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史海探秘] 历史上的曾国之谜

曾国的故城遗址在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曾”名称起源的历史较为久远。关于“曾”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掇续》六二的“左比曾”的铭文,另有“安州六器”中一 的铭文载:“王令中先省南国,串(贯)行, 在 (曾)”。

曾都区域内,夏商封建厉国,西周时期有厉、随、唐三国,均建都于此。春秋桓公6年(公元前706年)所载“汉东之国随为大”,说明曾(随)国成为统汉东诸国抗楚之盟主。后楚于公元前569年灭厉(赖),公元前505年灭唐,战国末灭随,并厉、唐入随,以“随”建县,秦汉因之。晋太康9年(公元288年)置随国,南北朝宋泰始5年(公元469年)升县为郡,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升郡为州。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进爵为王,封地于随,领二十郡。嗣后各朝为州,民国废州为县,是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地。

近百年来,随州市的曾都区、汉水西岸的宜城、钟祥、武胜关的豫南,先后多次出土有“曾”铭文的青铜器,如“曾侯仲子 父鼎”、“曾子仲 鼎”、“曾侯 白戈”、“曾姬无血 ” “曾都尹法之行 ”、“曾孙法之 鼎”等。 1978年春夏,曾都区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系列编钟,震动了全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专家们通过对这些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史料进行研究和考证,得出了“曾随合一”的结论,即在2400年前,以曾都区为中心的汉东地带的“随”国即“曾”国,随州城为曾都。

曾都区历史悠久,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此,而被称为我国农耕文化发祥地;因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古墓大型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而被誉为东方古乐之乡。1961年至今,境内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砍伐石器工具是“长江流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三里岗镇冷皮垭遗址是江汉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城东西花园遗址被定为“独立的文化类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考古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

随州叶家山墓群的考古发掘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早期曾国并不大,似应仅局限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的消灭,姬姓曾国迅速地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名符其实的汉东第一大国。

从2011年2月份开始,湖北省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对位于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八组的叶家山墓地进行发掘,面积37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65座和1座马坑,除2座大墓未掘外,其余墓葬都已发掘完毕,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文物739件套,青铜器多达325件。黄凤春说,叶家山墓群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说明此处墓地应是与早期曾国、曾侯相关的一处家族墓地。在发掘的这批墓葬中,5座墓葬出土的铜器都发现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根据墓葬规格和出土铭文初步判定,这五座墓葬可能为曾侯谏墓、曾侯谏夫人媿氏墓、曾侯谏之子白生或其夫人墓。

考古人员在叶家山墓地周围又新发现了9处商周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其中,以已知的庙台子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最大,面积达30万平方米,有城墙、壕沟和大型建筑基址的遗迹,应当是西周早期的一个重要古城。叶家山墓地与庙台子遗址相距不足1公里,初步判定,叶家山墓地的主人当与庙台子遗址有关,庙台子遗址可能是西周早期曾国都城之所在。这一发现也证实,“缯”与曾无关,曾国的政治中心应在今天的湖北随州。

自曾侯乙墓发现后,长期以来,有关曾国问题的讨论不绝于学界。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未成定论,大多学者认为曾国是在西周晚期周灭鄂后而立国。叶家山墓地西周早期所见铜器铭文表明,西周早期不仅有曾国,并已称侯,曾鄂应是同时并存于随州的两个古国。

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早期曾国并不大,似应仅局限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消灭,姬姓曾国迅速地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名符其实的汉东第一大国。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国君列表







汉东曾国

以“曾”为名的国家,不见于传世文献之中,但屡见于考古发掘的卜辞和青铜铭文之上,并可以证明,在汉水以东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

据考古学家李学勤著作《新出青铜器研究》(第14和15页)考证:公元1118(北宋重和元年)年,在今湖北安陆地方发现了安州六器。安州六器的铭文表现出周初武丁伐虎方的路线图,经过的地名依次为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安州六器上“曾”字铭文为现今所用“曾”字的上半部分,即“曾”去掉底下的“日”字)、夔(今湖北秭归)、虎方;另外在殷墟“宾组卜辞征伐虎方”中所涉及的地名与安州六器中的铭文吻合,可以证明当时在汉水以东存在一个曾国。此曾国姓氏为何,今不可考,有人认为是姜姓炎裔,有人认为是姬姓。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发现曾侯乙墓,表明在战国初年在汉水以东地区,存在以“曾”为名的诸侯国(青铜铭文上的“曾”字与今天使用的“曾”字类似);

1979年,随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两件青铜戈,其中一件铭文为:“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铭文为:“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后又多有证据表明此曾国为姬姓曾国。

