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之鲁智深(四)另类和尚

上一讲说到:为受欺负的金翠莲父女,伸张正义的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他开始了逃亡的生活。而不久之后,他再次偶然地遇到了金翠莲父女,此时金翠莲已经嫁给了一位赵员外,赵员外在了解了鲁达的处境之后,举荐鲁达到五台山去出家当和尚。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行侠仗义之人,怎么能够忍受寺庙中的种种清规戒律,他怎么可能同意赵员外的这个主意?更何况五台山是一个佛教圣地,又怎么能够忍受鲁达这样的一个杀人逃犯?

在这其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提到的“鲁达”这个名字,究竟从何而来?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当鲁达在成为和尚之后,又怎么会有一个“花和尚”鲁智深的绰号?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鲍鹏山与我们一同走进这位另类和尚的内心世界,为您讲述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另类和尚鲁智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字幕配画外音】上一讲说到:为受欺负的金翠莲父女,伸张正义的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他开始了逃亡的生活。而不久之后,他再次偶然地遇到了金翠莲父女,此时金翠莲已经嫁给了一位赵员外,赵员外在了解了鲁达的处境之后,举荐鲁达到五台山去出家当和尚。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行侠仗义之人,怎么能够忍受寺庙中的种种清规戒律,他怎么可能同意赵员外的这个主意?更何况五台山是一个佛教圣地,又怎么能够忍受鲁达这样的一个杀人逃犯?在这其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提到的“鲁达”这个名字,究竟从何而来?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当鲁达在成为和尚之后,又怎么会有一个“花和尚”鲁智深的绰号?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鲍鹏山与我们一同走进这位另类和尚的内心世界,为您讲述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另类和尚鲁智深。

【鲍鹏山】上一讲讲到了,鲁智深自己寻思,自己实际上已经是无路可走,所以当赵员外给他提出了一条生路,说你愿意不愿意做和尚的时候,他很爽快地说:【“洒家情愿做和尚”—《水浒传》】,当时就说定了。这很让赵员外觉得很意外,赵员外想,让一个人去做和尚,他也觉得自己开不了这个口,没想到鲁达能够这么痛快。就这么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面对人生这么大的跌宕,面对人生这么大的一个变化,他表现得是那么样的从容,那么淡定。所以我们说在他的身上,偏偏体现一种很难得的、一种很洒脱的这样一种气质。

实际上我们说,说白了,人生如果要说有坎坷、有挫折,我们人人都有坎坷、都有挫折,如果要说到人生的顺畅,那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不存在什么事情不能做,不存在什么身份我们不能要,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做。和尚也是人做的嘛,和尚往往是好人做的,那些高僧,得道的高僧,那不都是好人吗?那个到西天取经的玄奘,那不就是好人吗?好人做的。所以鲁达很痛快,那洒家情愿做和尚,这个地方,就表现出了一种智慧,能够明白人生,这样的一个道理的人,往往倒不是那些很精细的人,不是那些很精明的人,恰恰是一些像鲁达这样的鲁莽的人。所以鲁达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作者在给鲁达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一定是经过思考的,“鲁达”是什么意思,鲁—粗鲁鲁莽愚鲁,“鲁”甚至还带有什么?愚鲁,还有点笨。比如说,孔子曾经说过,他的学生曾参,【参也鲁】,那也就是说,曾参这个人有点笨。那“达”是什么意思?达—通达,大路朝天,条条大路通罗马,四通八达,这叫做达。又鲁又达,愚鲁再加上通达,这实际上是一个很辩证的关系,我刚才讲到的,真正的通达,人生大智慧,有的时候不是精细人,不是聪明人,恰恰是像鲁达这样的愚拙的人。

