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1644年4月29日,年仅32岁的吴三桂归顺了大顺政权;5天以后,吴三桂又背叛了大顺政权!我们知道,这背叛大顺政权并不等于归顺大清王朝啊!而背叛了大顺政权的吴三桂,应该向何处去呢?
1644年5月3日,吴三桂在永平(今河北卢龙县)西沙河驿站决定,迅速杀回山海关! 5月9日(四月四日),他的军队就从大顺军队的手中夺回了山海关!大顺政权的军队被杀得仅剩八骑逃还北京。而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兵力已达五万人之多,号称十五万。他在演武场阅兵誓师,将李自成的使节李甲斩首,陈乙割两耳后放回!同时,他还亲自给父亲吴襄写了回信,表明与李自成彻底决裂!在给他父亲的信中,他说到:“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明季北略》)
吴三桂的这封信,明里是针对父亲,实则也是针对大顺政权而写的。他直斥父亲隐忍偷生投降,对他训以非义,断然表示拒绝,并宣布自写信之日即与父亲断绝关系,即使李自成将父亲置于油锅或菜板之上,他也毫不动心,义无反顾。这封信不仅与父诀别,而且也是同农民军的彻底决裂。当然,这封信也有变相保护自己的父亲的意思。
与此同时,吴三桂还下令收拢关外各地汉民速转移到山海关内各州县驻扎,准备抵抗大顺军队。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将会做出什么样的下一步的动作呢?
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也曾经为了大明王朝的安危而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他的忠诚与勇敢一直被明朝朝廷视为年轻将领的楷模,但是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昔日勇冠三军、精忠报国的忠勇大将,却在明朝生死存亡的时刻投降了李自成。而更出人意料的是,吴三桂在投降李自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投降了多尔衮所统率的大清王朝,成为了大清王朝开国的得力干将。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还是这个吴三桂,竟然在投降清朝三十年后,却又突然举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再次背叛!他的反叛次数,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创造了纪录。那么,吴三桂究竟是怎么了?这个曾经极其重视气节的人,难道不会知道这样一再叛变所招来的身后骂名吗?难道这样一个一贯精明的吴三桂不知道,这一次次地反叛,会招来杀身之祸吗?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纪连海,将为您揭秘吴三桂《一叛再叛之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