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决定项羽一生的两次关键性的生死决战,是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巨鹿之战不但显示了项羽的军事天才,而且一下子就把项羽推到了当时的政治中心,成为项羽崛起的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彭城之战,项羽用3万军队打败刘邦的56万军队,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著名战例。在这次战斗中,项羽的对手刘邦被打得一路败逃,一直逃到荥阳才站住脚跟。追上来的项羽和刘邦又在荥阳展开了一场长达两年零四个月的大战。这是一场拉锯战,项羽仍然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他攻城,总是攻无不克;他作战,总是战无不胜。但为什么他却越打越被动?刘邦和项羽正面交锋,一直在失利,为什么却越打力量越壮大?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当时争夺天下的形势,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项羽是一个军事天才,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从来是无人可挡。司马迁的《史记》中这样评价项羽:“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大败刘邦,又乘胜追到荥阳,夺下荥阳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为什么又会失掉荥阳呢?在夺荥阳和失荥阳的背后,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形势,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呢?
刘邦守荥阳第一次没有守住,差一点成了项羽的俘虏,但逃跑后还是要重整旗鼓,来跟项羽决战,说明他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但项羽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两军对峙的时候,有决战决胜的勇气和信心,刘邦要跟项羽在战场上决出高下,是以己之短,对人之长,形势并不乐观。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有一个人给刘邦出了一个建议,最终这个建议竟然成了战胜项羽的金点子,这个人是谁?他究竟建议了什么呢?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汉代风云人物之——荥阳会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