战国曾侯乙墓的发现引起考古众多争议,战国之曾与春秋之曾的关系,曾随二国的关系,汉东曾国与中原曾国的关系等,被称为“曾国之谜”,至今争议犹存。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缯为夏禹后裔】

  推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正发生着一种文化的巨变,其时,中原游牧文化开始向农耕文化转变,夏禹部落东夷逐鹿,治理天下水患,栉风沐雨,刀耕火种,开始有了稳定的居处,这居处以今禹州、登封、偃师一线为中心。

  缯便出自有夏一脉。按《通志•氏族略》引《世本》记述,曾氏出自姒姓,系出于上古圣君夏禹。相传距今4180多年前,少康中兴夏室后,封次子曲烈于“缯”地,其时的缯地,遍布桑柞麻类,盛产蚕茧。桑麻丝织品称“缯”,是蚕蛹与丝絮组合一起的象形文字,成为古缯人的部落图腾。曲烈于缯地建立部落方国,故名“缯国”。有夏一代有证可考的部落方国大约有30个,缯国是其中之一,已故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部以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同类地图中质量最高、内容最详、印制最精的一种,其中标注缯国在今方城。

  据史者考证,缯国是中国桑蚕丝绸生产的兴始之地,后经丝绸之路传入西方。汉代以前西方人将古代中国称之为“丝国”,即“缯国”的别意。商族是一个原始部落,起源于黄河下游的河南、山东一带。传说大禹治水时,帝喾之子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成为商族始祖。公元前16世纪,商汤率部族灭夏桀,缯和东方八个小国各派精锐之士千人,战车百乘,组成八国之师参战,缯军在伐辛之战中取胜。商汤率五千精锐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在山西运城),夏桀败亡,商王朝建立,成为中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

  在商王朝的500多年间,缯国又成为商王朝的部落方国,尽管商都迁徙多处,缯国先民偏隅华夏东土,依靠农耕丝织立国。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实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国有制,政治上实行“封邦建国”、“分土封侯”。周王朝分封诸侯国,上古长期存在的部落方国逐步为封国所代替,封国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和“附庸国”。缯国是先王夏禹姒姓后裔,周尊崇先王礼制,将缯地之邦敕封为子爵,由部落方国“缯”改为城邦之国,称“鄫子国”。《夏历补编》记载:“有夏虽衰,犹存杞、缯两国。”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国的悲壮沉落】

  据《史记》记载,在春秋中期的70多年间,鄫国有三位国君先后遭到邻邦诸侯的惨杀。公元前640年6月,宋襄公欲称霸主,邀滕、曹、邾、鄫等国会盟,鄫子因迟两天赴会,宋襄公令邾文公将鄫子绑架,押到鄫国与东夷人有世仇的次睢之社(今临沂城东北),公然以祭次睢之神的名义,杀死鄫国国君,并肢解烹煮,沉入沂河,以此残忍的手段威胁东方小国向西方诸国臣服。

  邾国国力仅次于齐、鲁,有战车600乘,是众多小国中的军事强者。公元前591年七月,鄫国遭到西邻邾国侵犯,国君鄫子世美率部抵抗侵略,但无奈敌强我弱,军战败,鄫子世美被邾人杀害。太子时泰即鄫子君位,以鄫国弱小,无力向邾国复仇,便请求鲁国庇护,鄫国成了鲁国附庸。

  公元前569年(鲁襄公四年)春,鄫国在大国争霸中已难以立足,在鲁国上卿大夫季文子主导下,政治军事上完全依附了鲁国。鄫国的命运,让同为小国的莒、邾两国颇有兔死狐悲之感,他们感到这是对自身利益的极大威胁,将来恐难免也为鲁国吞并,为此,莒、邾结盟,反对鄫国属鲁。为求得霸主晋国的支持,鲁襄公和鲁国大夫孟献子专程去晋国,请求晋悼公同意国归属鲁国。晋悼公同意了鲁国的请求。同年十月,莒国、邾国从东西两面出兵进犯鄫国。为救援鄫国,鲁国派大夫臧孙纥率鲁国军队背后攻入邾国,邾国奋起反击,狐骀(今山东滕州木石)一战,鲁军战败,伤亡惨重。

