十八等,从九品已经是十八等了,但是无论如何终归是一个官,对于一个平民家庭来讲,对于一个父亲还是一个铃医的这样一个家庭来讲,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呢,有好多学者强调李时珍后来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是受到了父亲和祖父的影响,这么说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只不过这是后来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恐怕无比如此。

    节目导视:李时珍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又是一位御医,李时珍受家庭影响成为一生医生当然应该是子承父业理所当然的,而钱文忠教授确认为李时珍之所以走上从医之路,并不是受到家庭的影响,那么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吗?

    钱文忠:我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我有我的证据,首先李时珍是家里的老二,他的哥哥叫李果珍,压根就没有学医,没有任何关于李果珍学医的记载。那么凭什么李时珍受父祖的影响他的哥哥反而不受父祖的影响呢。如今大家经常说李时珍出身的时候,白鹿入室,紫芝产庭。这是见于他的传记的话,当李时珍出身的时候,家里面突然跑进来一头白鹿,一头白颜色的鹿,那是祥瑞啊,紫颜色的灵芝在庭院里生长出来,有这个记载。所以李时珍幼以神仙之自命,就李时珍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一个神仙就跟凡人不一样,这种说法当然对中国传统的史籍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这是对以后成名人物的早年的某一种理想化的夸大而已,靠不住的,至于李时珍为什么叫李时珍,他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民间的传说,也把他说得大有来历怎么一个来历呢,说他的爸爸李时珍的父亲,有一天行医之余,这个医生总不见得天天看病,闲来无事就到湖里去打鱼,打了半天什么也打不到,那么他就跟自己说我就撒最后一网看看,这一网撒下去,等他再拉的时候,发现这个网里面沉得不得了,那他当然以为是一条大鱼了,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拖上来一看,把老人家气得半死,里面只有一块石头,什么都没有。那么李时珍的父亲就很恼火,就自己在这边哀叹,说石头石头我和你无冤无仇,你没事捉弄我干吗,你冒充一条鱼捉弄我干吗,不在湖里好好给我呆着,他没想到这一块石头乃是湖神,中国传统都这样,是湖里面的一个神仙就跟他说,你看你还骂我,我到你的网里是给你面子的,那么就说石头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说我这石头石头好心好意来给你贺喜的,你还在外头忙着打鱼,你们家的娘子已经开生孩子了,我还关心你有什么要求我的呢,他父亲赶紧就跑回家,正好碰到李时珍落地生下来了。所以李时珍最早的名字应该是石珍,一块很珍贵的石头,所以应该是石头的事,但是李时珍的妈妈张氏不知道为什么就给他叫深时间的时,我不懂湖北话,我不知道这湖北话里时间的时和石头的石有什么区别,反正就造成了李时珍,把李时珍的名字就叫成了李时珍。

    而就在当晚,李时珍的父亲月池公做了一个梦,梦见谁了呢,大家想象神仙当中有谁姓李的,铁拐李就梦见铁拐李来贺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珍,做我高徒传我医名,铁拐李是医生啊,八仙当中铁拐李是医生,所以现在看来如果按照传说的话,李时珍这个名字来历不凡,而他本人是铁拐李的徒弟,当然这个大家只能一笑了之了。

    节目导视: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李时珍出生前有湖神来报喜,出生时又有白鹿入室,紫颜色的灵芝开满庭院再加上铁拐李收徒之梦,似乎李时珍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注定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名医?而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