庄子还讲过一句话,他说叫【“嗜欲深者天机浅”—庄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假如一个人,他的欲望太强烈了,天机浅,天给他的运气就少了,这话也讲得真是非常有道理,一个人过分地贪婪,过分地孜孜以求,过分地不知足,天赐给他的东西,一定会减少。那鲁达恰恰不是这样的人,他率性,他凭着自己的性子来,他在生活中,他不是那么孜孜以求,他在生活中,不是那么患得患失,所以他反而有了这么高深的智慧。那么他做了和尚之后,他的法名叫什么呢?叫“智深”。所以这个名字好,愚鲁再加上通达,那就等于智慧深厚。所以施耐庵把这么好的名字给了鲁达,表明施耐庵太喜欢鲁达了,而且在这里面,也表现了施耐庵对于人生的一种领悟。【有一种智慧来自于性格,有一种性格就是智慧】,像鲁达这种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智慧。所以我们有时候想让我们自己变聪明一点,变更有智慧一点,最好从什么着手,从养性开始,养性就是养智,你要养智,你必须养性,性情变了,智慧就来了。佛教的很多修行,他不是让你从知识的角度来不断地进展,他就是从改变你的性情,然后你最终达到一种悟道的境界。鲁达的名字,有这么一个很深刻的含义在里面。

【字幕配画外音】即便鲁达愿意听从赵员外的建议,去五台山当和尚,但是,这可是一厢情愿,五台山是一个佛教的清净之所,怎么会收留鲁达这样一个,脾气暴躁杀人放火之人呢?

【鲍鹏山】好在(鲁达)有关系,那就是赵员外和智真长老的关系,做什么都要有关系,做和尚也得有关系。现在赵员外带着他去了,果然,一到那个地方就碰到问题了,刚刚见面,五台山的和尚就对鲁智深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他们私下里面就在议论,说这个人不像一个出家的样子,你看他那一双眼睛,那么凶险,从他眼睛里看出来不是一个和善的人,他的眼睛里面有凶光,有杀气,对鲁达做这样评价的是什么人?他不是一般的人,是首座、知客等等,一大批的僧人,首座是谁啊,【首座—掌管寺院教务】,相当于教务长,表仪众僧,学问最高,一举一动,大家都要向他看齐,这么一个人,在长老之下,就他了。他对鲁达是这个印象,这很麻烦,他们担心长老就这么糊里糊涂把鲁达收下来了,于是他们就跟知客讲,知客是干什么的,【知客—负责寺院接待】,就是负责接待的,相当于寺庙里面接待科科长,叫知客。他就跟这个知客说,你把这个赵员外和新来的这个人,你把他叫到一边去,我们赶紧跟长老说一说,这个人千万不能收。知客把鲁智深和赵员外支开了,然后首座带着一帮职事僧人,到了智真长老这个地方,跟智真长老说了一番话,在这番话里,他们就讲到了,鲁达的长相问题。我们知道鲁达的长相,在鲁达一出场的时候就有描写,那是通过史进的眼睛看出来的,在史进的眼中看来,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长相呢,【“面阔耳大,鼻直口方”—《水浒传》】,这是什么相?福相、正气相,面很阔,耳朵很大,鼻子很直,口方,鼻直口方,我们传统讲到,一个人长得好,就讲他鼻直口方,讲一个人有福气,就讲他耳朵大,就讲他脸宽,八个字“面阔耳大,鼻直口方”,这是史进对鲁达外貌的印象。