  公元前568年(鲁襄公五年),是鄫国历史的最后一年。夏季来临,在鲁国的安排下,鄫太子巫和鲁国大夫叔孙豹一同出使晋国,经霸主晋悼公正式批准,达成鄫国归属鲁国的秘密协议。因此,《春秋》记载此事时已将太子巫以鲁国的大夫官员对待。该年秋季大旱,九月,东方各诸侯国在戚地会盟时,鲁国仍叫鄫国大夫以独立身份参会,但需听命于鲁国。这年冬天,季文子去世,未到国都曲阜或封地费邑安葬,而葬于属于鄫国土地的“西丘”(今山东临沂文峰山),其目的是向诸国宣告,鄫国成为鲁国的一部分,鄫子时泰的国君地位不再传承。公元前567年(鲁襄公六年)秋,作为莒国女婿的鄫子时泰照例向莒国送彩礼。莒子对鲁国吞并鄫国愤然反对,早有预谋的莒国军队进入鄫国,鄫国疏于防备,莒国军队占领鄫国城,秘密杀死鄫子时泰后,没有让太子巫继位,而是扶持在莒国的鄫子外孙为继位国君。

  莒国的霸道行为遭到晋、鲁等诸侯大国的强烈反对,也引起周围小国的恐惧。公元前566年春,郯国国君郯子、邾国国君穆公,相继朝拜鲁襄公,寻求支持,免遭莒国的霸占。《左传》中记载莒灭鄫后的6年间,边界武装冲突4次,鄫国城池被反复争夺,民不聊生。但莒国不甘拜下风,联合邾国,经常向鲁国挑衅。霸主晋国新立国君晋平公不得不出面干涉,在诸侯溴梁(今河南济源西)盟会上责令莒、邾两国将占领的鄫国土地交给鲁国。前554年,又在督扬(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北祝阿故城)盟会上拘捕了邾国国君悼公,强行划定鲁邾两国边界,将邾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鲁国,并迫使鲁莒两国休战,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两国争端。公元前553年,鲁国大夫孟庄子和莒国使者在向地(今向城镇)会盟,莒国正式承认鲁国对鄫国土地的兼并。鲁国文献将“鄫国”更名恢复为夏商时期的“缯”地。至此,鄫国灭亡。

  鄫国城邦破碎,太子巫无法回到鄫国故地定居,只好到远离鄫国是非之地的南武城,和鲁国解放了的奴隶们一样,以血缘家庭建立地主庄园,按规定税亩标准向鲁国缴纳国税。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太子巫祖先姒姓,放弃从母系氏族传承下来的姒姓,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字旁,表示离开故国,以“曾”为氏。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国的悲壮沉落】

  据《史记》记载,在春秋中期的70多年间,鄫国有三位国君先后遭到邻邦诸侯的惨杀。公元前640年6月,宋襄公欲称霸主,邀滕、曹、邾、鄫等国会盟,鄫子因迟两天赴会,宋襄公令邾文公将鄫子绑架,押到鄫国与东夷人有世仇的次睢之社(今临沂城东北),公然以祭次睢之神的名义,杀死鄫国国君,并肢解烹煮,沉入沂河,以此残忍的手段威胁东方小国向西方诸国臣服。

  邾国国力仅次于齐、鲁,有战车600乘,是众多小国中的军事强者。公元前591年七月,鄫国遭到西邻邾国侵犯,国君鄫子世美率部抵抗侵略,但无奈敌强我弱,军战败,鄫子世美被邾人杀害。太子时泰即鄫子君位,以鄫国弱小,无力向邾国复仇,便请求鲁国庇护,鄫国成了鲁国附庸。

  公元前569年(鲁襄公四年)春,鄫国在大国争霸中已难以立足,在鲁国上卿大夫季文子主导下,政治军事上完全依附了鲁国。鄫国的命运,让同为小国的莒、邾两国颇有兔死狐悲之感,他们感到这是对自身利益的极大威胁,将来恐难免也为鲁国吞并,为此,莒、邾结盟,反对鄫国属鲁。为求得霸主晋国的支持,鲁襄公和鲁国大夫孟献子专程去晋国,请求晋悼公同意国归属鲁国。晋悼公同意了鲁国的请求。同年十月,莒国、邾国从东西两面出兵进犯鄫国。为救援鄫国,鲁国派大夫臧孙纥率鲁国军队背后攻入邾国,邾国奋起反击,狐骀(今山东滕州木石)一战,鲁军战败,伤亡惨重。

