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家讲坛 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宗(十)纳土归降
宋太祖登基以后,先后将很多割据政权并入大宋版图,但是大宋的南方并没有完全统一,还有两个处于游离状态的半割据地方政权:一个是漳泉,一个是吴越。因为这两个地方政权在大宋建国前后,对中原政权一直表现得相当归顺,所以宋太祖在有生之年,并没有着急着将其收入囊中。
而宋太宗即位以后,漳泉割据政权的一把手陈洪进和吴越割据政权的一把手钱叔,他们却主动将漳泉之地和吴越之地献了出来,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代帝王,他们又是怎样对待漳泉割据政权的统治者陈洪进和吴越割据政权的统治者钱叔呢?
在漳泉割据政权的统治者陈洪进,主动献出漳泉二州的时候,在开封还住着另一拨人,这一拨人就是吴越国的国主钱叔,钱叔是吴越国开国之君钱留的孙子,钱叔和他的一帮臣僚,他们比陈洪进到开封的时间还早,当陈洪进把漳泉二州献给大宋的时候,钱叔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那么陈洪进主动献州对钱叔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钱叔左右为难之际,他最终决定按照爷爷钱留的遗嘱行事,钱留的遗嘱说了什么?钱叔又做了什么呢?
大宋在统一南方的过程中,兼并吴越是在兵不血刃的过程中进行的,大宋在实力绝对占优的情况下,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强迫吴越献地呢?而吴越国的钱俶为什么不进行任何抗争,就老老实实把吴越献给了大宋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王立群读宋史》第二部《宋太宗》之《纳土归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