    钱文忠:那么真实的历史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必须回到历史当中去理解历史,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是湖广蕲州人,湖广蕲州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出生以及度过少年时期的蕲州乃是南北交通要道。李时珍的父亲凭借着自己的医术他慢慢的有了一点地位,他父亲在社会上有地位了,也有名声,可是那毕竟不是十年寒窗,科举考试得来的名声,所以李时珍的父亲内心觉得自己有遗憾,所以他是期望李时珍走科举之路,并且为李时珍设计了一条科举之路,这一点毫无疑问。现在大家也通常说,李时珍从小对中医情有独钟,那也靠不住,那也是以后推前,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至于说李时珍从小聪明过人现在很多人这么讲,李时珍从来就是一个医学神童,那也有夸大之嫌,从史料上看,起码从开蒙读书以前,李时珍给人的印象是很迟钝的,反映迟钝而且体质很弱。是一个柔弱而略先木纳的这么一个孩子,不过从6岁开始读书以后,李时珍应该就是很快显示出了聪明,何以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1532年李时珍刚刚14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这是非常足以说明问题的,中秀才是很难的,李时珍14岁就中了秀才,应该说是一个少年俊杰,这一点给李时珍的父亲带来了莫大的期盼,他仿佛看到足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的举人进士头衔就在不远处等着他这个爱子,光大门楣不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啊。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考取了举人以后,你这个门口比别人要高几寸,你们家的大门比别人大,如果出了举人,所以叫光大门楣,所以他的父亲当然对李时珍秋收报有更大的期盼。这大家只要想想《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就明白了,原来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连丈母娘,丈人老爹都瞧不起他,一旦中举了,送钱的也有了,知县也上门来拜访了,还有人投靠为奴,他的岳父了他一巴掌,手扭了,还觉得我打了文曲星,因为举人就是文曲星,天下的星宿下凡,不是凡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举人一中以后,地位马上升高,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举人是何等之难,中举人是非常非常难的。

    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在第二次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非常危险,几乎把病丢了,假如没有一个名医父亲恐怕中国的中医药史上就不会再有这个医中之圣了,在第二次科举考试落榜以后,李时珍是遇到过一次生命的这种危机,此后李时珍依然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集中一切精力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

    节目导视:李时珍两次都没有考中举人,第二次还累出了病,差点丢了性命,为什么他还要参加第三次科考,第三次李时珍考中没有,后来他又是怎么走上从医之路的呢?

    钱文忠:以后到嘉靖十九年也就是1539年,那一年李时珍23岁,第三次落榜。李时珍的举人梦和李家的举人梦彻底的破碎。现在好多研究者想不通,怎么想不通呢,李时珍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医学家怎么连一个举人都考不中呢,于是大家就拼命要为李时珍去解释在他们的心目当中李时珍如此伟大一个人物,后来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怎么连区区一个举人都拿不到手呢,今天的研究者就为此提供了好多理由,主要的理由是李时珍的心思压根儿就不在科举上,他一想着人民大众,不愿意迎合科举考试的要求不好好写文章,不愿意好好写八股,这实在是有点可笑。李时珍一度热衷于科举,这是历史的常态,丝毫不会损害后来的李时珍这种伟大的成就和光辉的形象,哪里用得着我们去隔靴搔痒,吃咸盐操淡心的去强做解人,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李时珍父子都对科举之路心灰意冷,绝望了。觉得李家没有再出举人出进士的命了,转而学医,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不是心甘情愿的追求。

    当然熟悉中国传统读书人心态的都知道有一种说法,叫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我做不了一个优秀的宰相,那么我就退而求其次,做一个优秀的医生,这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一种传统心态,丞相当然没有那么好当,一般来讲你必须通过科举出身渠道,一般来劲,而良医你是可以退而求其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得到的,我想这也只能或多或少给李家父子带来一丁点的安慰。

    节目导视:李时珍三此科考不中,在无奈中彻底放弃了科举之路,那时他已经23岁。也许我们会感到遗憾,早点随父学医多好,从14岁中秀才到23岁科举之梦的彻底破碎,这么多年的时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钱文忠: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李时珍花费在科举上的前23年的生命完全是白费呢?我想这么说又过于极端了,为什么呢?科举考试要求对四书五经以及朱熹的注烂熟于心,这对人的记忆力是有一种突出的要求。对文字和思维都有相当严格的训练,我们知道好多中医在传统中的好多中医,文化水平有的是不高的,甚至有好多中医一辈子什么啊,唱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唱方,他不是给你写方子的,是唱出来的把药名,旁边有人在写下来,或者有的人也不是字,而听到他唱的药名给你抓药,好多著名中医是这样的,一直在1949年以前是唱方。所以李时珍跟他们当然不同,他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中了秀才也就意味着基本上是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的,这怎么能说对李时珍不重要呢,更何况在科举考试所必须阅读的中国传统的典籍当中也有好多关于医药学的知识,像古籍当中我们讲诗经当中就有好多,对于这种药这种描写,所以这一切对李时珍都毫无疑问是有用的,李时珍所生活的年代还有一件事情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应该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什么事情呢,那就是城市工商业开始发展开始抬头,做生意这么一个在传统中国好像是摆不上台面的,有点丢面子的事情,在民朝中后期突然时髦起来,不再别人看低一等,科举这样的正途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不像以前大家心心念念只有一条路,通过科举考试。好多儒生特别是在科举途中不顺利的那些儒生被吸引到科学技术和商业等领域里。