可是到五台山,换了一个不同的人,人们对他的长相的看法,完全不一样。首座等人对鲁达的长相也是八个字,这八个字是什么呢,【“形容丑恶,相貌凶顽”—《水浒传》】,形容,形就是外形,容就是面容,他的外形他的面容很丑、很恶,他的相貌很凶,一看就是个愚顽不化的人,一个人的长相,在不同的人眼里,确确实实差距太大,谁对?谁都有道理,关键是带着感情去看的。既然他是这样的长相,那么首座等人就想劝长老,这个人千万不能收,免得将来连累山门。根据长相来做判断,我们想,这个赵员外也好,鲁达也好,可能都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会不收,在家里可能都想好了,但是可能万万没有想到,长的不好也做不了和尚。因为你长的不好,所以人家就不收你,这个情况真是比较常见,从外貌来对别人做判断,这也是人的一般性的,人性的一个弱点。连孔子都有这个弱点,孔子自己他有个学生,叫澹台灭明,字子羽,这个人长相就不怎么样,长得很丑,到孔子那儿来求学,说:“老师,您能不能收我做学生?”孔子就觉得这个人长得这么丑,肯定没什么才华,当然孔子还是收了,但是他就觉得这个人可能不会有什么出息,但是没想到这个人后来德才兼备,所以孔子后来自己很遗憾,自己对自己也是很感慨,他说了一段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这是对自己的一个反省,一个自我的检讨,我以前根据人的长相,来对人做一个品行和才能的判断,我有重大的失误,子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那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一个人的长相确实很重要,他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非常重要,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什么样的样子,你不像那个样子,人家可能就不带你玩儿,你不像个和尚的样子,你到寺庙里面,我说要做和尚,那些人可能就不收你。好在智真长老在这个地方,表现的比孔子还要高明,在别人都因为鲁智深长相凶顽,想拒绝他的时候,智真长老跟首座以及其他的一帮职事僧人们讲了一段话,大意就是,【“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之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水浒传》】,他一下子就能够一眼看出他上应天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将来证果非凡,你们这些人都比不上他,所以,我们尽管剃度他,收他做和尚,没有问题,你们放心吧!这样,鲁达就得以进山门了,做和尚了。

【字幕配画外音】进了山门,做了和尚的鲁达,就真的可以看破红尘,忘却过去的一切,而从头开始了吗?他能够因此就换一个性格,换一副心肠,成为一个清心寡欲,吃斋念佛的好和尚吗?

【鲍鹏山】接下来一件小事,就给了我们一个小预告,到了剃度的这一天,五六百个僧人,都在场,剃度是一个大事,大家都在场,鲁达在中间一坐,那个剃头的就把他脑袋给刮的干干净净,我们要知道,鲁达除了脑袋上都是头发之外,还有一脸的络腮胡子,当时刚出场的时候,就讲过他,等到这个剃发的人,准备剃他的胡子的时候,鲁达突然说了一句:“把这些胡须给我留下来好不好?”五六百个僧人哄堂大笑,这是很可笑,我们见过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和尚吗?但是他提出这么样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在笑过之后,他不免有一点感慨,他以前的所有的生活都不存在了,全部改变了,他想留下这一把络腮胡子,实际上就是对过去的生活留下一点点回忆,留下一点点念想。

金圣叹在这一段文字的下面批了一段话,他说:【“从来名士多爱须髯”—金圣叹】,鲁达也有名士风度,我觉得这话讲得不对的,不光是名士爱胡须,英雄好汉也爱胡须,那个关公关云长不是大胡须吗,张飞也是,所以鲁达爱胡须,但是鲁达爱胡须,不是因为他是名士,而是因为他是英雄,现在这一个英雄要去做和尚了,要把他身上的一切的跟英雄有关的特征全部都去掉,让他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和尚,所以他想留下一点胡须,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和尚的这么一个外形里面,再留一点点英雄的形象的影子,所以既可笑,也让我们有一些感慨。但长老毫不客气,大喝一声【“咄,尽皆剔去”—《水浒传》】,于是那个净发的人,一刀下去,干干净净。鲁达从此以后,满脸的络腮胡子也没有了,他的脑袋就是光溜溜的了,以后我们就要记住,鲁达他的外形,不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他在什么场合下,不管什么场合下,你就要想到,他是一副光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现在你头发没有了,这叫六根清净。头发剃净之后,要赐法名,这个法名赐得特别蹊跷,很有意思,智真长老给鲁达赐的法名叫什么呢?【智深】,我们有没有注意到,智真长老叫“智真”,他给弟子取的法名叫“智深”,本来是两辈人的关系,现在变成兄弟关系了,同辈的了,如果不是施耐庵糊涂,如果不是长老糊涂,那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长老已经知道鲁达这个人很了不起,很了不得,证果非凡,所以他已经不敢把他当弟子看了。因此,他给他取的法名,从排行上讲,跟他是同辈的,都是“智”字辈。按说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但是在鲁智深的身上偏偏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现在鲁达做了和尚了,但是他能够像他所承诺的那样,能够遵守和尚的五戒吗?