  公元前568年(鲁襄公五年),是鄫国历史的最后一年。夏季来临,在鲁国的安排下,鄫太子巫和鲁国大夫叔孙豹一同出使晋国,经霸主晋悼公正式批准,达成鄫国归属鲁国的秘密协议。因此,《春秋》记载此事时已将太子巫以鲁国的大夫官员对待。该年秋季大旱,九月,东方各诸侯国在戚地会盟时,鲁国仍叫鄫国大夫以独立身份参会,但需听命于鲁国。这年冬天,季文子去世,未到国都曲阜或封地费邑安葬,而葬于属于鄫国土地的“西丘”(今山东临沂文峰山),其目的是向诸国宣告,鄫国成为鲁国的一部分,鄫子时泰的国君地位不再传承。公元前567年(鲁襄公六年)秋,作为莒国女婿的鄫子时泰照例向莒国送彩礼。莒子对鲁国吞并鄫国愤然反对,早有预谋的莒国军队进入鄫国,鄫国疏于防备,莒国军队占领鄫国城,秘密杀死鄫子时泰后,没有让太子巫继位,而是扶持在莒国的鄫子外孙为继位国君。

  莒国的霸道行为遭到晋、鲁等诸侯大国的强烈反对,也引起周围小国的恐惧。公元前566年春,郯国国君郯子、邾国国君穆公,相继朝拜鲁襄公,寻求支持,免遭莒国的霸占。《左传》中记载莒灭鄫后的6年间,边界武装冲突4次,鄫国城池被反复争夺,民不聊生。但莒国不甘拜下风,联合邾国,经常向鲁国挑衅。霸主晋国新立国君晋平公不得不出面干涉,在诸侯溴梁(今河南济源西)盟会上责令莒、邾两国将占领的鄫国土地交给鲁国。前554年,又在督扬(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北祝阿故城)盟会上拘捕了邾国国君悼公,强行划定鲁邾两国边界,将邾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鲁国,并迫使鲁莒两国休战,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两国争端。公元前553年,鲁国大夫孟庄子和莒国使者在向地(今向城镇)会盟,莒国正式承认鲁国对鄫国土地的兼并。鲁国文献将“鄫国”更名恢复为夏商时期的“缯”地。至此,鄫国灭亡。

  鄫国城邦破碎,太子巫无法回到鄫国故地定居,只好到远离鄫国是非之地的南武城,和鲁国解放了的奴隶们一样,以血缘家庭建立地主庄园,按规定税亩标准向鲁国缴纳国税。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太子巫祖先姒姓,放弃从母系氏族传承下来的姒姓,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字旁,表示离开故国,以“曾”为氏。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山东 国是方城的分支】

  “实际上,鄫国在鲁国的灭亡,只是缯国一个分支的灭亡,其后的很长时间,缯国还存在于史书中,并没灭。”方城县文史专家贺金峰先生说。

  贺金峰先生的依据是《国语•周语•太子晋谏壅谷水》,上载:“其后伯禹……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有夏虽衰,杞、缯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这段史实发生在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49年),而据《左传•襄公六年》所载“莒人灭鄫,鄫恃贿也”,此时山东之鄫已于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这足以说明,春秋时期在山东苍山鄫国被莒国灭掉之后,在中原依然存在着另一个缯国。

  贺先生还依据史料证明,这“另一个缯国”,就在方城。

  他的依据有二。一是《国语》。《国语•晋语•献公卜伐骊戎》记载:“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缯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史记•周本纪》也有同样记载,所述周亡史实发生在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00年),缯侯曾与申侯一起联合西戎攻灭西周,辅立了周平王。说明西周时期存在着一个“缯国”。

  二是《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上德》记载,缯国迁往他处的时间应在战国初期楚封阳城君:“墨者巨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以为符,约曰:‘符合听之。’荆王薨,群臣攻吴起,兵于丧所,阳城君与焉,荆罪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说“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至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发生在楚悼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而河南方城一带当时为阳城公封地。缯国就是在楚封阳城君时才迁往他处的。

  对于缯国的播迁过程,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袁义达在《三百姓氏起源研究》中认为,夏朝中叶,夏后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缯,缯国在今河南方城北。商朝初期,缯人北迁于新郑与新密市之间的潧水。商末,缯人东迁今河南柘城与安徽亳州之间的层邱(也作缯邱)。鄫子国是商朝的盟国,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迁到山东苍山西北。到春秋后期鲁襄公六年,即公元前567年被灭,子孙以国为氏,后去邑为曾氏。

  还有一支源自姬姓的曾,在春秋初期被楚国所灭,沦为楚国的附庸,被迫迁至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战国初期,楚灭随国,迁曾国于随地(今湖北随州),不久为楚国所灭。

  曾氏立姓之后,一直活动在河南、山东一带。秦汉时期,曾姓向河北、陕西、湖南、江西等地迁移,尤其在江西地区繁衍昌盛。到了晋朝,曾氏从江西出发向浙江、江苏等地区扩展,向西部的湖南、湖北、四川移民,南方的广东也出现曾姓的足迹。唐朝末期,曾姓由江西南下迁往福建,随后向广东再移民,清初进入了台湾。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