    节目导视:李时珍生活在民朝的中后期,这个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开始从鼎盛走向衰败,当时的嘉靖皇帝信奉巫术,不理朝政,一心炼丹,以求成仙,大贪官严嵩乘机把持朝政,图谋私利,强取豪夺,搜刮民财这样的社会环境对李时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钱文忠:李时珍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呢,他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民朝中后期,在民朝的中后期连着几个皇帝,都非常的昏庸不堪。有的皇帝甚至昏庸到什么地步呢,昏庸到超出我们想象的地步,比如有的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他不上班的。所以有好多臣子做了一辈子的官,从做官开始到死,没见过皇帝的面,有这样的皇帝只顾享乐,宦官当权。老百姓好多时候压根儿不知道皇帝是谁,知知道大太监是谁,所以民间经常讲,有两个皇帝,他怎么来区分的呢,一个是老皇帝一个是小皇帝,也许太监的岁数比较大,大太监,称他老皇帝,我一个站着的皇帝,有一个坐着的皇帝,站着的皇帝当然是太监了太监不能坐,所以老百姓心目当中根本就没有皇帝。太监所控制的东厂西厂当然还有别的,不光是东厂西昌完全是一种特务机构。对全国实行特务化的统治,手段残忍无比,朝廷的那些读书人或者士大夫好的也不的,要么和宦官争斗,而这个争斗是争权夺利,要么和宦官狼狈为奸,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国事混乱,统治黑暗,经济残破,社会动荡,反抗不断这是李时珍所生活的明朝中后期的一个大致的概括。

    而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明朝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上行下效,从皇帝到官员,乃至全社会的一般的民众都热衷于什么呢,拜神,这大概不奇怪因为传统中国好多都拜神,炼丹就比较奇怪了,明朝中后期的老百姓从上到下都忙于炼丹求仙,都期望着自己能够成为神仙,臭名昭著的严嵩这是一代奸臣,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靠了写得一手好青词,什么叫青词呢,他不是唐诗宋词,他是在求仙的时候献给天上神仙的一种祈求文,你把你自己求仙的决心和希望写下来,用非常华丽的辞藻,而这样的文章叫青词。严嵩能够在中国政坛上崭露头角获得皇帝的宠信,最后独揽专权祸国殃民,正是靠了他写的一手好青词。像严嵩这样的人当然是迫害忠良,独揽大全,作恶多端。

    节目导视:在这样一个宦官专权皇帝求仙的年代,对于刚刚开始当医生的李时珍来说,会不会更加剧了他从医之路的艰辛,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特殊事件。使得年轻的李时珍名扬天下呢?

    钱文忠:有趣的是天下爷好像故意要考验这一位未来得伟大的医药学家,一开始就给李时珍来了个下马威,什么样的一个下马威呢,怎么回事情呢,就是在李时珍正式放弃科举学医的这一年,北京城了的皇帝老儿,嘉靖皇帝也就在这一年下定决心打算炼丹成仙,从此这为皇帝就拒绝办公,不上班了。也就不上朝了,整天一门心思的研究炼丹,亲自领导炼丹工作。决定排除万难,不炼出仙丹,誓不罢休,我们知道成仙按照道家的方法有好多种方式,修炼、辟谷有好多种方式,但是皇帝的想法跟一般人不一样,他想成仙,但是他可不愿意吃这苦,也不愿意费那么大的劲,他的想法很简单,我该什么还该什么,只要能炼出一颗灵丹妙药,我吃了药,羽化登仙了。这是最简捷最简单的办法,皇帝一般都想最好的事情呢,而大奸臣严嵩就是借着这一股妖风得到了炼丹皇帝的信任。皇帝如此,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炼丹的道士当了大官,在威严的皇宫里面建起了大坛,道家的这种坛,架起了炼丹炉,全民炼丹,地方上更是一幅荒唐的景象,老百姓被官员驱赶着去干什么呢,捉梅花鹿,砍檀香木,采老灵芝,这个要进贡皇帝炼丹要用。当时全国的老百姓忙于干这个。