我们说中国的佛教禅宗,发展到后来的百杖禅师的时候,他定了很多的规矩,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和尚,你首先必须做到五戒,你承诺五戒才允许你做和尚。那此时的智真长老也对鲁达提出这五个问题,哪五戒呢?【五戒: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邪淫,不要贪酒,不要妄语】,撒谎,胡说八道,在这个五戒里面,金圣叹在这五戒每一个下面都有批注。按说,智真长老要一个一个问鲁达,不要杀生,可以吗?你能做到吗?那鲁达应该说“能”或者“不能”,但鲁达他不知道这个规矩,他就回答一句话,【“洒家记得”—《水浒传》】,大家哄堂大笑,金圣叹在这五个五戒下面他有批注的,比如讲到了,第一戒不要杀生,我们也来做个批注,现在智真长老问鲁智深一个问题,你要做和尚第一条不要杀生,你能做到吗?我们做个判断,他能做到吗?肯定是不能,你让鲁达这样的人不杀生,那怎么可以呢?不可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邪恶,鲁达生来就是要杀的,所以这一点他肯定做不到,没有鲁达的杀伐,正气怎么能够张扬呢,社会的正义怎么能够实现,所以这个他肯定做不到。而且鲁达我们知道,这个人处理问题很简单,他面对这些邪恶的时候,他处理的方式也很简单,他就一个字“杀”。然后第二戒不要偷盗,这个能不能呢?金圣叹下面批了个“能!”,他肯定不会偷盗,但是我要告诉你,不一定。第三不要邪淫,这个金圣叹批“能!能!”,连下了两个字,一定能,不错,邪淫是好汉们最为忌讳的东西,在梁山一百零八将里面,好色的两个人,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王矮虎,一丈青的丈夫,那个是比较好色的,除了王矮虎之外,还有一个人,那真是真正的是一个恶棍,很糟糕的,董平,梁山好汉里面不一定都是好汉,也有一些很混账的。那么梁山好汉除了董平,除了王矮虎之外,其他的人可以说都是不近女色的,都是不进女色的,那鲁智深这一点也是做得到的。所以三戒里面,前面讲的三戒里面,这一戒他确实做到了,他真的是不邪淫。第四戒不要贪酒,这个能做到吗?那金圣叹在下面连下两个字“不能”“不能”,你让鲁达不喝酒,那是万万做不到的,而且马上我们就会知道,果然不能。第五戒不要妄语,不撒谎不胡说不骗人,然后金圣叹也批“能”,那我也告诉你,也不能。那么不管他以后能不能做到,此时此刻,智真长老问他的时候,他都说我能做到。那你说这本来本身就是妄语,按他自己的想法,他能够不喝酒吗?他自己只要想一想,稍微思考一下,长老问我以后能不能不喝酒,你认真回想一下,我能做到吗?那老老实实说,我可能做不到,但是他都说能做到,这本身就是妄语了。

这个赵员外倒也是挺不错,他知道鲁达这个人,这个性格,鲁达在他那个庄园里面,已经跟他两个在一块儿,已经待了五六天了,他对鲁达的个性已经非常了解了,所以他知道像鲁达这样的人,到了五台山做和尚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问题的,所以他先要给他打一些预防针。首先他做了一件事,是把五台山里面的大大小小的职事僧人,什么叫职事僧人,就是有那么一些一官半职的人,全部叫到一起来,每人都送一份礼,干什么?我这个兄弟脾气不好,你们多关照,这是他做的第一个事情。第二,在临走之前,把鲁达叫到身边来,反反复复地叮嘱,你现在在五台山,你现在做和尚,再不能像以前那个样子了,如果你再像以前那样,在这儿不能容身,我们也很难见面了。鲁达知道赵员外是好心,但是他又很不耐烦他这样啰嗦,所以赶紧打断他,不用再说了,我都记住了,我都依你。这样就把赵员外送走了。

【字幕配画外音】对于赵员外的嘱咐,鲁达或者说已经是鲁智深的这个风风火火惯了的人,真的就能够洗心革面,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每天只是专心吃斋念经吗?而那些寺庙里的其他和尚们,又将会怎样对待这个凶神恶煞般的鲁智深?

【鲍鹏山】现在,送走了赵员外,鲁达回到了僧堂,大家都在那个地方坐禅,他却到了他自己的禅床上以后,扑到头便睡,人家在坐禅,他倒头就睡。这两天他可能也是太苦闷了,这两天他也太乖了,不管人们说什么,叫他做什么,他都听话。现在,一场热闹过后,赵员外也走了,到了僧堂,他突然意识到,全新的生活开始了,而且问题是这一个全新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不是符合他本性的生活,他一看到那么多人在那儿坐禅,这种生活他怎么受得了呢?所以他扑倒头便睡啊,那他左右的两个禅和子,禅和子就是参禅人的统称,叫禅和子,赶紧把他推起来,使不得使不得,你做和尚怎么不坐禅呢,要把他推起来,鲁达讲了八个字,【“洒家自睡,干你甚事”—《水浒传》】,所以金圣叹在鲁达跑到禅床上,扑倒头便睡的下面,有这么几句批语,【“闲杀英雄,作者胸中血泪十斗”—金圣叹】,什么意思呢?一个大英雄,却不得不来做和尚,让这个英雄投闲置散,让这个英雄无事可做,作者写到这个地方,内心里面也是充满血泪之情的。所以鲁达在禅床上睡觉,首先引起了我们的同情,我们对鲁达的这个举动,我们可以很感慨,甚至我们还会下泪,我们为什么感慨呢?我们为什么下泪呢?我们为什么对他有那么多的同情呢?我们同情他是因为命运,给鲁达太多的磨难,可是我们又觉得这个事情很好笑,为什么呢?因为鲁达给了命运一个小小的调侃,命运在磨难鲁达的时候,我们是感慨的,鲁达在调侃命运的时候,我们是快乐的。

【字幕配画外音】在之前的多次讲述中,我们都看到了数百年来对于《水浒传》进行评点的两位著名人物,明朝的李贽和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对于这个花和尚鲁智深一直是给与了极其高度的评价,甚至超越了《水浒传》中其他的众多英雄好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一个看起来连个合格的和尚都不是的鲁智深,这让两位评点大家多次赞誉他为佛呢?这其中的蹊跷道理究竟是什么?