    那么也许大家会问,这是发生在宫廷里的事情,发生在遥远北京紫禁城里的事情,跟在湖北蕲州的李时珍有什么关系呢,还真有关系。原来李时珍父子开的这个诊所,开在哪里呢,李时珍的父亲已经不在是铃医呢,是进过太医院的名医,他当然不会走街串巷,所以他开了一个诊所,这个诊所就开在当地最热闹的玄妙观前,道观前。大家如果去过苏州一定还知道苏州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玄妙观,也叫玄妙观,道观他开在这里,以他父亲的名声在这么一个地方出一个太医院的医生那是不容易的事情,那应该说生意是非常红火的,前来求医求药的人络绎不绝,然而玄妙观是道观,更要相应嘉靖皇帝的号召炼丹,所以玄妙观里的道士也开始大规模的炼丹,希望能够炼出丹药进贡给皇上,帮助皇上完成成仙的伟大梦想。这一弄,就把李时珍的诊所从道观里给赶出来了,就李时珍父亲没有开业的地方了,那请问,李时珍对这个能没气吗,当然是一肚子气。事实上终其一生,李时珍都对炼丹成仙这一套比较愚昧的相当迷信的东西,嗤之以鼻,恨之入骨。这股气不仅不是没来由的,而且还是历史悠久的,因为李时珍刚成为医生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么一件事情。

    皇帝当然没人能管了,但是据说皇帝是天子在中国传统中皇帝叫天子,那么老天爷总可以管皇帝吧,果不其然皇帝的这一番目前胡闹,不仅没有使怎样成仙,反而闹得天怒人怨,老天爷警告开始,然而只要稍微熟悉一点中国历史德人,就会明白老天爷所警告的往往不是警告天子,他往往直接警告最苦难的老百姓。这一场警告也是如此,全国性的瘟疫突发,在炼丹炉的袅袅青烟之下,一场来势凶猛的瘟疫突然发生。而李时珍的老家蕲州,恰恰是重灾区,为什么呢?因为李时珍的老家是旱灾紧接着水灾,大旱以后大涝,这是最容易导致大规模瘟疫的。

    节目导视:天灾人祸相继而来,万幸中躲过了天灾的百姓被瘟疫夺去了性命。灾区的百姓为了倒闭灾害和瘟疫,流离失所四处逃难,此时的李时珍刚刚从医不久,他是如何面对这场大瘟疫的呢?

    钱文忠:那么,这一场瘟疫和李时珍又有什么关系呢?李时珍父子在这一场瘟疫当中,施药施医活人无算,正是由于这场大瘟疫,使刚刚开始学医的李时珍,有机会直接面对原来只有在书本上读到的,或者听到父亲口中的讲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病症。用我们今天的话讲他得以积累宝贵的临床经验,父子艺术高超,医德更是感人,按照历史的记载,碰到这些流离失所的穷人,李家父子有时候连药费多不收,大量的提供药物,救人性命,在当时湖广一带传诵一时。而年轻医生李时珍作为他的父亲的助手完全是战斗在从瘟疫的手下拯救人民生命这样地第一线所以年轻的李时珍的名声就随着瘟疫传播了出去这样说有点别扭。李时珍的名声随着瘟疫传播出去,别扭归别扭但却是历史的事实,但是的情况和今天当然不同了。今天我们知道学医动则六年八年,医学的学制比较长,而李时珍从开始学医到独当一面成为一个独立职业的这个医生,行医的医生只用了三年多时间,不到四年。从26岁开始他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中医了,李时珍接下来的医学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吗?他又是怎么会发愿编撰《本草纲目》的呢?请大家听下一讲,谢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