【鲍鹏山】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可能还得要说一个,禅宗在禅修上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观点。禅宗发展到后来就变得非常的生活化,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五灯会元》上,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源律师的一个和尚,问大珠慧海禅师一个问题,大珠慧海禅师是一个得道的高僧,修行很高,他问了他一个问题,他说和尚,和尚是对得道高僧的尊称,你平时是不是在修道的时候很用功啊?大珠慧海禅师说当然用功,修道的时候怎么能不用功呢,那源律师接着就问了,那你如何用功啊?大珠慧海禅师告诉他八个字,【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我的用功就是,饿了我就去吃饭,困了我就去睡觉。这个源律师就糊涂,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就叫用功,生活中很多人不都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吗,他们是不是跟你一样都在用功?大珠慧海禅师说,不一样,他们在饿的时候,该吃饭的时候,他没有吃饭,他在那儿算计,在该睡觉的时候,他也睡不着,辗转反侧,干什么?也在那个地方算计。这是禅宗里面非常有名一段公案,很有名的一段公案,这个公案很形象地说明了禅修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平常心】,而且这个行为和鲁达此时的行为,是不是很像啊?非常相似,【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很相似,所以后来李贽就觉得,鲁达这个人最能够体现禅的这样一种精神的人,他对于鲁达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实际上我们说,这个地方有一个小小的误解,大珠慧海禅师他最终说,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是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的。所以在禅宗里面,还有一段更有名的一个公案,就讲到了修行的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什么呢,【禅宗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在没有修道之前,我看到山就是山,看到水就是水,修炼一段时间之后,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之后,进入第二阶段,这个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第二阶段,在继续修炼下去,当我们真正的悟道之后,当我们的心胸真的豁然开朗之后,我们终于进入最高的境界,这个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形式上看这最高的境界和最初的境界是一样的,实际上不一样,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了这么一个修炼的过程之后,在这样,鲁达有没有这个过程?没有,所以鲁达实际上他今天在禅床上扑倒头就睡,跟我们禅宗里面所讲的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根本是两回事,当然,鲁达的天性里面,有率真的,有淳朴的一面,这种率真和淳朴的一面是通向于佛性的,但是他还不是真正的佛性,此前我们说鲁达在拳打镇关西,搭救金翠莲的时候,他给我们感觉是什么呢,是受我们尊敬的,是正派的,是严肃的,是慷慨的,是见义勇为的,但是他到了五台山做和尚以后,我们会发现他性格中的另一面表现出来了,一方面他又是胡搅蛮缠,耍无赖,但另一方面呢,他幽默的本性也出来了,禅修的生活很枯燥,枯燥的生活有时候需要幽默,鲁达在这个时候,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他的幽默。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让他起来坐禅,他胡说八道胡搅蛮缠说,“洒家自睡,关你甚事啊!”,那个禅和子觉得这个家伙太不可理喻了,没办法跟他讲,然后脱口而出,就是一句口头禅,【善哉——《水浒传》】,佛家里面经常讲,动不动就是善哉善哉吗,这个禅和子脱口而出,就叫口头禅,善哉,鲁达一听,马上就接下去了,他把这个善理解为什么呢,鳝鱼的鳝,吃的黄鳝,鳝鱼的鳝,他马上就说了,【“团鱼洒家也吃,甚么鳝哉”—《水浒传》】,这个时候我们说,他是胡搅蛮缠,但是他确实很幽默,这两个禅和子觉得这个人,真的是没办法跟他讲,跟这样的人,已经讲不到什么道理了,与这样的人为伍,这样的人在我们的身边,真的是我们要吃苦头了,所以马上脱口而出,又是一句话,是一句文绉绉的话,【“却是苦也”—《水浒传》】,和你这样的人为伍,让你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真是苦了,鲁智深马上接着话头,又来了,他要把幽默进行到底,【“团鱼大腹,又肥甜了好吃,那得苦了”—《水浒传》】苦什么苦,鱼又肥又甜,好吃啊!弄得这些禅和子只好不理他,不睬他,随便你做,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从此以后,鲁达在五台山就是一个完全的另类,他是不是和尚?是,但是他跟别的和尚不一样,别的和尚坐禅他干什么,他睡觉,当别的和尚在坐禅的时候,他是衡罗十字,什么叫衡罗十字,睡觉的时候双臂岔开,两腿也岔开,像鲁迅写的一样,像贴一个大字型,就在禅床上睡觉,然后鼾声如雷,周围的人根本就没办法静下心来修炼,而且还有一个更糟糕的恶习,不讲卫生,要大小便,跑到佛殿佛像的后面就地解决,这就是他在五台山上的这样一种行为。所以鲁达到了五台山,他做了和尚,但是和尚的一切清规戒律与他无关,他在五台山上,做的是什么和尚呢,是另类和尚,但是我们说这样的另类和尚,他能够做多久呢?他会不会有更为出格的行为呢?这是一个悬念。其次,他长期以往这样下去,周围的人包括智真长老,会容忍他吗?在五台山这样的地方,能够容忍这么一个另类的和尚,一直这样我行我素下去吗?我们下次再讲,谢谢!

有你支持更精彩 点击表情自动回复:

楼主这帖子太美,太漂亮了,顶,献花一朵.......!
看到楼主的这个帖子,我明白一定要低调.......!
哇,楼主你真是太给力了,这样的帖子都能找得到,佩服!
问候七喜乐园的朋友们,报个到并祝朋友们安康如意,永远开开心心!
楼主辛苦了,这帖子我很喜欢,找了很久,拿去收藏了,谢谢朋友啦!
这帖子真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超喜欢,楼主真是太给力了!
超极囧囧的帖子,楼主你太雷了,真正把我给OUT了!
好贴
低调
给力
报到
收藏
喜欢
囧人

TOP

返回列表